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19年10月7日清晨,上海浦东新区的佛手路旁停了10多辆警车,路旁边的芦苇地里遍布着侦查员。
一名侦查员正在给目击者做笔录,“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被问到的男人摇头,“我们没敢进去”。
据男人说,他们是地质勘探队的,今天早上负责来这边测量,结果发现有一块芦苇草下有异常,起伏明显比周围堆高了不少。
由于常年和土打交道,他们一眼就发现了挖动的痕迹,想着这边偏僻,直觉不对劲就立刻打电话报警了。
此时,正在搜查的侦查员发现了草上的血迹,让人拿来了铲子,轻轻一铲,便出现了一双发白僵硬的手,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大惊失色,没想到真的有人死在了这里。
将土全部移开后,技术侦查员上前给尸体做检查,结果却令侦查员皱眉,这具女尸的死亡时间初步认定在3周前。
侦查员初步判定这是一起谋杀案,是谁将女人杀害?抛尸在这片芦苇地里?
惊现
女尸被送回法医鉴定中心,侦查员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向公路扩散搜查,在10米远的芦苇丛里发现了1个带血的黑色行李箱。
侦查员仔细搜查着行李箱附近的草丛,在沿途果然发现了血迹,侦查员将这些血液样本送去鉴定中心,想要知道这个血液中除了受害人的,会不会也有嫌疑人的?
根据发现的线索,侦查员判定芦苇地绝对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受害人是被嫌疑人塞进了行李箱运到了芦苇地的。
但在案发现场,侦查员没有再发现任何有效的线索了,唯一令他们疑惑的是,受害人身上只穿了一件睡衣。
平常我们只会在家,或者是见亲密的人时,才会穿着睡衣出门,这会不会是熟人作案呢?
根据法医出具的尸检报告,受害人年龄大致在40-50岁,死于3周前,也就是9月12日到18日之间。
受害人的致命伤在头部,颅骨有骨折的迹象,而且还有一个洞,身上没有找到其他的伤口,没有挣扎的痕迹,但受害人的身体中也没有镇静类药物成分。
这个报告证实了侦查员的猜想,在受害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嫌疑人将她残忍地杀害了,既然没有使用药物迷晕,那会不会是在睡梦中遭到杀害。
是谁残忍地杀害了这个女人?是情杀吗?种种猜想浮现在侦查员的脑海中,可是在抓捕嫌疑人之前,侦查员必须要知道这名受害人是谁,这样才能整理出她的社会关系网,进行逐一排查。
由于缺少关键身份信息,侦查员的查案工作出现阻碍,他们只能通过走访,寻找到新的目击者,会不会有人看见可疑的车辆或者是人经过呢?
上海浦东佛手路旁的芦苇地是拆迁后留下的闲置地,目前处于开发阶段,所以才有地质勘探人员来勘探。
侦查员走访了附近的住户和村庄,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有异常,这里很少有人来,晚上夜深人静,偶尔才有车经过,到了大白天,大家更是出门工作或者种地,压根没人来芦苇地里。
走访调查陷入了僵局,侦查员在案发现场探查了多次,并没有再发现任何线索,监控里出现过的车辆,他们逐一排查,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但女尸怎么会凭空出现?她是谁?
侦查员调整思路,打算从这1个月以来的失踪案开始排查,令人疑惑的是,从9月份初,上海并没有接到40岁以上的女人失踪报警信息,难道受害人是从外地被带来的?
案件进入了僵局,侦查员的目光落回受害人身上,如果确定不了她的身份,又怎么找到可疑人员呢?
出现的线索
侦查员反复翻看着尸检报告,依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受害人只穿了一件睡衣,什么首饰都没有。
侦查员盯着睡衣的图片深思,这件睡衣的质量不错,图案看着比较新潮,也许他们可以查一查这个睡衣的来源,或许能有买家的线索呢?
侦查员拿着睡衣看了又看,这件睡衣上没有生产批号,没有品牌商标,只是在领子上有一个梅花鹿牌的标记。
侦查员兵分两路,一队人调查实体店有没有这种睡衣卖,一队人在网络上找线索。
将睡衣的图片放在淘宝上搜索,果然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侦查员点开了一家店铺看,终于找到睡衣的详细信息,查到了生产睡衣的厂家。
厂家地址在广州,侦查员通过电话和厂家联系,得知他们的正品睡衣只在一家淘宝店铺销售,实体店里也是没货的。
侦查员根据厂家提供的睡衣信息,和受害人身上的那条睡衣对比,确认她穿的是正品,侦查员迅速和厂家提供的淘宝店铺联系。
淘宝店铺给侦查员提供了这条睡衣的销售记录,睡衣于2018年3月开始卖,在2019年3月停售,总共卖出了3万多件,其中有932件发往上海。
侦查员看到3万多件这个数量时,眉头一挑,这个庞大的数据筛查起来,犹如大海淘沙,但因为不能确认受害人的睡衣是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或者是从别的地方带来的,侦查员只能一件件开始查。
侦查员分成几组,其中1组人重点筛查发往上海的睡衣买家。
从淘宝店铺发来的销售记录看,发往上海的932件中,有317件发到浦东,剩下的65件则在案发现场附近。
侦查员用排除法筛查了这些快递收件人里,40-50岁年龄层的买家信息,发现只有4个人,她们当中会不会有一个是受害人,或者是受害人的家属?
