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谁能想到,美国自己成了“印太经济框架”的障碍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2-05 11:57:00 来源:新京报
谁能想到,美国自己成了“印太经济框架”的障碍

▲资料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商务部大楼。图/新华社

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受阻一事,近日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据参考消息网2月4日援引外媒报道,“印太经济框架”在贸易领域的谈判难以达成协议。美国政府表面上表示愿意继续谈判,但执政党民主党着眼于国内选民,加大了内向型政策力度,对贸易领域谈判持强烈反对态度。因作为IPEF“旗手”的美国自己正成为障碍,构建“新经济秩序”一事已变得希望渺茫。

“印太经济框架”本就是政治安排

媒体所谓的构建“新经济秩序”一说,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印太经济框架”实际上是着眼于中国、意图撇开中国,在印太经济领域进行政治安排。因此,作为旗手的美国自己成为障碍,也是源于政治逻辑而非经济逻辑。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组成部分,始自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5月访问日本期间,宣布启动的“印度-太平洋繁荣经济框架”,意在寻求地区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削弱中国在关键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反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印太经济框架”有14个初始成员国,分别是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斐济,其中有7个东盟国家,共占全球GDP的40%。

“印太经济框架”目的是替代“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而这个协定是在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由日本主导的。但显然,美国不可能让日本来做主导,所以拜登政府迅速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这个框架共由四个构成部分,即供应链协议、清洁经济协议、公平经济协议,以及贸易协议。

但是,“印太经济框架”不包括与上述所有国家具有重要贸易关系的中国,恰恰相反,是着眼于如何与中国有更少关联、不让中国有发挥影响力的机会。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构成部分,“印太经济框架”跟经济关系不大,而是政治意味十足。1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就美中关系前景发表讲话。沙利文称,在国际上,美国以诸多方式努力加强与印太地区盟友及合作伙伴的关系,启动了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提升了四方机制,加强了与越南、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关系,启动了与日本、韩国历史性的三边对话,并促成了由拜登总统在戴维营主持的历史性峰会,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以及东盟领导人举行了多次峰会。

换言之,沙利文所讲的这些政治安排,与虽然名义上着眼于经济,但实质上为政治安排的“印太经济框架”相互印证,显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安排与战术设计互为一体。

谁能想到,美国自己成了“印太经济框架”的障碍

▲资料图:选民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处投票点参加选举投票。图/新华社

敏感时刻民主党格外谨慎

2023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之前,“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签署了三个协议,即供应链协议、清洁经济协议和公平经济协议,但是,贸易协议并未获得进展。主要原因是,在近年贸易议题被高度政治化的美国国内政治环境下,贸易协议对拜登竞选下届美国总统具有不利影响。

“印太经济框架”中涉及的贸易便利化问题,可能并不能获得美国民众的赞成。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中,共和党人特朗普以退出TPP为竞选纲领,赢得了中西部劳工的选票。特朗普虽然已经下台,但其“自由贸易剥夺美国的就业”说法却深入人心。

当年特朗普政府各种“退群”,就是在自由贸易的方向上转舵,其基本逻辑是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就会造成更多的美国工人失业。而美国国内有不少选民认同这一理念。对民主党来说,在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在此方面的任何表态和行动都需格外谨慎,以防为此付出不可接受的沉重政治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国际媒体说美国自身成为“印太经济框架”的障碍并不为过。而且,这项撇开中国这个贸易大国的做法,实在是政治意味过于浓厚,是一项不符合全球经济逻辑的“霸王硬上弓”,出现问题也是自然。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所说,亚太经济的成功受益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无论什么名目的区域合作框架,都应该保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视排他,搞保护主义。

当然,从美国国内政治而言,如果民主党胜选,“印太经济框架”中所余贸易问题可能会继续推进;如果共和党胜选,这个框架恐怕凶多吉少,即使能够推进,也会迫使其他国家作出更多让步,实现“美国优先”的利益设定。

撰稿/北平客(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赵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略”缺乏经济支柱的缺陷,拜登政府于2022年2月发布了《美国印太战略》文件,将构建“印太经济框架”(IPEF)作为该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
2023-08-21 11:46:00
美国施压后,日本威胁退出...
...美日两国就捕鲸问题爆发“罕见”纠纷。一些日本官员对美国施压禁止捕鲸感到不满,甚至暗示日本可能会退出美国主导“在经济上对抗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报道援引八名知情
2023-08-12 09:47:00
三个危险动向,韩国当真想清楚了吗?
...文在寅存在分歧、态度消极的立场便众所周知。然而,谁能想到,尹锡悦履新才半年有余,半岛局势便紧张升级至此。自打去年韩国与美国联手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来,半岛局势逐渐升级。去年1
2023-01-14 08:02:00
HD韩国造船海洋核动力集装箱船设计获美国船级社原则性批准 | 航运界
...SOE)推出的一款15000 TEU核动力集装箱船的设计模型已获得美国船级社的原则性批准。据了解,该船采用熔盐反应堆(MSR)技术
2025-03-02 10:12:00
俄驻美大使:美国应采取切实措施 消除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障碍
俄驻美大使:美国应采取切实措施 消除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障碍△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当地时间16日表示,俄方多次表示,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2023-09-18 14:58:00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与乌克兰原定于4月30日签署矿产资源框架协议,但在最后关头遇到障碍。△斯维里登科(资料图)《金融时报》援引三名乌克兰官员消息称,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
2025-04-30 23:24:00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频繁滥用关税手段,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和担忧。分析指出,世贸组织正面临“生存性危机”。世贸组织该何去何从?请看专家解读。
2025-04-19 10:02:00
...3月发表的《我们应该如何打赢对华新冷战》;另一篇是美国知名战略学者查理斯·库普乾今年 6月在《大西洋》期刊上发表的《一场或将比我们记得的那场(冷战)更为艰巨的新冷战》。中美之
2023-09-08 12:00:00
微软支持的行业组织推动 AI 监管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微软支持的科技倡导组织商业软件联盟(BSA)公开发文,呼吁在国家隐私立法基础上制定管理人工智能使用的规则。图源PexelsBSA代表Adobe、IBM和甲骨文等
2023-04-25 19:5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