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小区广场舞音量不高于75分贝 全国首个“宁静小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5 14:2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广场舞活动时间不早于7:00、不晚于21:00”“鼓励条件较好的小区积极开展‘宁静小区’创建活动”……近日,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发布的地方标准《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宁静小区》等。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厦门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全国首个“宁静小区”地方标准《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宁静小区》(以下简称《标准》),此举也标志着厦门“宁静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建立,对于指导和推动“宁静小区”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宁静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什么是“宁静小区”?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噪声污染控制,声环境质量达标、居民满意度较高,能为居民生活居住、学习办公提供安静人居环境的小区。

今年5月30日,厦门市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一批“宁静小区”试点创建城市。厦门市的“宁静小区”创建工作结合各区实际,选择高校住宅区、商品房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城中村、乡村等各类型住宅区进行创建,创建过程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形成社会共管共治氛围。9月13日,《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宁静小区》顺利发布,这意味着厦门市“宁静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建立,小区声环境质量的考察监测及“宁静小区”评价方法“有据可依”,对于指导和推动全市“宁静小区”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厦门市地方标准《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宁静小区》建立了“宁静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清楚规定小区声环境质量的考察监测方法及“宁静小区”评价方法,包含小区基本条件、物业管理、设施建设、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其中,基本条件为约束性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物业管理、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作为评分指标,指标项目26个,总分100分,得分≥85分视为达到“宁静小区”要求。

首次制定广场舞管控建议

在宁静小区的创建中,噪声控制是一大重点,发布会上介绍了小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厦门市绝大多数居住小区属于声环境功能区2类,执行昼间不高于60dB,夜间不高于50dB的噪声限值。

值得一提的是,该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制定广场舞管控建议。针对小区常见的噪声污染源,首次明确小区广场舞时间、音量及位置等管控要求,建议音响设施不得朝向噪声敏感建筑、远离最近噪声敏感建筑至少25米,音量不高于75dB,活动时间不早于7:00,不晚于21:00。

与此同时,居民满意度也是一大考核重点。该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考察居民满意度,首次以约束性指标+评分指标的方式综合开展评价,将声环境质量达标、居民满意度≥90%作为约束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创建

据了解,《厦门市创建宁静小区试点工作方案》8月8日正式印发,根据安排,创建工作将于2024年3月至4月考核验收,届时将向符合条件的小区授予“宁静小区”称号,并在官网公示小区名称及相应物业单位。当前,厦门市正在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创建工作,标准明确实行创建单位自愿申报的原则,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验收。

根据初步进度安排,“宁静小区”试点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阶段为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考核验收为2024年3-4月。考核验收将采取资料审核、现场核查、居民座谈调查等方式。考核验收合格后,市生态环境局将对创建单位授予“宁静小区”称号,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示小区名称及相应的物业服务单位。

“我们要求各区结合实际,选择不同居住区类型,如商品房住宅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校住宅区、城中村、乡村等进行创建,数量不少于2个。同时,也鼓励条件较好的小区开展创建活动,有意向的小区可向属地街道办进行申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与环境应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照评价考核要求,小区应成立组织领导制定创建方案,并指定专人负责推动工作;制定小区噪声管理公约并落实相关管控要求,建立噪声扰民协调机制;排查治理小区噪声污染源;提升小区宣传标识和在线监测等硬件设施;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发动公众参与等。待条件成熟后,小区可整理相关创建材料,报送生态环境部门评审验收。

“创建‘宁静小区’不仅是《噪声污染防治法》鼓励和倡导的一项噪声污染防治举措,还是为广大市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重要内容。”发布会上,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形成社会共管共治氛围,使治理更高效、小区更美丽、生活更安宁、群众更满意。 综合人民网、东南网等

相关数据

当代城市生活中,居住环境的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噪声污染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品质的一大隐患。

●《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 万件,同比增加49.3万件。

●从投诉类型来看,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约 303.8 万件,占67.5%,同比上升9.6%;建筑施工噪声次之,约113.0万件,占25.1%,同比下降8.3%。

法律法条

广场舞噪声扰民最高罚2万!

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2021年12月24日《噪声污染防治法》通过。2022年6月5日起,《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噪声污染防治法》对于恼人的夜间施工噪声、娱乐健身音响音量大、邻居宠物噪声扰民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

广场舞等噪声扰民或面临罚款。《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但紧急情况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

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合理规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可以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加强管理。

根据该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二)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三)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未按照规定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进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的;(四)其他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

此外,《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条明确,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网友热议

@都在干嘛呐呀_:建议全国推广。

@一只荆棘鸟在跳舞:挺好的,所有居民小区的露天娱乐场所都可以推。

@Kent1047:早七点也太早了,装修还规定八点以后呢,九点到十点上班的公司很多,晚上加班,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而且,我记得环保局好像规定住宅区夜间不超过45、白天不超过55吧!

