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022这一年的加与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31 07: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郭闻

2022年即将过去,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说,这都是波澜壮阔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小情,它们构成了世界的运转。

随着国家发展,各项方针政策在不断地变化,时刻做着“加减法”;至于个人,也是随着国家的脉动,学习、生活和事业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这些“加法”与“减法”,构成了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基础,也构成了我们个人的生活。

这一年,我们的“时事开讲”栏目围绕着世界、中国发生的新闻事件展开,也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与同学们一起读中国、看世界,共同走在成长的路上。从这些“加法”与“减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奋进中的中国,也看到了许多努力的人生。

这一年,伴随着2022年春运的开始、冬奥会启幕、世界杯结束,眨眼就到了岁末。

说起春运,再过一周,就是2023年春运的开始。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词汇,它的一头连着家乡的思念和年味,另一头连着异乡的打拼与努力,它是“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为了解决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痛点,中国的交通不断提速发展,最终,随着中国高铁里程的延伸,高速公路网的拓展,春运的痛苦不再。这背后,是中国实力的发展与体现,中国高铁已成为我们的“外交名片”,世界高铁有了“中系标准”。春运,终将成为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几天几夜赶路、爬窗上车的春运影像,也会像绿皮火车一样,最终留存在历史与记忆里。这,是令人高兴的消逝。(2022/1/15《春运又启,记录行进的中国》)

中国的进步,在各行各业中不断呈现。今年的航空航天新闻,又是可看性很强的一年。最靓的亮点当然是我们的“天宫”空间站日益完善,还从月球上取得的月壤内发现了高含量水。在地面,中国完成了第38次南极科考……一桩桩一件件,莫不是努力的中国人在创造着历史与奇迹。(2022/4/15《携手,才能冲出地球》、2022/5/7《筑梦南极,冰雪世界里的“中国龙”》)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能做的事越来越多,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年的G20峰会,我们国家领导人带去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提出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传递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这是为世界经济复苏开出的一剂良方。(2022/11/19《G20峰会,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智慧方案》)

中国的外交事务在不断做着加法,影响也随之加大。

而生活上的“加减”,涉及的面就更广、更多了。

你们看,今年的中国进博会与双十一购物节,虽在疫情时代,但充分展示出了国家的活力、居民的消费力。全球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复苏与突破,寻找着新兴市场,中国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进博会因此而成为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许多国家想借此推开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大门。

双十一购物节则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个个体的生存状况,看到了所有人都在为未来而努力和拼搏。(2022/11/12《买买买。开放、消费、希望》)

再看看年初的冬奥会期间,大家都在抢一只叫“冰墩墩”的吉祥物。当时,网友在线“云监工”冰墩墩生产流水线,要求“阿姨们把缝纫机往冒烟里踩”,连一些外国政要都在抢这只吉祥物。大家这么高热情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文创的创新,这就是中国实力的“加法”。而减掉的,是一些粗放型工业,是一些能耗高的产业和刻板单一的思维。(2022/2/18《“冰墩墩”背后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

这一年我们大家都在抗疫中度过,特别是年底的这波病毒,更让大家直面疫情。(2022/12/24《共克时艰,等待花开——写给孩子们的疫情笑忘书》)

但是疫情并没有打断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而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国家教育方针,也随着时代在变。

“双减”政策一周年,减的是同学们的作业量,减的是学科类培训班,这是基于近些年我国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的育人方针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学区房降温了,暑假培训班热了体育冷了学科少了作业……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很大的舒缓,学业压力减轻了不少。(2022/7/9《暑假作业的“减负”之路》)

那么,“加”的又是什么呢?

加了体育,加了美育,加了劳动。

这一些内容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我们国家在教育上一直非常强调和重视的。新中国建立时起,我国便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所以这“加法”,便是要将曾经的短板补上。一只木桶能容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将短板补长,自然就能装更多的水了。

在今年秋季,劳动教育课正式进入了课堂,这门课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从执行下来的效果看,学生、家长都纷纷叫好。

这些年,大家也越来越重视体育、美育教育。这些对同学们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就是,这10年来,中国少年的身高明显高了,身高增幅列世界第三。(2022/10/29《中国少年又长高了》)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教育方针的加加减减中,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知识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这不仅是个体的向好,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

