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云端之上的“爬山专线”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10 18:30: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云端之上的“爬山专线”

云端之上的“爬山专线”

云端之上的“爬山专线”

当城市的热浪正席卷街头,一辆蓝白的8米比亚迪车从晋祠站缓缓启动,载着山风与期待,向天龙山云端攀升——这是太原最炙手可热的“爬山专线”观光1路。它不是普通的公交,而是一条用“最”字写就的景交传奇:最高的垂直落差、最巧的云端设计、最厚的文化密码,每一寸路都藏着故事。

350米的“空中阶梯”,把山巅拉到眼前

观光1路的“最”,首先写在海拔上。从晋祠站出发,这条线路沿着天龙山防火旅游通道蜿蜒而上,起点与终点的垂直落差高达350米——相当于116层居民楼的高度。若你靠窗而坐,会看见公路如一条银龙盘旋在群山之间,三层螺旋高架桥层层叠叠,像为大山搭起的“空中阶梯”。

这“阶梯”的诞生,藏着一段与山较劲的故事。过去,天龙山只有一条年久失修的盘山路,山高弯急,防火与通行两难。2018年,3000名建设者用5个月时间,在陡峭的山体间架起4座钢箱梁高架桥,用上全省首次的环氧沥青(防开裂)、多向变位梳齿板(兼容温差伸缩),硬是在山腰间,凿出了这条云端上的公路。如今,乘车穿行其中,转弯时车身微微倾斜,窗外的林海与山风扑面而来,像是与山巅玩一场“贴脸互动”。

每一站都是“限定款”,藏着千年的“回家路”

观光1路的“最”,更写在风景里。它的3个停靠站——晋祠站、龙门平台站、国宝馆站,站站都是限定款。

晋祠站:千年古祠的“前哨”。下车即见红墙黛瓦的晋祠博物馆,周柏、唐槐在风中低语,鱼沼飞梁的倒影在池面摇晃,这里是三晋文化的起点,也是观光1路的文化序章。

龙门平台站:网红桥的“C位打卡点”。站在观景台俯瞰,三层螺旋高架桥如巨蟒盘桓,钢箱梁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与漫山的油松、侧柏交织成画。春夏之交,粉的波斯菊、黄的金鸡菊从桥底"涌"向山巅,连风里都飘着甜香。

国宝馆站:百年离散的归乡终点。这里藏着天龙山最痛也最暖的秘密——展厅中央,一尊唐代佛首端坐在玻璃柜中,眉骨高挺、嘴角微扬,仿佛在说我回家了。100年前,它被侵略者从西峰第十六窟盗走;100年后,它穿越重洋回到故土。乘车至此,窗外是层峦叠嶂的天龙山,馆内是跨越世纪的重逢,历史与现实在此刻重叠。

30公里的“移动暖炉”,装着山民的期待

观光1路的“最”,还藏在细节里。它不是冰冷的“景交车”,而是山民的“希望线”。过去,天龙山的果农要挑着筐走3小时盘山路卖桃;如今,观光1路直通景区,乘客坐着车来买“高山桃”。

驾驶员李师傅开了4年景交车,一天有位老人带着孙子上车,一开口就是山西话:“娃,咱去看看佛首,那是咱老祖宗的东西。”李师傅调大了暖气,听着爷孙俩的对话,突然觉得车厢的温度,比空调还暖。