侦查员挨个给买家打去电话核实信息,可打到最后一通电话时,侦查员警惕起来了,这通电话连打了几次,全是不在服务区,这个人会不会就是受害人?
身份
侦查员迅速锁定了这个手机号码的用户,她叫“沈兰”,租住在上海浦东区某小区里,侦查员通过户籍信息联系到沈兰的女儿——李玫。
李玫接到侦查员的电话,没好气地骂了几句,“你们这些诈骗团伙别给我打电话了,我不会上当的!”
因为电话诈骗技术层出不穷,李玫刚开始以为侦查员是骗子,故意说她母亲失踪好骗钱,经过侦查员再三自证后,才慌里慌张的来到了公安局里。
李玫听侦查员说自己的母亲很可能遇害了,需要她去辨认尸体时,惊讶地说“不可能,我挂掉电话后,还和她联系了呢,怎么可能失踪?”
询问的侦查员往旁边看了一眼,皱起眉头问,“你和你母亲沈兰是怎么联系的?”
李玫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展示给侦查员看,“就用微信啊”。
侦查员滑动着李玫和沈兰的聊天记录,发现她们的联系就没断过,哪怕是案发时间9月12至9月18日期间,沈兰依然回复李玫信息。
此时,侦查员注意到聊天记录中的不正常,指着被拒绝的语音通话问,“你和沈兰有电话联系过吗?”
提到这个,李玫愣住,摇摇头说没有,她皱起眉回想了会,“我和妈妈都是文字联系的,已经有好久没有打过电话了。”
侦查员记录下这个疑点,并让李玫现在立即给沈兰打电话,和侦查员预料的结果一样,沈兰的电话依然不能接通,侦查员让李玫用微信的语音通话接着打,一直等到语音通话自动被挂断,那头也没有回复。
李玫此时慌了,她颤抖的身体问侦查员,“不会真的是我妈妈遇害了吧?”
侦查员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拿出沈兰的照片给她辨认,李玫一眼就认出了妈妈,顿时哭出声,侦查员安抚好她的情绪后,带她去认领了沈兰的尸体。
李玫无助地哭泣着,她不知道母亲怎么突然就死了,明明两人天天在微信上聊天,想到这,李玫抬起头问侦查员,“你们找到杀害我母亲的凶手了吗?”
谁是凶手?
重新坐回问询室里的李玫非常伤心,又觉得愤怒,她觉得这个凶手太可恨了,居然将她母亲杀害,还用母亲的微信和自己聊了1个月。
李玫和沈兰最后一次见面是9月14日,此后她们母女的联系仅在微信上。根据李玫提供的线索,侦查员梳理出沈兰的社会人际关系网。
沈兰是做保姆的,今年新找到了一份工作,是一位住家保姆,平时周一到周五都住在雇主家里,只有周末回家和女儿住。
侦查员怀疑会不会是在工作期间和雇主产生矛盾,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李玫说自己的母亲脾气还行,带小孩非常有耐心,从没听过母亲被雇主投诉的事情,而且在9月20日,沈兰还和李玫说要陪雇主家的小孩去医院,估计要1个月不能回家住了。
侦查员记录着李玫的话,去沈兰所在的家政公司了解情况。
据家政公司说,沈兰工作表现不错,平时和雇主相处很好,带的大多是5岁以下的幼童,今年之所以换家庭,是因为上一户人家的孩子上学了,平时不再需要保姆看护。
侦查员接着找到沈兰的雇主调查情况,雇主对于沈兰带小孩的评价很高,她总能把孩子照顾得面面俱到,每次他们下班回到家,总能看到孩子和沈兰玩。
说着说着,雇主露出了点不开心,“但是,她上个月突然和我说离职,这件事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搞得我们还要重新费心神找保姆”。
侦查员问道,“她是怎么和你说离职的?电话吗?”
雇主拿出手机给侦查员看聊天记录,“就微信上说的,你说说这什么事啊”。
侦查员看到沈兰和雇主的最后消息时间停留在9月15日,恰好是沈兰遇害的推测时间内。
根据雇主提供的信息,侦查员推测,沈兰极有可能在9月15日前便遇害了,嫌疑人用着沈兰的手机,不间断地和李玫联系,造成沈兰依然在医院陪小孩的假象,拖延被发现的时间。
可这个嫌疑人会是谁呢?
