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实习生 展雁 王淑爽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
2025年5月20日是第36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主题是“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旨在倡导科学饮食与合理运动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均衡膳食,为成长提供充足能量
1.多样化饮食,满足营养需求。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体来说,学生应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同时适量摄入鱼、禽、蛋和瘦肉。
2.合理搭配三餐,避免偏食和挑食。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应为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早餐要吃好,避免空腹学习;午餐要吃饱,保证充足能量;晚餐宜清淡,避免过晚进食。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饮食计划,选购健康食材,并共同参与食物的准备和制作,营造健康饮食环境。
3.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学生应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和快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零食选择上,优先选择新鲜水果、奶制品、坚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每天保证饮用300~500毫升的奶或奶制品,多饮白开水。
二、适量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1.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中小学生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全身有氧活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
2.培养运动兴趣,形成运动习惯。建议学生从简单的运动开始,比如每天步行或骑自行车15-2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可以尝试多种运动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游泳、羽毛球、跑步等。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陪伴孩子参与运动,共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课间休息时起身到户外活动几分钟,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舒缓腰背肌肉,减轻久坐带来的疲劳感。
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身体发育,还能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缓解学习压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以“吃动平衡”为钥匙,打开健康体重的大门,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