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凯里市万潮镇盐井村,远山如黛,小院整洁,秋风拂过,花香四溢,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进村大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被誉为盐井村红白理事会“大管家”的王帮全早早就起来忙碌了。王帮全吃过早餐,先到村里村外转了一圈,查看村道环境卫生,再听听群众有什么诉求。
村民张学丽知道王帮全和村干每天都会从她家门口经过,便早早等在大门口,热情邀请大家落座。
“以前一场红白事下来,最少要花4万至6万元,现在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还有专门的‘大管家’,我们成本节约不少,不但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且左邻右舍感情越来越好,我新修的大房子也不办酒席了。”新房前的坝坝会上,张学丽打开了话匣子。
王帮全办事公道,深受村民尊敬。以前,他认为婚丧嫁娶对群众来说是头等大事,现在村里330户1298人,很多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现在集中在一起吃酒,就必须有一个“大管家”,从管好村里的婚丧嫁娶开始,还要管好许许多多的事。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们的支持,大家一致推选他当红白理事会“管家”。
前不久,村里的张大爷家办丧事,院坝较窄,酒席需要摆到隔壁杨大婶家,杨大婶不同意,王帮全知道后便和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一起上门做宣传动员:“以后哪家都有事,远亲不如近邻。”一通思想动员工作,杨大婶心里的疙瘩解开了。
“红白事从简,提倡厚养薄葬,红白理事会不能成为虚架子。”红白理事会刚刚创办初期,村“两委”就开始盘算如何把事情做好,在征得群众同意后,把“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写进村规民约,倡导村民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人员由村里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乡贤、退休老干部等组成。自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村里的婚丧嫁娶都会第一时间做好登记报备。”盐井村纪检员吴梅说,红白理事会吸纳了寨上5个“能人”加入,还免费提供“一条龙”服务,总管、买菜、做饭、收礼、接客、打扫卫生等分工明确、统一操办,让办事群众既省心又省钱。
从以前村民家里开个财门也要办酒、买个摩托车也要请客的陈规陋习,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面子之风”,盐井村如今在凯里市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的纵深推进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徐徐吹来……
据了解,以前村里办红白事,红事酒席菜品都是16至18个,白事菜品15至17个,办酒席时间不少于一周,现在办红事菜品最多6个到8个,白事菜品最多5个到7个,礼金以前攀比着送,现在直系亲属只送200至300元,隔壁邻居送50至100元,吃酒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在红白理事会的精心主持操办下,酒席一桌一般不超过200元,为群众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在文明新风的浸润下,“群众观念转变了,许多事情都很好办了。”该村干部深有感触。
“我是本村里的,12年前我结婚时,大家都要彩礼,我家也要了6万,结婚办酒席欠了好多钱,结婚后我们夫妻只能去打工挣钱还债,现在村里的好多人家办酒席都不收彩礼,家里人只盼着儿女幸福就好。”村民杨胜梅说。
村里烂塘组的潘梅不要男方一分钱彩礼,还连带酒席出嫁的文明新风在村里一度传为佳话。在潘梅父亲眼里,要彩礼只能增加年轻人的负担,只愿儿女过得幸福美好,家里就放心了。这样的好风尚如今蔚然成风。
如今,以前那种“攀比成风”“吃不起酒”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红白理事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乡村移风易俗。自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以来,万潮镇把‘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作为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依规立德,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新风尚,为文明创建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万潮镇组织委员吴育利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