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比于外患,内忧才是最可怕的。
1,埋下祸患的分封藩王
公元266年,西晋建立。等到公元280年吴国被灭,西晋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中华民族又一次的大一统。
虽然西晋一统天下,但晋武帝司马炎的那颗心并没有放下来。因为司马家族的天下是依靠士族官僚得到的,士族就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只要司马家族和士族官僚之间的关系越好,司马家族的统治就能越稳定。
可要是哪天关系不好呢?别忘了司马家族曾经也是士族,他的江山也是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司马炎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前车之鉴,因此他必须想个办法,防止别的士族过来抢司马家族的江山。
于是司马炎决定,利用宗亲贵族来保障司马家族的江山。在他看来毕竟都是一个家族的,肯定都会为自己家族的利益着想。只要宗亲贵族发展起来,就算以后士族官僚想要造反那也拿司马家族没办法。
说干就干,西晋才刚刚建立,司马炎就分封了27个藩王,都是他司马家族的同宗子弟。藩王们不仅能在自己的领地选用文武大臣,还能收取领地里的赋税。等到公元277年,藩王们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里建立军队。
再等到后来,掌握军权的藩王们还可以担任刺史,郡守。也就是说在自己的领地里,藩王掌管着军政大权,不管是军队还是政治经济,完全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让宗亲藩王掌握领地里的军政大权,是司马炎的一大败笔。宗亲藩王参与政治,势必会影响到中央政府的正常秩序和运行,在加上宗亲藩王手中又有军队,势必会造成局势的动荡。
可惜的是,司马炎只看到宗亲藩王可以藩屏皇室,抵御有野心的士族官僚,却没注意到藩王势力过大会给中央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甚至会带来叛乱。
2,又一大败笔,选错皇位
历史上不管哪一个皇帝肯定都要考虑谁来当自己及继承人的问题,司马炎当然也不例外。从嫡长子继承制上看,司马衷才是最符合礼法的继承人。但问题是他就是个白痴,要不是因为他爸是皇帝,估计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司马炎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个白痴,啥都不懂,但禁不住杨皇后的阻挠和奸臣的谄媚,因此一直没废掉司马衷的太子之位。等到290年司马炎病重,他又正式下诏,司马衷为晋朝的下一任皇帝。
3,动乱开始了
八王之乱一共持续了16年,但这16年里并不是每年都处于动乱之中。总体上来说八王之乱可以分做两个阶段,其第一个阶段是291年3月到6月,历时3个月。
司马炎去世后,给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留下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两位辅政大臣。但没想到杨骏竟然假传遗诏,说司马炎只让他辅佐新皇帝,并没有司马亮什么事。再加上杨骏已经掌控朝中大部分官员,,这把司马亮吓得,担心继续待在洛阳小命不保,于是赶紧找个机会逃到许昌去了。
司马亮都跑了,杨骏行事就越发的无所忌惮起来。国家几乎所有的命令都是杨骏下达的,甚至连洛阳城的军队都被杨骏控制在手中,这不禁引起许多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的不满。
其中最不开心的就是司马衷的妻子,也就是皇后贾南风。为了干掉杨骏掌握权力,贾南风便秘密和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商量,要他们想办法干掉杨骏。
于是乎,楚王司马玮就带着手下军队向洛阳进发。司马玮的军队都开过来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贾南风让皇帝司马衷给杨骏安了个谋反的罪名,就让司马玮把杨骏及其手下党羽给干掉了。
杨骏被干掉后,司马亮竟然屁颠屁颠的跑回洛阳了。因为他本来就是司马炎钦定的辅佐大臣,所以很快司马亮就独揽朝政,控制住大量的朝廷权力。
这么的贾南风又不爽了。她想办法干掉杨骏就是为了自己掌握权力,凭什么让给司马亮?于是贾南风又和司马玮谈判,随后司马亮就被司马玮干掉,成为八王之乱中第一个被干掉的藩王。
司马亮被干掉,贾南风不禁又担心司马玮会掌握朝政。于是在司马亮死后的第二天,贾南风就以伪造手诏的罪名处死了司马玮。于是第二个藩王被干掉了。
至此朝政陷入皇后贾南风之手,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也随着司马玮之死而结束。
4,第二阶段,动荡混乱成为常态
第一阶段结束后,差不多有8年的稳定。等到299年,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赵王司马伦不开心了。凭啥白痴能当皇帝,他司马伦不行?于是司马伦开始找人,先是把贾南风弄死,然后把司马衷废了自己当皇帝。
司马伦都能当皇帝?凭啥别人不行?于是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不爽了,马上带着手下军队讨伐司马伦。就这么的,司马伦才当了3个月的皇帝就被司马冏干掉,成为第三个死掉的藩王。
司马伦死了,白痴皇帝司马衷又被弄了回来当皇帝,但权力却是被司马冏掌握着。等到302年,司马颙不高兴了,于是联合长沙王司马乂把司马冏给干掉了,司马冏就成了第四个。
司马冏被干掉后,朝中权力就分别由司马颙和司马乂掌握着。但司马颙又不高兴了,因为他不想将权力分给别人,于是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把司马乂给干掉了。于是司马乂就成为第五个被干掉的藩王。
司马颖的威望很强,军事实力又强,因此他就掌握住了权力。于是司马越就不高兴了,然后他也找了一大堆人跟司马颖打起来。但可惜司马颖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司马越完全不是对手惨败。为了帮助司马越,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竟然向乌丸,羯朱借兵进攻司马颖。自此,明明是汉族之间的战争,竟然让外族加入,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养虎为患。
在少数民族的骑兵面前,司马颖大败,在逃亡的时候被洛阳守将张方抓住,被送到司马颙手中。于是乎,司马颖被第六个干掉。
公元306年,白痴皇帝司马衷终于死了,然后司马炽即位。司马炽刚当上皇帝,就说要封司马颙为司徒,让他赶紧回朝廷。这把司马颙高兴的,想都不想就赶紧往朝廷跑。但是没想到司马颙人还在半路上呢,他就被南阳王司马模给干掉,于是就成了第七个被干掉的藩王。
司马颙被干掉后,朝政就落到司马越手中。相比于之前的那七个王,司马越算好的,毕竟不是被别人杀死的,而是忧惧致死。当时诸王混战,国力严重受损,汉族人口损失巨大,已经完全不能和建国时相比。
再加上之前诸王向少数民族借兵,导致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这更是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祸患,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汉族之间的矛盾自己解决没关系,但把其他民族的人叫过来干嘛?当汉族实力大不如前,甚至比其他民族还要弱小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可不会想着帮忙,而会想着统治汉族,让自己成为中原的主人。
于是后面就爆发了五胡乱华,将所有汉族人推向黑暗的深渊,给汉族造成了无可磨灭的惨痛灾难。
基于篇幅,关于五胡乱华的事情,我就明天再进行大概讲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