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宠物

关于黄鳝的那些事儿

类别:宠物 发布时间:2023-07-16 06: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 卢炳根

在我们湖州水乡一线,河网稠密,夏至以后,黄鳝肥美,也是少年我们捉捕它的最佳时节。

怎样获得鲜活灵动的黄鳝?河边田头捉黄鳝,民间常有两法。

成本较轻的方法,是用一段8号铅丝,约50厘米长(或者是阳伞的伞柄钢丝),一端用锤敲打成锥形,并在煤球炉里加热将顶端弯成钩状,便于穿蚯蚓;另一端弯成一个圆圈状,便于右手食指穿进和大拇指头握牢。沿着河边或田头,寻找有黄鳝栖息的孔洞,往往是在有泥块或草丛的近水面处。

捉黄鳝,我常在清晨出门。那时,黄鳝一般都还在洞穴里休息。操作时,将此工具一端穿上一条大蚯蚓,让其尾巴露出钩尖约2厘米,令其蠕动,并将铅丝钩在洞里快速插入拔出,让蠕动的蚯蚓,引诱黄鳝咬钩。当发现铅丝猛地受力了,即意味黄鳝可能咬钩,此刻应随黄鳝扭动方向,快速转动铅丝角度,便于它深度咬合,当其探身后,即用左手虎口双指掐鳝颈部,防止逃脱,再快速抽动铅丝,将黄鳝拉出洞穴,即刻放在鱼篓子里。小心翼翼取出铅丝钩,紧接着再次穿上蚯蚓,继续寻找有猎物的洞穴。

捉鳝时,有时会碰到有惊无险的趣事。就是水蛇也会误入黄鳝洞穴觅食嬉戏,但它对蚯蚓丝毫不感兴趣。当捕者将铅丝钩塞进洞穴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推出。此刻你感觉有点外力送出时,即可顺手推舟抽出铅丝钩,这时水蛇一般会趁机逃离。有时黄鳝也会如此效仿,但概率不大,只要你细心揣摩,即可判断真伪了。水蛇一般不咬人,但亦得注意安全。

当年我和发小们捉黄鳝,遇到好运来时,一个上午,能抓到好几条满身花纹的黄鳝,足够全家改善星期天的伙食了。捉黄鳝和捕鱼,成了那个年代,我们学业之外的常玩游戏。

成本较大的,就是农民兄弟们用竹篓子捕黄鳝了。那是一种大小圆头的锥形竹篓,小头端还有一个内衬的倒齿笼,黄鳝游进去后就不能游出来,因为倒齿的篦子,阻止了它的退路,有句俗话说:“只进勿出”,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形。笼子里斜插入一串诱饵,那是黄鳝喜食的蚯蚓。

因为黄鳝昼伏夜出,喜欢夜间出来觅食。这种竹篓子需在傍晚时分,埋在黄鳝洞穴口或附近的地方,并用泥土压住竹篓子的下半段,防止水浪冲走。在第二天东方刚泛鱼肚白时,放篓子的主人就去埋设点取竹篓。用这个方法,捕捉到的黄鳝往往较多,有时还伴有泥鳅。