@难忘的炎夏:什么时候都不行,任何时候不能扰民!

@海螺笙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septwolves419:流动的噪声污染——暴走团也要好好整治一下。

@云雾遮绕:最好把广场舞引流进室内舞厅收费制跳舞,就像蹦迪那样圈在内。

@屁民5阿哥:跳舞可以,但请关闭声音。

@意阑珊2022:直接取消就完了。公园里也不想听见,吵得要死,很多人需要静养。

@发呆很好z:这规定好,希望我们西安也能这么规定! 综合

犀利锐评

宁静小区地方标准

治理噪声污染多了一味良药

“宁静小区”有了地方标准,厦门首次明确小区广场舞时间、音量及位置等管控要求等。

根据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连续多年噪声污染投诉占据环境投诉总量前列。据统计,仅2020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受理的环境噪声投诉举报达到201.8万件,其中以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53.7%。

《噪声污染防治法》打响了治理噪声污染的第一枪。问题在于,作为一部国家法律,只是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性规范,而不是事无巨细的“标准”,所以在照进现实时,这部针对性的法律也不可避免遇到约束“抽象”、规定“过粗”等不足。由于法律不可能细化到规定具体的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一些噪声污染的制造者便以“法无禁止皆可为”为借口为所欲为,也让“宁静小区”的憧憬构想停留在纸面之上。

厦门市近日发布的“宁静小区”地方标准,沿着《噪声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方向,在“落地”“落实”“落细”上下足了功夫。比如,着重针对广场舞,建议音响设施不得朝向噪声敏感建筑、远离最近噪声敏感建筑至少25米,音量不高于75dB,活动时间不早于7:00、不晚于21:00,如此“细致入微”的规范,划清了群己权界、权利边界,有利于公共场所管理者“按图索骥”、依规操作,也有利于公众妥善行使自身权利,减少冲突发生。

值得肯定的是,“宁静小区”地方标准还有一套配套措施。依托该《标准》建立的“宁静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区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以及“宁静小区”评价方法等,也都进行了明确。治理噪声污染是一场文明与不文明的持续较量,继《噪声污染防治法》出台后,发布“宁静小区”地方标准,治理噪声污染打出了组合拳,指向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据南都

噪音烦人

半夜楼上的『咣当』声,邻居搓麻将的嬉笑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楼前广场舞音响的嘈杂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遇过形形色色的噪声。

噪音冲突

有的居民受不了广场舞的『大喇叭』,一气之下将对方音响扔进河里;

有的跟对方沟通无果,自提音响到广场『以毒攻毒』;

有的受不了楼上异响,网购『震楼器』蓄意报复,引发旷日持久的诉讼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杨蓓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确小区广场舞时间、音量、位置” 厦门发布全国首个“宁静小区”地方标准
...场舞活动时间不早于7:00、不晚于21:00”“鼓励条件较好的小区积极开展‘宁静小区’创建活动”……10月11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发布的地方标准《美丽
2023-10-11 15:30:00
烟火气里,“听”一片安宁
...购物中心和200多家沿街商铺……这个听起来就人声鼎沸的小区,从去年6月起启动噪声治理,如今成为全省首个宁静小区。去年,杭州、嘉兴成为生态环境部“宁静小区”建设试点城市,万家星
2024-05-07 11:09:00
广场舞扰民屡被投诉?深圳一小区物业给阿姨们的音响套上了罩
...段,化解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其中,近期,龙岗坂田一小区物业就自制广场舞音响罩, 兼具定向音响的功能,还兼顾满足广场舞阿姨们使用自带音响的诉求,巧解广场舞“扰民”难题。深圳一小
2024-01-22 09:44:00
福建首个宁静小区在厦通过验收位于集美夏商大学康城二三期小区 入住人口上万人东南网11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陈智勇)11月17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对集
2023-11-21 12:58:00
...所规定,比如,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
2023-10-27 07:32:00
...,引导辖区商户在经营过程中自觉规范使用高音喇叭,倡议小区居民们减小广场舞、吹拉弹唱等娱乐活动音量,让消除城市噪声成为商户的自觉行动,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我们定期给周
2024-01-10 03:18:00
近日,浙江省美丽办发布《浙江省宁静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计划今年向全省推广建设300个宁静小区,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宁静小区建设“指南”。浙江省人口密度较大,噪声污染与人口集聚
2024-04-29 07:23:00
...太方便了!”据悉,翠苑一区目前正在进行西湖区“宁静小区”创建,旨在通过噪声污染控制、声环境质量把控等一系列措施,为居民打造安静、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我们始终致力于寻找平衡点,
2024-09-07 07:43:00
...给予了回复,《问政江西》栏目组对上述单位表示感谢。小区楼下广场舞噪声扰民南昌县城管大队东新中队:已督促降低音量并进行普法宣传网友:南昌县东祥路锦尚都会小区楼下有人跳广场舞,噪
2025-06-05 06: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