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理事会管事 树文明新风
——滥办酒席治理的湄潭答卷
“张朝良家操办婚事,车辆9辆,酒席10桌,彩礼收了4.8万元。未违背居民公约,予以表扬。”记者一踏进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便被公示牌上这则醒目的信息所吸引。正在一旁观看的两位村民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记者来到西河镇石家寨村,看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鲜花怒放,有的人家房屋上挂着“文明卫生户”的标牌。“每年家家都要争抢‘文明卫生户’这面红旗。”一同前往的“寨管家”李明献自豪地说,从2019年到现在,石家寨村没有一起滥办酒席。
连日来,记者在湄潭县多个乡镇走访,感受到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
在湄潭,各地的村规民约规定只能办婚丧嫁娶的酒席,其他酒席一律禁办,红白喜事还须遵循“车不过十,礼不过百”(婚庆车、送葬车不超十辆,随礼不超百元)规定。
湄潭县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2022年11月3日,该县的“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红白理事会助推乡村治理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认为该县做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其做法可复制、可推广。目前,已有省内10多个县(市、区)派人到湄潭“取经”。
治理滥办酒席是移风易俗的一大难题,很多地方都是屡禁不止,滥办酒席之风为何在湄潭偃旗息鼓?
“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文明乡风拂茶乡
为治理滥办酒席、大操大办,减轻群众负担,湄潭县抄乐镇2020年探索出婚丧嫁娶“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管理措施,2021年5月开始在全县推广。
为了在全县实施“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措施,该县规定:
除婚嫁、丧葬以外的酒席一律不允许办理。婚事办理需提前7天或丧事办理完毕后7天内向所在村(社区)、单位(部门)申报或备案。还规定了办理婚嫁酒、丧葬酒的范围、标准及要求。
各村(社区)将“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管理措施纳入村规民约。对城乡居民违反规定的,按照《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并纳入村(社区)黑榜管理,张榜通报。
对国家公职人员违反规定的,按照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作为个人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
餐饮酒楼、酒店、饭店等场所如承接不合规酒席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县有关部门将对其依法严肃处理,并纳入诚信经营黑榜名单。
红白理事会:全方位服务 全流程监督
要真正治住滥办酒席,关键要有一支稳定的治理队伍,能随时发现滥办酒席的苗头,随时开展管理。
“我们按照便于组织、管理、服务的原则,组织发动能人寨老,整合村居‘两委’‘寨管家’、婚庆司仪、丧葬祭祀、酒席总管等人员,在全县15个镇(街道)组建起137个红白理事会。”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时建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寨子)为基础,还组建了1112个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参与辖区红白事监督管理工作,履行宣传员、采集员、劝导员、督促员、服务员、处置员“六员”的职责。
为让“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措施真正落地,该县规定红白理事会承担两项职能,一是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二是在帮忙的同时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红白理事会一旦了解到居民要办酒席,就会事前讲政策,打招呼,做思想工作。在红白喜事酒席操办过程中,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帮办,事后还要跟踪监督。辖区居民遵照《居民公约》办理红白喜事的,要进行红榜公示,并建立档案;凡是违背《居民公约》办理红白喜事的,进行黑榜公示,并建立档案。
为激励社区监督管理人员履职尽责,确保“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措施落到实处,湄潭采取县和镇财政匹配、村集体经济补贴一部分的方式,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这项工作。
西河镇石家寨村将村民组长、寨长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网格长合为一体开展工作,管理者对辖区服务对象的情况了然于胸,既便于监督,又便于及时跟进服务。村民刘芝虎的儿子从浙江打工回来,由于不了解村里政策,便在微信群发了办满月酒的信息,“寨管家”李明献立即上门劝说,及时制止了办酒行为。
红黑榜:贴出文明新风尚
“政府规定不能滥办酒席,这是好事。”抄乐镇落花屯社区居民王国梅坦言,“其实,最关键的是被村里上了黑榜,丢面子不说,以后有什么优惠条件还不一定能享受。”
王国梅告诉记者:“2017年大儿子结婚,为了面子,安排了108辆车接亲,摆了100桌酒席,花了8万元。后来,政府规定‘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禁止大操大办,小儿子结婚,成本减了一半多。”
王国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实施“车不过十,礼不过百”规定后,自己每年送出去的礼金,从以前的5万余元锐减到不足1万元。
今年2月初,抄乐镇落花屯社区的居民余铁江给闺女办喜酒。该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梁秋华和王广西全程参与,帮办婚礼。婚事的男方在铜仁市德江县,本来要安排20辆轿车接亲,余铁江讲明湄潭的政策,后来男方只开来4辆车。
2022年以来,该县各村(社区)发布“乡风红榜”7300次、“乡风黑榜”36次,实现文明节俭办酒7300次,基本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人情开支居高不下的陈规陋习。
优良传统:浸润心田结出文明果
除了这些硬措施外,湄潭县十分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群众的荣辱观,让群众从心里认同好传统好家风,自觉接受并践行文明新风,抵制违规办酒、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
西河镇石家寨村坚持在村民中评选文明卫生户、好婆婆、好儿媳等奖项,村民们十分认同,每家每户都争当先进,争抢红旗。2020年村民石开义到遵义城区儿子家住了几个月,错过了文明卫生户的评比,他回老家后很不服气,直接找镇长评理。于是镇村组织评选小组对他家进行入户调查,认真评比,发现他家的确达到了评选标准,就把他家补评为村文明卫生户。
石家寨村还规定,遵守村规民约,连续获得荣誉的居民在发展产业、参加招考、评优等时能优先享受优惠条件。村民石中武连续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户,镇里招考村主任助理,村里便推荐他儿媳冉孟梅参加考试。
“红白喜事要简办,摆桌不多情意重;少酒少菜少浪费,移风易俗当立行……”记者采访结束时,落花屯社区一个院子里传来欢快的歌声,一位长者正在教几个孩子唱七字歌谣“清风歌”,歌声伴着欢笑声在村寨里荡漾开去。
如今,在湄潭城乡,抵制滥办酒席、追求文明新风已融入居民的生活。
(记者 余祖波 金枭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