那个年代早上菜市场里,常有拿着竹篓子卖黄鳝的捉鳝人,以见他们的高超技艺和黄鳝的新鲜。说它成本高,是因为竹篓子要花钱去买;而自制的铅丝钩几乎是零成本。

入夏之后,气候舒宜,河水丰美,水中微生物丰富,黄鳝长得肥硕,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袁枚在其《随园食单》里,说到了一种“鳝丝羹”:“鳝鱼煮半熟,划丝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纤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为羹。”而现在,我们食用的红烧段鳝,是将黄鳝杀净切成寸长的段子,便宜烹饪和食用方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秧草绿时黄鳝香
...时候,就收拾竹篓去村口绿油油的秧田里张罗几条肥美的黄鳝来“打牙祭”。黄鳝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前部圆后部侧扁,尾尖,体表有一层光滑的黏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体侧有不规则的
2023-07-15 15:09:00
湖北省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仙桃黄鳝未来将占全国半壁江山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张盼5月8日,湖北省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仙桃黄鳝产业供应链有限公司揭牌暨黄鳝人工苗种繁育基地投产仪式举行。未来,仙桃市将着重在黄鳝“苗种规模化生产、加工
2024-05-10 14:49:00
吃黄鳝,或会给身体带来6个好处,建议早了解
夏令之补,黄鳝为首,黄鳝经过春季的觅食摄生,到夏季已身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传统中医学认为,鳝鱼具有补
2024-06-28 11:54:00
仙桃黄鳝村签约上海客商,每日将有万斤黄鳝发往上海
...闻记者张盼通讯员王乐潘登10月28日,首届湖北(仙桃)黄鳝节期间,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迎来一批上海客商。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洽谈后,终于在当日签订合作协议,此后先锋村每日至少将有
2023-10-30 12:06:00
一条黄鳝“钻”出富民增收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带动1.5万人就业 年产值超11亿元一条黄鳝“钻”出富民增收路养殖户喜获大黄鳝。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摄三里乡万亩黄鳝养殖基地。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摄
2023-06-08 08:53:00
糖尿病人常吃黄鳝,究竟是好是坏?提前告诉你答案
黄鳝的外形看上去有点吓人,软软的,长长的,有点像蛇。但其实黄鳝是鱼类的一种,并且其营养价值超出很多人的想象。黄鳝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浑身都是宝。不管是头部、血液还是皮肉,都可以入药
2024-08-04 11:38:00
安徽望江:小黄鳝游向“大江湖”
...道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时值初冬,寒意渐浓,但王竹苗的黄鳝养殖基地里却“春意盎然”。高空俯瞰,长满水花生的网箱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水面上。如果不是事前有过了解,很难想到这是用来养黄鳝
2024-11-28 11:26:00
今日出伏,再忙也别忘记吃它,简单炖炖鲜美营养,老传统别丢!
...,补充营养身体棒棒!老传统别丢了。俗话说:“出伏吃黄鳝,秋冬不打颤”这也是我们当地的老传统了,在夏日三伏天中,酷暑难耐,很容易食欲不振,从而身体上有所亏空。出伏的时候按照传统
2024-08-24 18:22:00
黄鳝属于常见的水产品,肉质非常的细腻而且营养价值很高,黄鳝里面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辅助治疗贫血,里面所含有的赖氨酸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不妨来了解一下吃黄鳝的好处。黄鳝对人有什么
2023-02-09 11:56:00
更多关于宠物的资讯:
夏天猪食欲大减怎么办?育肥猪夏天吃的少怎么办?这样做就对了
夏季高温酷暑,育肥猪常因热应激导致采食量大幅下降,生长速度放缓,养殖效益受损。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解暑降温、保持圈舍清洁
2025-05-27 15:39:00
宝山区宠物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创新服务守护“毛孩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宝山区宠物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创新服务守护“毛孩子”——上海市第四届文明养宠嘉年华暨首届宝山宠物文化季举办人民网上海5月24日电 5月24日
2025-05-24 21:0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网南宁5月23日电 (雷琦竣、实习生黄婧昕)每年5月23日是世界海龟日,海龟这一在地球上已生存超1亿年的古老物种
2025-05-23 22:49:00
安徽广德:科普进校园 共护“多样”精彩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具体要保护什么?”5月22日,广德市桃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2025-05-23 11:42:00
防城港:金毛犬走丢 民警帮找回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民警在排查线索。李聪摄“豆豆!”市民李先生蹲下身子,张开双臂,金毛犬“豆豆”也兴奋地向前奔去
2025-05-23 09:09:00
北京市科技助残成果展示区启用 电子导盲犬等60余种产品集中亮相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视障人士体验助视类科技产品。 袁友平摄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李博)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
2025-05-19 13:59:00
牛热应激怎么处理?牛热应激怎么治疗?一定要这样做
在高温环境下,牛极易因无法有效散热而出现热应激,影响健康与生产性能。处理牛热应激需要从环境、饮食、管理等多维度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
2025-05-19 14:49:00
母牛胎衣不下多久腐烂排出?母牛胎衣不下能恢复吗?
在母牛的养殖过程中,胎衣不下是常见的产后疾病。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胎衣会在8-12小时内自行排出。若超过12小时仍未排出
2025-05-16 15:22:00
江西临川:机器狗“领跑”大课间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大课间活动时,学生们正在与机器狗进行“人机互动”。郭昊摄人民网临川5月16日电 近日,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足球场上
2025-05-16 17:18:00
番鸭几个月开始红脸红鬓?有什么办法促进番鸭快速红脸红鬓?
对于养殖户来说,番鸭红脸红鬓不仅是外观特征,更是其生长成熟的标志,直接影响着市场。那么,番鸭究竟几个月开始红脸红鬓?又有什么办法能促进这一过程呢
2025-05-15 11:13:00
养殖的番鸭一般多久才能出栏?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番鸭快速出栏?
番鸭出栏时间直接关系到养殖周期和经济效益,而掌握让番鸭快速出栏的方法更是提升收益的关键。那么,养殖的番鸭一般多久才能出栏
2025-05-15 11:1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网重庆5月13日电 (记者胡虹)近日,2025年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在重庆举办。本次会议以“关口前移
2025-05-13 11: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从未见过金丝猴,看到新闻后,直接动身从比利时赶来这里。”近日,专程从比利时赶到法国博瓦勒野生动物园看金丝猴的姑娘罗兰激动地说
2025-05-13 04:22:00
夏天养猪用什么中药清热解毒?猪太热采食量下降怎么办?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不仅让人备受煎熬,养猪场的猪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持续的高温容易导致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引发热应激等疾病
2025-05-12 14:52:00
牛粪便带血用什么药?牛粪便带血丝怎么回事?赶快收藏起来
牛粪便带血若因球虫病而起,需从药物治疗、环境管理、预防工作三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保障牛群健康。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对抗球虫病的关键武器
2025-05-08 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