• 我的订阅
  • 社会

“发红包”即是赠与?不能机械解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7 00: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发红包”即是赠与?不能机械解读

特约评论员吴元中 赠与还是借款?对微信红包属性的认定,其实是有争议的。毕竟,与现实红包不同,微信红包固然可用于“随份子”、父母给子女零花钱等赠与行为,但其用途并不限于此,还可用于小额借款、清偿零星债务等多方面。相比于中规中矩的转账,在小额债务中采取微信红包的形式,显得更温馨、更友好。这也是很多人习惯用微信红包而不用转账的原因。

既然没规定微信红包只能用于赠与、不得用于转账,就应当尊重人们的多样化选择。在意思表示不明确时,判断争议红包究竟属于赠与行为还是债务行为,应当结合整个案情,进行综合分析。网友热议的案例不是结合多笔债务情况,对涉案红包属性进行仔细分析,而是规避其中的复杂性,径直把微信红包与现实红包混为一谈,并按后者性质对前者定性,显然是望文生义。“微信红包属于赠与,微信转账则属于借款”,是对“红包”进行的机械解读。

综合整个案情,原被告间并非恋爱关系或其他特殊亲密关系,不过是通过网络游戏发展成的微信好友,又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赠与理由,哪有一次次平白无故赠与的道理?尤其是,原告多次通过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累计给予被告的15669元中绝大多数款项,即采用微信转账形式的12900元,都认定为借款,又怎能轻率地排除采用红包形式的2769元不属于借款?

赠与只存在于特定关系的人之间,且其权利义务的单向性与正常经济活动相悖(正常经济活动是有来有往的,权利义务具有双向性),也因此对其认定更严格。如果证据不充分,一般应认定为正常经济交往,而非认定为赠与。

通过该案须引起注意的是,对新事物的解读应当密切联系其产生的土壤、存在条件与社会需要等因素,切忌刻舟求剑,用传统、僵化的思维进行机械套用。只有与时俱进,对新事物作出符合其性质的恰当解读,才会有利于新事物发展,满足人们的新需要、多样化需要,并防止削足适履,用陈旧思维、陈旧模式拘束、限制乃至扼杀新事物发展。

(作者为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借款纠纷案件,认定微信红包与转账性质存在区别,红包属于赠与,转账属于借款,据此判令被告周先生偿还原告刘女士借款12900元。本案一经公布,迅速引发
2024-01-24 02:26:00
注意!微信红包与转账性质不同!这些与借钱有关的事你要知道
日常生活中,好友之间通过微信发红包或者转账的情况十分常见然而双方一旦因此产生纠纷转账和红包产生的经济往来是否属于同一性质?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借款纠纷案件认定微信
2024-01-23 09:39:00
...苑】近年来微信支付日益普及,人们通过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发生金钱往来已司空见惯。你是否想过,在通过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时,如果付款的一方主张是提供借款,收款的一方主张是
2024-02-24 03:02:00
...书生效后,齐某通过微信向张某发送20个每笔250元的转账红包。张某又惊又怒,将其微信拉黑,也未接收转账红包。最终张某未能在期限内收到欠款,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审查认为,
2024-04-08 01:38:00
...称自己为“资深销售员”,看到群内大家都在“做任务领红包”,还有人“晒收益”,吕先生便放下戒备,尝试着做了几个点赞任务,果然收到了“红包奖励”。吕先生又按要求完成了85元任务,
2023-09-28 20:05:00
代人收款需谨慎 切莫成为“背锅侠”
...涉刑事犯罪被捕入狱,王某见其没有偿还能力,便持银行转账记录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借款人为赵某,要求赵某还款。赵某没想到帮助朋友的义气行为却让自己陷入了纠纷。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
2024-01-10 04:26:00
...征性意义。但是,我们却不能止步于此,特别是不能过于“机械”地、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绝对的标准,以后就可以放心地“发红包”或者“转账”。特别是相关规定还要更加细化,毕竟从本质上
2024-01-27 00:59:00
...帮赵女士借款。2021年5月28日,李女士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向尹女士交付借款6万元;又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赵女士交付了借款4万元。2021年5月29日,李女士又通
2023-06-06 08:34:00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家长必看!
...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02红包返利“杀鱼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
2023-07-29 01: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