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为果树“打伞”、立杆强“树势”、摘袋省成本……
试验田里,他不断优化种植方法
詹代杰介绍种植方法。本报记者 蒋雅琛摄
8年前,詹代杰第一次在宁波动车站品尝了“红美人”柑橘。68元一斤,他买了两个,他形容“好吃得眼泪都要流出来”。回来以后,他上网搜索哪里的“红美人”最好,随即就动身前往宁波象山县,买回枝条嫁接种植。如今,当时嫁接的枝条已经长成过顶的小树,而他,依然在不断寻找“红美人”种植的更优方法。
日前,记者来到闽清县桔林乡,眼前150亩的土地,便是詹代杰优化“红美人”种植方法的试验田。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这场试验相当成功——3000棵果树的产量提升到35万斤,95%以上是精品果。
“种得好都是因为管得好啊!”3月开花,11月收成,历经数月耕耘,詹代杰在其中引入哪些试验方法?他带领记者走进试验田,一一揭晓。
其一,为果树“打伞”。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向阳的斜坡上,每棵果树顶都遮盖着一层塑料薄膜,像一把巨型雨伞。伞下,颗颗果实悠然地享受着“日光浴”,个头饱满、色泽金黄。詹代杰告诉记者,这么做是因为去年吃了雨水的亏。“3天的大雨让我损失了60万元,滋味很不好受。”今年,在县领导和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詹代杰为所有果树都撑起了“伞”,在保产量的同时也能尽量保持“红美人”本身的果味。
其二,立杆强“树势”。“‘红美人’要想种得好,树势必须强”,这是詹代杰通过多年观察总结的心得。2017年,他花了八九千元从浙江象山购买“红美人”果树枝条在本地嫁接。头几年,果树还没挂果,他就一边管养着,一边跑到其他果园去观察。“有的树虽然挂果了,但是后面慢慢就不长了,开始枯萎。我看到这些树的树势都不强,很萎靡的样子。”于是,詹代杰想到,在果树中立起一根杆,再在每根枝头绑一根线,另一端连到杆上,让整个树势挺立起来。“这样透光性更好,产量也能更高。”他介绍,今年单棵果树的最高产量达到350斤,最高的树长到接近3米。
其三,摘袋省成本。近年来,人工越来越贵,詹代杰一直在想办法节约成本。去年,他将目光瞄准果实上面的套袋。摘掉套袋会不会影响种植品质?讲究科学方法,他以100棵果树为试点,摘掉果实上面的套袋,换上双面粘虫板。去年试点的成效不错,于是今年他摘掉了所有果实的套袋,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与记者游走在试验田,詹代杰不吝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这些种植心得,映射出他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也印证了他自己反复提及的那句话——“做农业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采摘季很快结束,詹代杰却每天在外忙得脚不沾地。“今年的产量提高了,我也要勤快点,多接些单子,争取尽快都销售出去。”(全文共1076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