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如何把大湾区打造成优质文化生活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1 10:4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温维娜

“人文湾区就是要打造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国际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生活圈。”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这样描绘自己对人文湾区的设想。

4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共建人文湾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憧憬和目标。4年后,“人文湾区”有了崭新的面貌:电视剧《狂飙》为岭南文化“吸粉”无数,猪脚饭、潮州工夫茶等岭南文化 IP爆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点赞“广州最美骑楼街”永庆坊;广州、深圳跻身“五一”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前十……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靠自身的人文魅力努力将想象变成现实。

6月8日,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人文湾区分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热议人文湾区建设,探讨建设人文湾区新思路。

如何把大湾区打造成优质文化生活圈

视觉中国供图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根”,人文湾区才能枝繁叶茂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认为,建设人文湾区必须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根”。根据多年从事田野调查和区域文化研究的经历,陈春声发现,粤港澳三地相对独立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多元化特点,但大湾区的人同宗同言,一脉相承。

“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地区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陈春声认为,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是“共建人文湾区”的坚实基础。他建议,在建设人文湾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岭南文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文化认同,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推动大湾区更深入地一体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与陈春声的意见不谋而合。郑培凯在民间调研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深受多元的岭南文化影响,在他看来,“多元文化的前景应该是融合,而不是对抗。”

如何利用大湾区的多元文化资源来建设人文湾区?郑培凯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秉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融合发展思路,由中央制定政策,各个地方围绕核心要求,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制定不同的文化发展方案。“各方共同发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才会有很好的前景。”郑培凯说。

同时,郑培凯在论坛上呼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发展基地,广邀港澳台与海外学者艺术家进驻,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

在交流中推动湾区文化向深融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吴志良在论坛做主题发言时,“交流”一词被他提到20次。在他看来,建设人文湾区的目的不仅是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还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

吴志良表示,近年来,同饮一江水的粤港澳大湾区在实现文化“同频共振”上下足了“功夫”,他介绍道,大湾区从历史古迹保护、文博机构联动、图书馆资源联通、高等学校学科互认、科技学术研究联合、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制作以及文化设施的共享等方面入手,多渠道推进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

论坛现场,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秘书长郭黄颖琦分享了一个观察:现在在香港穿旗袍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穿搭。在她看来,这是文化交流互融的结果。

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委会顾问、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也注意到,香港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湾区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他把香港比作一扇文化窗口,“可以自由地吸收东南西北风”。同时,潘耀明认为,香港也是一座文化之桥,中国通过它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过它可以走向中国。

“这样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夯实湾区的人文基础,深化湾区的人文内涵,丰富湾区的人文精神。”吴志良说。同时,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交流合作应该从框架走向实际,从碎片化走向制度化,充分调动大湾区每个城市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进来,在加强理念、机制、模式的创新上发力。

“共建人文湾区”提出4年,未来如何发展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了粤港澳“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任务。4年过去,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大湾区文化未来如何发展?

蒋述卓指出,过去的“岭南”以山为界来划分,如今的“大湾区”向海而生,他鼓励人们站在更加宏阔的视野来审视大湾区文化的未来。

“变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线和主题。”蒋述卓认为,无论是改革开放后广东兴起的打工文学,还是如今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动漫IP,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是大湾区文化始终充满活力的诀窍之一。蒋述卓强调,坚持求变创新才是大湾区文化未来之路。

陈春声表示,随着时代变化,岭南文化会不断被赋予新意,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和推广也需与时俱进。他强调,建设人文湾区的过程中,要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结合新事物的变化,创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的方式方法。

在吴志良看来,大湾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互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作,高度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对构建人文湾区的重要性,发挥好港澳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吴志良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港澳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增强港澳同胞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筑牢底线;二是拓展港澳的世界叙事的视野、经验和能力,强化港澳的国际平台作用,吸纳世界各国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政策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凝动香港体育基金创办人黄梓谦是土生土长的“大湾区人”,他认为,大湾区的年轻一代要敢于面对国际,在守住文化之根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手法把优秀的大湾区文化输出给全世界”。