盘点完这一年的这么多的“加减法”,亲爱的同学们,能说说这一年你们的“加与减”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运力加法”助力“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为“流动的中国”注入了勃勃生机,也为民生幸福提档加速,摁下了“快进键”。新线做“加法”,织密“说走就走”的幸福。一条条新线,就是一管管
2023-10-12 17:09:00
...科技教育活动。银河学校初中生近200名学生在现场参加“中国航天”科普讲座,观摩、参与物理实验秀,其余学生在教室观看学校安排的直播。此次活动参与人员有南昌大学专家教授和中国空间
2024-04-11 12:07:00
院士卢春房走进十一学校,与少年“高铁迷”探讨技术启发思考
...1日下午,北京市十一学校,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与同学们面对面互动交流。还有同学慕名而来,特意带了相机,为这次和心目中偶像的
2023-12-02 16:14:00
...善“减”的方法让同学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效果颇好。国家布置的这项“双减”作业如今我完成得怎么样?在此拿出来供大家批阅。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身为一个新手,在备课时常
2024-01-07 00:03:00
“星火科普耀赣鄱,科教融合育花朵”活动走进江西芦溪
...为大家带来了《仰望星空,无问西东》的科普讲座,讲述中国航天人不懈奋斗与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同学们对航天探索的强烈兴趣与爱国热情,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努力探索未知的世界。据悉
2024-10-17 21:30:00
...供硬核科普体验内容。被孩子们亲切称为“火星叔叔”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使郑永春来到活动现场,从火星肉眼目视、望远镜观测、飞越探测、着陆探测到
2023-12-25 00:05:00
...有更多向往,便利的出行首当其冲。应该看到,近些年来国家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尤其高铁建设进入“加速度”,从普速变动卧,不仅提高速度、缩短时间,还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设施,提高乘坐的
2024-06-12 15:35:00
雅万高铁展现“中国智造”,“复兴号高高”架起友谊之桥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7日,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对中国和印尼两国具有非凡
2023-10-26 10:16:00
中国高铁到底凭什么领跑全世界?
...出,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并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系统掌握时速 300 公里高铁技术的国家。2024 年 6 月 21 日,北京交通大
2024-08-01 19: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天,黔东南州60所受灾学校如期开学,受灾各地的孩子们迎来了属于他们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主题“感恩”
2025-09-02 01:10:00
夜问|知名男星病情恶化语言能力流失!好好的人为何会性情大变?
据媒体报道,曾主演《虎胆龙威》系列电影的好莱坞硬汉布鲁斯·威利斯,近年来因患上失语症和额颞叶痴呆,退出了演艺圈专心养病
2025-09-02 03:46:00
【多彩新论】烽火护书灯 照亮求学路
新学期前夕,贵州近2万所学校的学子共同经历了一场特殊的精神洗礼。穿越战火的教材、油印的笔记、前辈的求学故事……这鲜活的“开学第一课”
2025-09-02 01:41:00
秋高气爽的九月,校园再度迎来莘莘学子。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成为不少师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而今年贵州的这堂“第一课”
2025-09-02 03:4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邹玉)跳起来!9月1日清晨,华中里小学的同学们进校第一件事不是走进教室,而是奔向一棵神奇的树——踮脚
2025-09-01 23:56:00
大学生陆续到校 校园快递迎高峰
“人还没来,行李先到”,这是目前许多大学生的报到方式。连日来,寄到大学校园的快递明显增多,迎来一波开学季派件高峰。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的快递服务中心内
2025-09-01 23:17:00
“最美银发”!70岁的她,跪地救人!
白衣执甲寻常处,车厢施救危急时。仁心瞬现诠大爱,银发妙手显担当。今年四月,泰安市一辆4路公交车上的故事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70岁的泰安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
2025-09-01 17:38:00
跪地施救显担当 怀孕护士勇救晕厥老人获家属感谢信
老人家属将感谢信送到医院大众网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近日,家住某小区的王先生突发晕厥倒地,生命垂危之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儿手术室怀有数月身孕的护士冯肖肖路过现场
2025-09-01 17:49:00
因为爱,他为患病妻子种下一片猕猴桃园
大皖新闻讯 10年前,妻子突患疾病,在医院治疗期间,他听说常吃猕猴桃对妻子身体康复有好处,便铭记在心。待妻子出院回家休养
2025-09-01 20:02:00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老兵故事从相册走进少年心
河北新闻网9月1日讯(董颖)今日,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为主题,开展了开学第一节思政课
2025-09-01 20:05:00
河北迁安:非遗走进“开学第一课”
9月1日,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中心完全小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窗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芳向孩子们展示非遗作品。河北新闻网讯(郭强
2025-09-01 20:09:00
河北乐亭:“筑梦100行动”暖心助学彰显大爱
图为乐亭县红十字会代表为企业颁发捐赠证书。河北新闻网讯(赵翠婷)8月28日上午,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河钢浦项汽车板有限公司通过乐亭县红十字会
2025-09-01 20:15:00
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开幕
河北新闻网讯(吕若汐、耿昭)8月30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文化馆开幕
2025-09-01 20:16:00
【学习观】擘画发展新蓝图,习近平引领上合组织开启新征程
总监制:薛立胜监制:蔡晓娟整理:谢露莹制图:罗雅涵编审:蔡晓娟张艳玲王月博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品【责任编辑:马旷】
2025-09-01 21:01:00
“墙倾斜的越来越厉害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居民:因为维修经费问题一直搁置没有解决8月20日,家住西安市莲湖区草阳巷家业小区的王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
2025-09-01 2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