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会爱上人类吗? 陈铭:现在不会,但未来完全可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05 16:29: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当AI大模型与人类进行辩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央视《2025中国·AI盛典》中,武汉大学老师、知名辩手、主持人陈铭与MiniMax大模型辩手展开激烈辩论。现场有超过30%的观众被AI“迷惑”了,根据“图灵测试”规则,标志着国内大模型首次通过人机辩论“图灵测试”。

8月4日,陈铭接受了大皖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及AI在辩论时的表现,陈铭感慨,AI大模型的人声仿真能力“足可乱真”。在辩论环节,第二个辩题是“AI会不会爱上人类?”对此,陈铭说,“现在不会,但未来完全可行”,“可以通过‘具身体验’这条路径来实现。”而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也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不能让技术跑在伦理前面。”

“我比AI更会说话”,AI的人声仿真能力“足可乱真”

《奇葩说》冠军、被余秋雨称赞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当“辩论大神”陈铭与AI大模型进行辩论,究竟谁“更会说话”?

“我更会说话,人类更胜一筹。”8月4日,陈铭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从现阶段来说,在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上,人类还是占有优势的,“我赛后发了一条微博,我认为它(AI)现在应该已经超过了95%左右的人类辩手的水平。但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突破式的创新。”

“对于AI大模型辩手来说,最大的掣肘、最大的制约还是在实质内容、实质观点的创新。AI大模型基本上还是只能用漂亮的修辞去重复人类已有的深度思考的观点,所以在一些深度思考和边缘问题上,它几乎无法做到观点的突破式创新。”陈铭说。

回忆起当时现场辩论的情形,陈铭感慨道,AI大模型的人声仿真能力“足可乱真”,“我自己也很难分辨AI的声音和我自己的声音。”陈铭向记者介绍,不同于后期看到的视频画面,自己当时在现场面对的并不是由AI生成的“另一个陈铭”的影像,“而是一个方盒子,上面有一个不断转动的圆球,但并没有生成人物形象。”

“我只能听到它(AI)的声音,我当时内心(感到)非常震撼。跟我一起走进去的还有我们团队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以为是我在说话,或者在放我以前的录音。”陈铭说,不仅仅是音色、语气等像极了自己平时说话的模样,“AI的观点展开的方式、切入的视角以及强逻辑的这种论证结构都跟我的方式一脉相承。”

AI会爱上人类吗? 陈铭:现在不会,但未来完全可行

国内大模型首次通过“图灵测试”,AI到底会不会爱上人类?

1950年,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提出一项衡量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水平的经典标准——如果一台机器在自然语言对话的过程中能“骗过”超过30%的人类参与者,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具有智能。这便是经典的“图灵测试”。

在陈铭与MiniMax大模型辩手的第一轮辩论中,100位观众面对两个一模一样的陈铭,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仅凭辩论内容、语言风格和思维逻辑判断谁是人类。现场有42%的观众被AI“迷惑”,根据“图灵测试”规则,标志着国内大模型首次通过人机辩论“图灵测试”。

而在第二轮的辩论中,陈铭与大模型辩手的辩题是“AI会不会爱上人类?”陈铭笑言,当时自己抽签抽到的是反方——AI不会爱上人类,“在现有的技术路径下,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元反应模拟的这一套大语言模型,它(AI)无法拥有或者无法完整地拥有人类的情感。”

但放眼未来,陈铭说,如果AI能够进行“具身体验”,“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感官体验能力”,那么,AI爱上人类“完全可行”。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团队曾做过一个尝试,为AI构建一套完整的皮肤系统,让AI可以感知温度、硬度、湿度和疼痛,“这就是通过‘具身体验’去实现。有了这种具身体验,那它(AI)跟人一样会产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和恨。”陈铭说。

AI会爱上人类吗? 陈铭:现在不会,但未来完全可行

完善伦理规范迫在眉睫,AI也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

如果AI无人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在陈铭看来,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技术的路径可不等人,不能让技术跑在伦理前面。”

“我相信AI是人类非常高效且忠实的助手。它可以在信息处理上极大地提升人类的效率,在这个意义上它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帮助。”陈铭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会取代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但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工作机会,“会有很多由AI衍生的工作机会出现。我觉得可以有一个‘AI助教’的岗位诞生。因为随着AI教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角色能够帮助、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AI;并且在孩子们与 AI 沟通的过程当中,成为最有活力、最有灵性、最有温度的沟通桥梁。”

任正非曾提出“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这一观点,陈铭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自己并不赞同这一观点。

“人类还有好几项技术难关需要去攻克,比如可控的核聚变。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等待着我们的是星辰大海,不应该是‘最后一次’。”陈铭说。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魏顺顺 (图片来源于陈铭社交平台)

编辑 陶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6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的逻辑推理和规划能力有限,会犯事实错误和逻辑错误
...此前在马斯克等人联名签署联名信提出人工智能发展将给人类文明带来风险时,杨立昆曾公开反驳,认为人工智能尚未发展到给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演讲中,杨立昆再次强调人工智能是可控的
2023-06-10 05:00:00
大模型不是未来?你需要学习下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选择的“世界模型”
...」这一说法,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通用」智能,人类智能也不是通用智能,只是擅长某一些任务,人类的目标应当是创造出人类水平的(human-level) AI
2023-06-26 13:37:00
“AI教父”杨立昆:不喜欢AGI这个词,大语言模型不是通往人类智慧的道路 | 直击WAIC2023
...“其实没有真正理解现实世界”,所以就更无从谈起实现人类智慧。在这次对谈中,杨立昆表达了类似观点。“我并不喜欢AGI这个词。”面对主持人余凯关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提问,杨
2023-07-06 13:26:00
AI跑得快 全靠算力带
...蛋白质领域的类“GPT”大模型,它使用的语言,不是自然人类语言,而是描述蛋白质序列的语言,未来也将颠覆人们对传统生物实验的想象。进击“全产业链”当然,算力只是“驱动力”,对工
2024-04-23 07:31:00
...研究中心(OpenAI)的GPT-4是如此逼真,它可以欺骗超过50%的人类测试对象,让他们认为自己在和人类对话。在一篇新论文中
2024-05-21 16:36:00
...是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神经网络,提供了模拟人类记忆的模型。人感知到一些事物或经历了某件事后,其记忆会被唤醒,脑海中浮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图景。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也有这个功
2024-10-09 01:04:00
实现AGI之前 全球AI大佬在这4个关键问题上吵起来了
...发表的观点。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点亮了人类世界又一次群星闪耀的时刻。但显而易见的是,AI大模型的快速蹿红,也同时带来了无数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诸多针锋相对
2023-06-13 15:03:00
53岁周鸿祎考上清华博士;图灵奖得主杨立昆炮轰ChatGPT:五年内就没人用了;Red Hat恪守对开源的承诺|极客头条
...模型将结合 AlphaGo 和大语言模型,一个是用强化学习击败人类围棋冠军、创造历史的AI系统,一个是目前霸榜几乎所有大模型榜单
2023-06-28 11:00:00
“ChatGPT之父”剑桥演讲被“砸场子”,“AI威胁论”已成全球大辩论
可能大多数人都相信:总有一天,AI会成为人类的威胁,就像电影《终结者》那样。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天到底会发生在100年后,50年后,抑或仅仅是10年后?在AI威胁论之下,全世界各国
2023-11-07 09:2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