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的逻辑推理和规划能力有限,会犯事实错误和逻辑错误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0 05:00:00 来源:搜狐科技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的逻辑推理和规划能力有限,会犯事实错误和逻辑错误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6月9日,2023智源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举办。法国当地时间凌晨四点,被誉为“世界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杨立昆(Yann LeCun)在法国视频连线北京现场,发表了主题为《走向能够学习、推理和规划的大模型》的演讲,表达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

搜狐科技在智源大会现场观看了这场演讲,从杨立昆演讲时面露微笑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杨立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乐观态度。此前在马斯克等人联名签署联名信提出人工智能发展将给人类文明带来风险时,杨立昆曾公开反驳,认为人工智能尚未发展到给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演讲中,杨立昆再次强调人工智能是可控的,他表示,“恐惧是由对潜在负面结果的预期引起的,而兴高采烈是由对积极结果的预测产生的,像这样由目标驱动的系统,我将之称为‘目标驱动的人工智能’,它会是可控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成本函数为它设定目标,确保这些系统不会想要接管世界,相反,它会屈从于人类和安全。”

杨立昆表示,人工智能距离人类和动物的能力差距在于逻辑推理和规划,这是智能的重要特征,现在的大模型只能“本能反应”。

“如果你用一万亿或两万亿个token来训练它们,机器的性能是惊人的,但最终机器会犯事实错误、逻辑错误,它们的推理能力是有限的。”

杨立昆强调,基于自我监督的语言模型无法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他认为,与人类和动物相比,机器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好。几十年来,研发系统的方式都是在用监督学习,但监督学习需要太多标签,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强化学习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些系统是脆弱的,会犯愚钝和错误,且并不会真正地推理和计划。

“就像我们在演讲时,如何从一个观点表达到另一个观点,怎么解释事物,大脑里是有计划的,而不是一字一句的即兴发挥。也许在低层次上,我们在即兴发挥,但在高层次上,我们一定是在规划。所以规划的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我的预测是,在相对短的几年内,理智的人肯定不会再使用自回归元素(自监督学习方法中的模型之一)。这些系统将很快被放弃,因为它们是无法修复的。”

他表示,为了让语言模型真正理解真实世界的知识,需要一个新的架构来取代,而这个架构就是他在一年前所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架构,“自主智能(Autonomous Intelligence)”。这是由一个配置模块控制整个系统,基于输入信息,进行预测、推理、决策的架构。其中的“世界模块”具备估计缺失信息、预测未来外界状态的能力。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的逻辑推理和规划能力有限,会犯事实错误和逻辑错误

谈及未来几年AI将面临的挑战,杨立昆指出三个方面,其一是学习世界的表征和预测模型;其二是学习推理,即学习如何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思维去完成任务;最后一个挑战是如何通过将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任务,以分层的方式运行来规划复杂的行动序列。

谈到这里,杨立昆介绍了他发表在论文中的另一个模型“世界模型(World Model)”,该模型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并根据场景预测行动结果。目的是找出一系列根据其自己的世界模型预测的行动,并最小化一系列成本的行动序列。

当杨立昆在提问环节被问及有关即将参加的一场关于AGI的地位和未来的辩论时,他表示这场辩论将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人工智能系统是否会对人类构成生存风险。Max Tegmark 和 Yoshua Bengio 将站在“会”的一边,认为强大的 AI 系统可能对人类构成存在风险。而杨立昆和 Melanie Mitchell 将站在“不”的一边。

“我们的观点不是说没有风险,而是说这些风险虽然存在,但很容易通过精心设计来减轻或抑制。”

杨立昆认为,超智能系统尚未被研发出来,待其被发明出后,再讨论“是否能使超智能系统对人类安全”也来得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ChatGPT之后,人工智能未来会如何发展?——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畅谈未来社会
...加上一个新的东西——大脑,使它像人一样能够灵活地做逻辑推理、做决策,能够做长时间的规划,同时能够用自然语言来交流。所以,这三部分全部都需要做。“西安有非常好的优势来发展人工智
2023-11-04 16:04:00
Sora刷屏视频出现多处失误 模拟真实世界仍需闯关
...也逐渐深入。例如针对OpenAI定位“世界模拟器”的观点,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LeCun)表示
2024-02-19 09:37:00
姚期智院士大模型新研究:思维图DoT,用数学理论确保AI逻辑一致
...看看DoT长啥样。大模型复杂推理新框架 如前所述,DoT将逻辑推理过程建模为在单个LLM内构建有向无环图(DAG)。其框架内部管理三个关键角色:提议者:生成命题或推理步骤,
2024-09-24 13:36:00
实现AGI之前 全球AI大佬在这4个关键问题上吵起来了
...回归LLM(大型语言模型),GPT系统将很快被抛弃。”这是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AI科学家、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杨立昆)在今年智源大会上发表的观点
2023-06-13 15:03:00
诺奖得主 Geoffrey Hinton:我的五十年深度学习生涯与研究心法
...奠基性发现和发明。Hinton 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图灵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奖项公布后,众多学者开玩笑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抢图灵奖饭碗」
2024-10-11 09:44:00
图灵奖得主现身,全球智博会有多硬核?
...幅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开讲计算机科学人才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等
2024-12-12 16:29:00
大模型不是未来?你需要学习下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选择的“世界模型”
最近一段时间,以 GPT 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成就非凡,应用丛生,还被很多人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大里程碑,也由此带来了一些「大规模失业论」甚至「AI 末日
2023-06-26 13:37:00
清华大学教授李宗鹏:大模型消除不了幻觉,大语言模型注定没有希望
...想法和创造。这和传统计算机科学里面离散的数据结构、逻辑推理等完全不一样。非常离经叛道,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爆发了强大的冲击力。但是,从计算复杂度和可计算性的层面看,大语言模型注定
2024-11-20 22:02:00
外滩大会今日开幕 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参会 【外滩大会今日开幕 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参会】《科创板日报》7日讯
2023-09-07 10:0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