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政府亏空办婚礼的钱是怎么来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31 21: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灭亡溥仪退位,溥仪就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公民。虽说溥仪已经是退位了,但是溥仪的生活确还是非常的富裕,好吃好喝的供着。很快溥仪就到了结婚的年龄了,虽说已经是普通公民,但是前朝皇帝的身份还是在这的,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总不能婚礼办得跟普通人一样吧,那皇室的威严何存?于是那些清朝的遗老们,有钱人们都觉得还是要大操大办。

清政府亏空办婚礼的钱是怎么来的

于是就按照老规矩,按照清朝的礼节来操办了,一听说溥仪要结婚了,婚礼还要办的很隆重,一肚子坏水就来了。他们当然是不把这个已经退位的前朝皇帝放在眼里,但是他们要给溥仪送礼,包礼金。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毕竟他的婚礼邀请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的份子钱要是给少了多丢人。那么各大军阀头子都送了多少钱呢?

这里面出手最阔绰的就是徐世昌了,由于考虑到清政府资金库空缺,他早早提前一个月就把礼金送上溥仪的府上,整整两万银元啊。这个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军阀们的骚动,徐世昌前脚送完礼金,张作霖后脚就送去了一万银元,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攀比心理真可怕,光礼金钱溥仪就能发一笔横财了。

清政府亏空办婚礼的钱是怎么来的

紧接着,张勋也送去了一万礼金,不能跟徐世昌比,但不能被张作霖比下去,看来军阀们的关系也不和谐。之后就是黎元洪,他送了一些龙凤制作吴佩孚则是送来了名贵的衣料再加一些银元等等。他们这么大动作着实让溥仪很惊讶,他自己也没想到落魄的君王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捧场。还有清朝的那些遗老们,包括康有为都送来了一些礼金。

但是更没想到的是这些东西都被一把火烧着了,也就是说溥仪什么都没得到,那些遗老军阀们也是送出去的财富化为灰烬。前伪满洲国皇帝,没钱办婚礼,但是收礼金收到手软。毕竟那些清朝的遗老们还是拥护着这个曾经的最后一位皇帝。住在紫禁城里,国民政府养着他,定时定期的给他拨款,但是那只够宫里开销的,拿不出多余的钱办婚礼。

清政府亏空办婚礼的钱是怎么来的

左凑右凑再加上礼金终于凑够了,虽然比不上前代很多皇帝,但是还是勉强能赶得上同治皇帝结婚的排场的,在现代来说也是一场盛大的婚礼了。据说当时不仅仅邀请了皇族,连在北京的外国使节都请来了,他们算是饱了眼福了,见证了中国皇帝大婚的场景。婚礼现场守卫森严,众多骑兵步兵来防卫,保证婚礼的安全。

当时马路两旁可是人山人海,老百姓都来看,果然这些人很狡诈,看中了溥仪还是有很大影响力和利用价值的,再顺便彰显一下自己的权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溥仪的文化学历有多高,一起来看看
...更迭,从兴盛走向衰落也是必然的,恰好到溥仪这一代,清政府从上到下,从经济到文化,一片萧条,民不聊生,这也不是溥仪一个人能够扭转的,当时内忧外患,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新时代总
2023-01-11 14:34:00
...之间,由清朝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清政府只能在1911年12月7
2023-05-08 14:03:00
1922年溥仪大婚,北洋特使为何连行两礼
...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还结成了儿女亲家。1911年,清政府迫于国内要求立宪的呼声,不得不废除军机处,转而成立责任内阁,并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这个内阁也是中国近代
2024-10-07 12:33:00
诡异的灭亡:清朝的最后三年
...,地方督抚与咨议局议员开始把“矛头一致对外”——向清政府索权以实现真正的地方自治与君主立宪。宣统元年末(1910年1月),各省立宪派向清廷请愿,“期以一年之内召开国会”,让清
2023-09-04 15:53:00
溥仪是怎么从皇帝变公民的
...义,辛亥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看到这样,清政府立即派北洋军镇压,可是北洋军的袁世凯是个狡猾的人。袁世凯一方面想要得到革命党人的支持,说自己也是想推翻清廷拥护共和,背
2022-12-29 16:12:00
末代皇后婉容为何被溥仪扔到天津?
...的婚礼,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后。当时已经是民国时期,清政府已经灭亡10年了。不过,由于溥仪退位时,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签下《清皇室优待条件》。不仅保留了溥仪的清朝帝号,还允许他继续
2023-08-12 17:02:00
光绪皇帝的三个亲兄弟,联手促成了清朝的灭亡
...请他立即访问美国,各国纷纷竞争造船合同。然而实际上清政府既无资金也无可供挖掘的财源用于购买战舰,缺少有训练有素的海军人员。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满以为可以水陆两陆迅速荡平,然
2023-01-21 22:15:00
溥仪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是太平天国,接着是捻军,接着是革命党。可以说,清政府已经严重丧失了威信,不仅在国际上说不起话,让老百姓怨恨,而且国内的官僚机构也不再听它的指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
2023-08-13 16:43:00
顺治问道大清能有多少代人传世?高僧如何预言
...一词,不是在讲他么。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发生后,为维护清政府政权的安定,溥仪急忙仿效历代帝王颁布《罪己诏》。但这时的人民已完全丧失对清政府的信任,各个地方政府逐渐都脱离清政府的掌
2024-05-16 14: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