在距离论坛不远处的文博会现场,来自汕尾市的两位水上渔民用福佬话唱着汕尾渔歌,一名来自深圳的年轻人闻着歌声走到展柜前,他坦言,虽然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是“听着独属于大湾区的曲调,就像回了家”。【责任编辑:郭韶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在形成,协同发展迸发强劲合力。“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机制,正助力港澳与内地民众“往来”升温。7月1日零时起,“港
2023-08-22 08:00:00
...联互通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大湾区形成紧密的“1小时生活圈”,使得大湾区内城市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铁路在规则机制“软联通”
2025-03-07 15:51:00
...民众可及可感。 推进“数字湾区”建设 打造湾区一体化生活圈“数字湾区”建设是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便利大湾区群众生活办事、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湾区市场
2023-11-04 09:36:00
这一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步伐更加坚实
...工程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深圳和中山将进入“半小时生活圈”;往南走,港珠澳大桥如长虹卧波,在阳光照射下遒劲蜿蜒;从广州南沙港起航的万吨货轮,穿过港珠澳大桥驶向大海;科技创新大
2023-12-29 17:01:00
深港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
...转自:深圳特区报上午香港办事 下午南山品茶深港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双向奔赴”频繁互动,深圳商场迎来很多香港的购物者。图为春节期间的南山海岸城商圈。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2024-02-18 06:21:00
...国家重大战略,也是广府人的期盼和机遇。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缩短各城市间的距离,不仅是物理空间被拉近,粤港澳三地的“制度隔阂”也在减少。【同期】香港青年 吴学明香港的青年他来内地
2023-11-24 10:37:00
...后,是大湾区的进一步加速融合发展和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关表述在多个章节均被提及。规划纲要为大湾区文旅发展带来巨大
2024-02-18 19:10:00
流动的大湾区,车畅人兴活力奔涌
...桥往来内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步步进阶,“1小时生活圈”逐渐成为双向奔赴的经济圈、产业圈。车水马龙 畅旺通达去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这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
2024-07-04 17:01:00
奋楫扬帆,潮涌湾区天地宽(2024·年终特稿)
...相亲随着软硬联通不断拓展,大湾区不仅已形成“1小时生活圈”,更构筑了“优质生活圈”。“说走就走”的跨境旅行,丰富多元的文艺演出、餐饮美食、展览潮玩,高品质的社区、医疗和教育,
2024-12-30 05: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汉网球公开赛组委会3日晚宣布,中国网球名将郑钦文因身体未恢复到最佳状态,退出本次赛事。郑钦文在声明视频中表示,她的身体仍未恢复到最佳状态
2025-10-04 14:41:00
华商网讯 据北京交警消息,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
2025-10-04 14:45:00
鲁网10月4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临沂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的教室被装点得格外喜庆,一场以“童声双语颂华诞,方寸画笔绘山河”为主题的双语迎国庆活动正精彩上演
2025-10-04 16:02:00
房县图书馆开展“巧手拼地图 同心颂祖国” 国庆专题活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杨阳 胡燕)丹桂飘香迎国庆,家国同心庆团圆。10月4日上午,房县图书馆活动室里热闹非凡
2025-10-04 15:51:00
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5万元
近日信用河北官网显示,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使用劣药、过期医疗器等问题于2025年9月26日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
2025-10-04 14:48:00
武当山“即丢即清”保洁模式绘就景区最靓底色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汪伟 通讯员 张新杰)10月4日,武当山景区在连绵秋雨中迎来旅游高峰,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穿梭在人群中
2025-10-04 14:49: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康丽、于明慧)9月29日上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化馆图书馆内古琴悠扬,“‘双争’有我 画说河北”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在此拉开帷幕
2025-10-04 13:12:00
著名画家吕士民先生辞世 享年88岁 去世几天前还在画画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画家吕士民老先生于2025年10月4日0点39分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八岁
2025-10-04 11:49:00
重视健康,积极干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选择南郊医院终结困扰
近一年来,“卵巢巧克力囊肿”成为这位患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2024年12月,她因腹痛在外院检查时,首次发现了这个直径约3
2025-10-04 08:09:00
“解锁”肢体枷锁 重塑生命活力——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助脑梗患者打破肢体禁锢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一位特殊的患者正经历着一场生命的“解锁”。三年前的一场脑梗,使他的左侧肢体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住——关节挛缩
2025-10-04 08:10: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2日,每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太原植物园乐天广场上音乐角悄然启动
2025-10-04 07:17:00
不止足球!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vs保定,“方圆驴火” 之战即将打响~沧州方驴火酱香浓郁,保定圆驴火酥到掉渣~舌尖与赛场的双重对决太上头!
2025-10-04 07:24:00
10月3日,经过激烈角逐和权威评选,金狮奖等奖项揭晓。掌声如潮,中外杂技人士激情祝贺、彼此相拥。不远处,古老运河蜿蜒流淌
2025-10-04 07: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张晓超)近日,满载427吨啤酒的15个标准货柜,从青岛港启程发往古巴。这是石家庄交投集团所属石家庄市交投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欧盟最大跨境电商BIGBUY中国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后
2025-10-04 07:59:00
钟山风景区内及周边设置10多处行李寄存点赏秋景闻桂香,游客“细品慢游”□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甩掉“肩扛手提”的大包小包
2025-10-03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