从晋祠的晨钟到国宝馆的暮色,观光1路用30多公里的旅程,把“最”字写进了山风里、桥影里、文物里。它不仅是一条公交线,更是一条通往历史、连接现在的“文化索道”——下一次,当你想“爬座有故事的山”,不妨坐上观光1路,在云端转弯处,听听山与路的对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隔,备足车辆及人员,按需发车。针对国庆假期前往晋祠天龙山景区国宝馆游客将激增的实际情况,公交集团将统筹全公司运力,抽调符合天龙山公路行驶的同类车型,全部用于晋祠天龙山景区观光
2024-10-02 18:30:00
...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晋祠天龙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集这三项荣誉于一体的单位,全国仅12家,全省只此一家。2月24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市政
2025-02-25 06:59:00
...24日太原公交公司消息,为方便游客游览窑头村柳跖峪、天龙山景区,即日起,开通晋祠天龙山观光2号景交线、晋祠天龙山观光3号景交线。晋祠天龙山观光2号景交线从晋祠站开往窑头站,晋
2024-11-24 18:57:00
...间隔,备足车辆及人员,按需发车。“五一”假期,晋祠天龙山景区的游客将大量增加,太原公交统筹全公司运力,增加10台配车,用于晋祠天龙山景区公交观光线路的运营保障,确保大家游得尽
2024-05-01 19:55:00
织密“幸福出行网” 护航暑运每一程
...后,是公交公司依托大数据进行的精准预判。针对晋祠、天龙山、蒙山等热门景区高峰客流翻倍的情况,调度中心实时监控,加密308路、804路等线路发车频次,将间隔压缩至5至8分钟。同
2025-07-12 16:57:00
...原市非常注重博物馆的智慧化,设计出品“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通过科技赋能文物,向世界展示天龙山石窟艺术的辉煌瑰丽;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2025-01-31 08:25:00
...《浪浪山小妖怪》在我省有十处取景地,太原市的晋祠、天龙山石窟是其中两处。202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中国奇谭》,这部以中国特色的“妖怪”故事为主线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
2025-08-07 07:24:00
9月29日,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首日,前往天龙山景区的Y1路公交车客流创新高,全天完成营运班次124车次,运输乘客逾5000人次,太原公交二公司采取增加车辆、增调司机、缩短发车间
2023-09-30 17:58:00
2月4日消息,晋祠天龙山景区等我市20个景区进入《山西省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管理目录》,门票价格以及景区内交通运输等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为加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
2025-02-04 18:39: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小涵今天,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
2025-08-23 07:18:00
特别海报丨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处暑,这位秋的使者,悄然而至,为炽热的夏日画上渐淡的句点,徐徐拉开秋意的帷幕。在这暑气渐消、凉风初起的时节,吉林宛如一块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美玉
2025-08-23 07:25:00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为期30天,期间我省大部遭遇持续性高温酷热天气
2025-08-23 07:26:00
你知道吗?我们刚刚经历了“史上最热”的三伏天。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
2025-08-22 20:44:00
“终于看到了什么是局部降雨!”前几天,网友在南五台景区拍到了西安局部降雨的景象,犹如天空和局部地区之间形成水柱,煞是壮观
2025-08-22 22:22:00
潍坊临朐西黄埠店村蜜桃种植十年,从零散试种到年产值660万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王文玲近日,记者走进临朐县东城街道西黄埠店村的桃园里,沉甸甸的蜜桃压弯了枝头——红似霞
2025-08-22 23:17: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一些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
谈家桢在贵州湄潭期间取得重大学术成就 1940年秋,生物学家谈家桢带着浙江大学理学院的师生在辗转两年有余后,来到距贵州遵义75公里的湄潭县城
2025-08-22 23:31:00
近期,黔南州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致全州离退休老同志参与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封信》和《保护鸟类资源 共建生态家园倡议书》
2025-08-23 00:34:00
中国网8月23日讯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7月份,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89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295人
2025-08-23 00:36:00
夜问丨“美人鱼”现身南沙群岛,长什么样?
7月中旬以来,南沙群岛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驻站科研人员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活动
2025-08-23 03:41:00
直播预告|一起逛农博!寻找农博会上可爱的小动物们!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振昂 张宁设计 赵一妍
2025-08-21 18:47:00
赏景正当时!茅箭区浪溪村油葵花开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近日,茅箭区大川镇浪溪村100亩的向日葵花开正盛,将田野装扮成了金色的海洋,田园美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2025-08-21 20: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宣刚受副热带高压影响,8月20日起,刚刚出伏的烟台市便迎来了一轮高温天气。今天是高温天气的第二天
2025-08-21 21:08:00
务川云丰村:葡萄满园香 游客采摘乐
多彩贵州网讯“这里的葡萄很好吃,我经常来采摘去分享给家人。”正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镇云丰村葡萄园内采摘的游客黄应兰
2025-08-21 21:25:00
避暑纳凉贵州行 | 超惊艳!贵州景区演艺活动集锦推荐
贵州的山水是流动的诗,而藏在山水间的人文,则是跳动的韵。在织金洞里激情探险,在梵净山上轻抚云海,在黄果树下尽享清凉……谈到贵州的自然风光
2025-08-21 2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