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何对贪官如此深恶痛绝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06: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史·刑法二》: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以上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明太祖重典肃贪的表现,是明朝贪官的噩梦,使他们坐卧不宁。郭桓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就贪污了几百万石,典型的“小官巨贪”。朱元璋接到御史余敏、丁廷举报后,雷霆大怒,下令彻查。最后的结果是六部左右侍郎以下都被处死,就连审刑官吴庸等人也被处死。

我国历朝历代对于治理贪官污吏,是非常严厉的,可是由于官官相护,好多大案都不了了之。而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个例,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曾诏令天下:

“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朱元璋如果自称肃贪第二,那么没有一个人敢称第二。不管中央六部官员,还是地方官吏,只要贪污超过六十两,一律处死。这是多么严厉的处罚,简直难以想象。那么,朱元璋为何对贪官如此深恶痛绝呢?这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慢慢道来。

公元1328年10月29日,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家境贫寒,他的父亲为朱五四。他小时候经常搬家,居无定所,四处流浪,“飘到哪算哪”。这一年,朱五四一家逃亡到了淮河边上,妻子在凤阳的燃灯村附近,生下了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史·太祖本纪》)

至正三年(1343年),安徽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本来元朝的残暴统治、贪官污吏横行,已经民不聊生了,再加上天灾,贫苦老百姓生计更加艰难了。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以及大哥三人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他二哥,连棺材都买不起。如果不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朱元璋父母可能暴尸田野。因此,朱元璋

因此,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回忆起元朝“苛政猛于虎也”的残暴统治,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才下定决心,竖琴贪官,还天下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曾带兵打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而军1队中军纪严明,如果有人违反军令,大多军法处置,斩首示众。因此,朱元璋将军队上的做法,借鉴到了治理贪官上。他觉得只要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就可以杜绝贪污腐败,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黎民百姓。

在朱元璋当皇帝的30年中,他与贪官斗智斗勇,一直高压反腐,手腕之强硬,简直闻所未闻。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郭桓案之内的六次大规模肃贪运动中,朝廷斩杀的贪官污吏有十五万多人。

像监察百官的锦衣卫,就是朱元璋设立的。他们作为朱元璋的耳目,潜伏在各级官员身边,监视百官,如果有不法行动,尤其是贪污腐败,朱元璋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如果这个贪官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那么他就有生命危险了。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来了,朱元璋规定的六十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大概相当于多少钱啊?

看古装剧,我们经常见皇帝随手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六十两银子好像太少了。其实那是现在电视剧夸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老百姓之间很少能够使用到银子,至于黄金,那就是传说中的了。他们使用最广泛的是铜钱了,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到1500文铜钱,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下面以古代主食大米为例,计算一下60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据《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由以上可知,明朝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又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如果按照500克一斤换算,那么一石米就是182.5斤,也就是91.3公斤。现在的大米价格为每公斤4元到6元左右,咱按5元计算。

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朝一两银子购买二石大米,而一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91.3公斤(182.5斤),而每公斤大米5元。所以,一两银子是2*91.3*5=913元,那么60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54780元。5万多元,大概也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一年多点的工1资。看起来确实不多啊,可是在古代,那就相当于一条命,还是当官的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朱元璋为了肃贪,规定了凡是贪污超过60两(相当于5万多元)的官员,就可以处以死刑。这放在现代,是难以想象的。而出生低微的朱元璋知道60两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因此才从重从严处罚贪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对腐败的零容忍
...。但真正的“布衣天子”只有两位,此二人分别是刘邦和朱元璋。然而相比刘邦,朱元璋的身份更加卑微,他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生计又放过牛又出过家,还在乱世之中乞讨过,人生开局可谓
2023-11-14 14:36:00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何杀女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放牛娃出身,小时候受尽了贪污污吏的压榨。父母早死,大哥饿死,其他几个哥哥和姐姐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朱元璋被逼之下,当过化缘和尚,受尽风栖露宿之苦。再后来和尚也做
2023-07-08 21:14:00
朱元璋与明朝的肃贪风暴
...的,明朝的开国名将蓝玉就被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了。(朱元璋)什么是“剥皮实草”?就是将贪官处死后,剥其皮,做成皮囊,在里面填满草,然后挂到所在的官署外面示众,以儆效尤,震慑他人
2024-02-06 16:19:00
朱元璋对付贪官,杀了15万人,而有一个时代,还有点害怕处理贪官。在中国历史上,对付贪官最狠的,可能就是朱元璋莫属了。朱元璋于1328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
2023-10-12 16:11:00
明代60两到底值多少,为何贪污60两以上就要判死刑
...根据贪污轻重进行处罚,其中反贪最厉害的莫过于明代的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出身平民,为了填饱肚子,在当皇帝之前基本啥都做过,屠夫、和尚、乞丐等等,为了吃上一口饭十分不容易,于是他当
2024-06-26 10:43:00
朱元璋执政期间都是如何对待贪官的
...是贪官污吏了,但是贪官却一直都存在。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很低,当过和尚、要过饭,也曾受过贪官污吏的盘剥残害,可以说是深刻的知道民间疾苦,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重点惩治贪
2023-06-20 21:05:00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朱元璋为整治贪腐,处决贪吏十余万,然贪腐之势非但未减,反愈演愈烈,难以阻其蔓延。相较之下,雍正帝仅凭两策,便将此难题轻易化解。究竟何种良策,可使雍正帝能这般有效地整治腐败?朱元璋
2024-08-16 09:44:00
乾隆只用一招就让贪官现形,比朱元璋高明多了
...心塌地的为我干活,真是两全其美。妖评:相比于明太祖朱元璋为国为民惩治贪官污吏的出发点,乾隆他完全是为了享受,搂钱的手段可比他爹雍正高明多了,可惜没把这聪明用对地方,如果用在治
2023-05-14 05:47:00
朱元璋对贪官从未手软,为何无法根治贪腐
...小汤和的关系,也投靠了郭子兴,这时我们应该称呼他为朱元璋了。由于朱元璋打仗身先士卒,为郭子兴立下不少战功。郭子兴很器重,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他。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还一跃成为红巾
2024-05-22 09: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