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 卢炳根
在我们湖州水乡一线,河网稠密,夏至以后,黄鳝肥美,也是少年我们捉捕它的最佳时节。
怎样获得鲜活灵动的黄鳝?河边田头捉黄鳝,民间常有两法。
成本较轻的方法,是用一段8号铅丝,约50厘米长(或者是阳伞的伞柄钢丝),一端用锤敲打成锥形,并在煤球炉里加热将顶端弯成钩状,便于穿蚯蚓;另一端弯成一个圆圈状,便于右手食指穿进和大拇指头握牢。沿着河边或田头,寻找有黄鳝栖息的孔洞,往往是在有泥块或草丛的近水面处。
捉黄鳝,我常在清晨出门。那时,黄鳝一般都还在洞穴里休息。操作时,将此工具一端穿上一条大蚯蚓,让其尾巴露出钩尖约2厘米,令其蠕动,并将铅丝钩在洞里快速插入拔出,让蠕动的蚯蚓,引诱黄鳝咬钩。当发现铅丝猛地受力了,即意味黄鳝可能咬钩,此刻应随黄鳝扭动方向,快速转动铅丝角度,便于它深度咬合,当其探身后,即用左手虎口双指掐鳝颈部,防止逃脱,再快速抽动铅丝,将黄鳝拉出洞穴,即刻放在鱼篓子里。小心翼翼取出铅丝钩,紧接着再次穿上蚯蚓,继续寻找有猎物的洞穴。
捉鳝时,有时会碰到有惊无险的趣事。就是水蛇也会误入黄鳝洞穴觅食嬉戏,但它对蚯蚓丝毫不感兴趣。当捕者将铅丝钩塞进洞穴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推出。此刻你感觉有点外力送出时,即可顺手推舟抽出铅丝钩,这时水蛇一般会趁机逃离。有时黄鳝也会如此效仿,但概率不大,只要你细心揣摩,即可判断真伪了。水蛇一般不咬人,但亦得注意安全。
当年我和发小们捉黄鳝,遇到好运来时,一个上午,能抓到好几条满身花纹的黄鳝,足够全家改善星期天的伙食了。捉黄鳝和捕鱼,成了那个年代,我们学业之外的常玩游戏。
成本较大的,就是农民兄弟们用竹篓子捕黄鳝了。那是一种大小圆头的锥形竹篓,小头端还有一个内衬的倒齿笼,黄鳝游进去后就不能游出来,因为倒齿的篦子,阻止了它的退路,有句俗话说:“只进勿出”,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形。笼子里斜插入一串诱饵,那是黄鳝喜食的蚯蚓。
因为黄鳝昼伏夜出,喜欢夜间出来觅食。这种竹篓子需在傍晚时分,埋在黄鳝洞穴口或附近的地方,并用泥土压住竹篓子的下半段,防止水浪冲走。在第二天东方刚泛鱼肚白时,放篓子的主人就去埋设点取竹篓。用这个方法,捕捉到的黄鳝往往较多,有时还伴有泥鳅。
那个年代早上菜市场里,常有拿着竹篓子卖黄鳝的捉鳝人,以见他们的高超技艺和黄鳝的新鲜。说它成本高,是因为竹篓子要花钱去买;而自制的铅丝钩几乎是零成本。
入夏之后,气候舒宜,河水丰美,水中微生物丰富,黄鳝长得肥硕,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袁枚在其《随园食单》里,说到了一种“鳝丝羹”:“鳝鱼煮半熟,划丝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纤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为羹。”而现在,我们食用的红烧段鳝,是将黄鳝杀净切成寸长的段子,便宜烹饪和食用方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