侦查员挨个排除了沈兰的雇主、同事、领导,他们连李玫的作案可能性都计算了,可依然找不到新线索,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此时,调查沈兰身份信息的侦查员传来消息,沈兰还有一个老公周永,他在9月中旬后就没人再见过了。
难道周永就是杀害了沈兰的人?他又去了哪里?
疑点重重
提到周永这个人,李玫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她沉默许久,才对着侦查员说了自己觉得的疑点。
周永和沈兰是半路夫妻,两个人各自有一个女儿,只不过周永的女儿在江苏打工,他独自一人和沈兰母女租住在上海的浦东区。
李玫说沈兰平时对她管束特别严,去哪里都要问许久,可在9月底,李玫的朋友约她去外地旅游,她问沈兰时,沈兰一口就答应了。
当时,李玫以为是沈兰要照顾雇主的小孩没空仔细问她,现在想想就觉得十分可疑,以前沈兰无论再忙,她总要问清楚和谁一起出去才给出门。
而李玫旅游回来后,发现租住的房子居然被退租了,她曾经给沈兰打过电话,可沈兰回了微信,告诉她是房子到期了,周永没有办理续租,已经帮她把行李寄去了姨妈家,等找到了新房子再告诉她。
因为李玫对周永这个继父并不关注,所以只是抱怨了几句,便老实去找了姨妈。
自从李玫知道沈兰遇害后,试图联系过周永,但电话一直没打通,这让她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大,觉得很可能是周永将沈兰杀害了。
侦查员问道,“沈兰和周永的感情怎么样?”
李玫仔细回忆相处细节,她表示周永对沈兰挺好的,有什么都会买回来给母亲吃,逢年过节也会买礼物。
说到这,李玫又想起了一件怪事,她说在9月15日那晚凌晨,曾经被母亲房里的动静吵醒过,那个叫声有些恐怖,像是从喉咙深处发出的嘶吼。
李玫敲门想要问沈兰怎么了,却被周永制止,他朝门外的李玫喊,是沈兰做了噩梦,打到了自己才叫出了声。
李玫虽然怀疑,但是并没有多想,她悔恨地捂住脸,“要是我当时能多长个心眼推门进去看,我妈妈就不会死了”。
侦查员将周永列为了本案最大的嫌疑人,准备对他进行抓捕,可周永从9月14日以后,便没人能联系得上,他会去哪呢?
真相
侦查员首先想到的是周永的女儿,他们正准备查周永的行动轨迹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19年10月9日,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打来电话,他们说今早有一个男人来自首,说他在上海杀了自己的妻子,抛尸在芦苇地里。
上海市侦查员询问,“他叫什么名字?”
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看着本子上的名字,回答说,“周永”。
得到这个消息的侦查员不敢怠慢,迅速出警将周永带回上海。
周永从始至终都没有反抗,面对侦查员的审讯,他将一切罪责都承认了。
周永和沈兰刚结婚的时候,感情特别好,但因为都是二婚,各自有一个女儿,有时候难免会有偏向,感情慢慢就淡了。
半年前,沈兰在周永的手机上,发现了一笔转账记录,周永转了2000块钱给一个叫“阿英”的女人。
后来,沈兰抓到了周永出轨阿英的证据,愤怒的沈兰和周永大打出手。
这件事惹得周永非常不高兴,他试图和沈兰解释他们已经没关系了,但沈兰不依不饶的要求阿英返还2000块钱,还找周永的女儿,试图让她劝说周永回归家庭。
周永听到女儿打电话来劝说时,彻底暴怒了。
9月15日凌晨,周永趁沈兰睡熟后,用藏起来的石块砸向她的脑袋,应付完询问的李玫,他将断气的沈兰装进了黑色行李箱出了门。
周永趁着夜色,来到佛手路,提前在路口下车,穿行在高芦苇中,走到深处进行抛尸。
周永并没有回家,而是拿钱跑了,最远到了中缅边境,但因为害怕被发现,被人骗走了一半钱财,只能辗转回上海,每天都来案发现场附近,看看有没有人发现。
10月7日,周永看到警车后就知道藏不住了,他买了一张车票去找女儿,想再看一眼女儿就去自首。
10月9日,正是周永女儿结婚领证的日子,等女儿从民政局出来后,周永便来到公安局自首。
后记
周永婚内出轨本就不对,他不仅没有解决好这段婚外情,还残忍的杀害了沈兰,毁灭了2个家庭的幸福,让两个女儿分别没有了母亲和父亲。
2020年12月底,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就周永杀妻案开庭审理,等待周永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我们都会有十分愤怒的时刻,但是,不能让愤怒控制我们的行为,做出悔恨的事情。越是愤怒、悲伤,我们越要保持理智。
参考资料
(1)传奇故事《睡衣上的破案密码》20211208
(2)河南商报《二婚中年男,出轨杀妻后抛尸!还一边欺骗继女,一边参加亲女儿的婚礼》2020121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