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根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刘世让是死于突厥的反间计,诬陷“世让与可汗为乱”,李渊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刘世让被杀,并被抄家,直到贞观初年才被赦免。但在刘世让被杀之前,马邑曾爆发了一场战役,这可能同样是刘世让被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是李渊面对反间计而没有深入调查的原因。
刘世让因反间计被杀
就在刘世让即将赴任广州总管之时,唐高祖向其询问安定边疆的策略,刘世让回答说“突厥数南寇者,恃有马邑为地耳。如使勇将屯崞城,厚储金帛以招降者,数出奇兵略城下,践禾稼,不逾岁,马邑可图也。”大意是说,突厥数次南下都是通过马邑之地,只要派遣一位智勇双全的兼领驻扎在崞城(今陕西原平崞县),对投降的突厥大家上次,并经常派奇兵抄掠对方城池周边,割踩他们的庄稼,破坏他们的生产,这样马邑便很难被攻破了。
于是唐高祖李渊说,“非公无可任者。”派遣刘世让前往马邑,筹划此时。
刘世让到达马邑后,高满政以地来降,突厥畏惧刘世让的威名,于是使用反间计,说刘世让与处罗可汗共同谋划,将要发动叛乱。《新唐书》记载“突厥患之,纵反间,云:‘世让与可汗为乱。’”《资治通鉴》则记载“突厥恶弘农公刘世让为己患,遣其臣曹般陁来,言世让与可汗通谋,欲为乱”。
唐高祖李渊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调查,刘世让便被杀了,其家人也被牵连。贞观初年(627年),突厥中前来投降的人说刘世让当初并无叛逆的阴谋。唐太宗于是赦免他的妻子和儿女。
一场战役改变命运
前文说过,武德六年(623年),刘世让到达马邑之后,高满政杀死朔州突厥兵,并威逼大行台苑君璋投降唐朝,苑君璋亡奔突厥,于是高满政以朔州城投降唐朝,被李渊任命为朔州总管,封为荣国公。同时,派遣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协助高满政驻守马邑。
不久后,苑君璋带着一万多突厥起兵杀奔马邑城下,高满政打败了苑君璋。颉利可汗大怒,再次派出大军攻向马邑。
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因为胆怯,率领所部两千余人连夜冲关逃跑,却被突厥人阻截,所部伤亡过半。随后颉利可汗亲自率兵攻打马邑城(今山西省朔州市西北),但遭到了高满政的顽强抵抗。当时颉利可汗正好派使向唐朝求亲,李渊于是要求对方“先撤了马邑之围,才能谈论婚事。”
在马邑遭到攻击之际,高祖李渊命令行军总管刘世让率兵救援马邑,刘世让率兵到达松子领后却不再前进,连忙回军保卫崞城。
随着时间推移,马邑城中粮食即将耗尽,然而援兵却迟迟不到,高满政便想突围去朔州,右虞候杜士远见突厥兵力强大,怕突围不成,于九月二十日杀了高满政后向突厥投降,而苑君璋又杀了城中与高满政同谋的豪杰三十多人。九月二十五日,突厥再次向唐请求和亲,把马邑归还给唐朝;高祖任命将军秦武通为朔州总管。
刘世让之所以没有增援马邑,行军一半又返回,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必是有其道理的。只是在高祖李渊看来,刘世让的行为却很是值得怀疑,于是在突厥挑拨离间之后,李渊并没有深入调查,便将刘世让杀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