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山川戈壁披荆斩棘——30年,3000公里,测量“零差错”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13 03: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刘军华在少有人踏足的山川戈壁披荆斩棘、追求极致——

30年,3000公里,测量“零差错”

今年刚满50岁,刘军华就开始调侃自己“老了”。

两个多月前,在渝昆高铁川渝段的一处工地测量时,刘军华一脚踏空,以为崴了脚,歇两天就好。从四川回到山西,在妻子督促下,刘军华去医院做了检查,才发现右脚掌骨折了。

队员打趣说:“刘队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在中铁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测量大队450名工程测量员中,80%以上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儿,队长刘军华确实已是“老马”。

工程测量,是施工的“眼睛”,测量员也被称为工程的“急先锋”。30年来,全国劳动模范刘军华在无人踏足的山川戈壁披荆斩棘,给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大西高铁等200多个重点工程“当眼睛”,测量总长度达3000公里以上,破解各类测量难题20多项,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测量人成长。

近日,拖着伤脚,刘军华又去了趟工地。高铁飞驰,穿山跨沟,尤其是途经他曾步行过的路段,入场施工的场景如过电影般,一帧帧在他脑海浮现。

“一测准”“零差错”

找好测量点,用肩部支撑脚架前端,身体与三脚架呈15度角;双手同时拧开脚架旋钮,顺势把脚架撑开与肩持平,让脚架顶端中心点与地面标记点垂直;固定全站仪器,调整精平气泡,转动仪器对目标进行测量……这套看似简单的测量动作,刘军华已经一丝不苟地重复了30年。

2007年,雅泸高速项目需要测量长度10公里的大相岭特长隧道,从进口到出口,水准路线长达142公里,最大高程落差2.1公里。设计院只在进口、出口各提供了一个水准控制点,中间没有校核点,刘军华和同事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十倍。

23天里,刘军华和同事们每人负重10多公斤,他们架设仪器2.8万次,获取测量数据30多万个,可最终的测算结果却与监理提供的数据对不上。

数据不闭合,意味着从头再来。

大伙一时间情绪低落。有人提议,“也没超出限差多少,再说是公路,不像高铁要求那么严格,修改一下数据报上去得了。”

刘军华坚决不松口:“为了以后睡个安稳觉,必须重新测一遍。”

回到驻地,监理询问测量情况,刘军华回答说:“还得测一次。”

监理反复追问,刘军华才不好意思地交出数据,闭合差是29厘米。不料,监理反倒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监理担心测量人员修改数据,在给刘军华的原始数据上加了30厘米,实际上,刘军华他们的测量数据闭合差只有1厘米,也就是10毫米,远低于测量限差95毫米。

刘军华解释说,每次使用1秒的全站仪测量放样,规范规定两个测回就可以保证测量质量,而他始终坚持4个甚至更多的测回;规范要求测量数据保留到毫米,而他却坚持保留到毫米后两位。

“测量要追求极致,尽可能接近真值。”至今,刘军华一直保持着“一测准”和“零差错”的从业纪录,诀窍就是“比规范再多一个测回”。

“创新是最好的‘捷径’”

2011年,京沪高铁上千公里、几十万块的轨道板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亚毫米级别。当时的轨道板检测技术和设备均由一家外国公司提供,费用高昂。刘军华决心自主研发整套制板检测系统。

在轨道板上反复试验论证,刘军华发现,外国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通过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对轨道板实施检测,他提出,把面与面的接触改进成3个点与轨道板接触,这样既保证了工装的稳定性,还能让测量接触面积缩小,测量精度更高。

从模具安装、模具检测、轨道板检测再到软件编写、工装研发,刘军华带领团队相继攻破了一道道难关,最终将2毫米误差提高到了0.3毫米,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1072万元。

在刘军华的创新工作室,20多台测量仪整齐排列,“高龄”的已有上百年历史。记者发现,这些“老伙计”身上,有不少“小挂件”。

“现成的测量仪器与测量物体都是面接触,我们自制平台,通过磁吸球,使测量仪器与测量物体形成点接触,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刘军华介绍说。

多年来,刘军华牵头开发省部级工法17项,完成工艺创新120余项……有人问他,“这么多发明革新,是怎么想到的?”刘军华笑着说,“是因为想‘偷懒’逼出来的,测量要想提高效率,创新是最好的‘捷径’。”

苦中作乐的“摄影家”

圈内人常说,“干工程苦,干工程测量苦上加苦。”

作为工程的“开路先锋”,测量人走的是没有路的路,翻的是少有人翻过的山,测量路上,刘军华曾多次经历险情。

2008年夏天,在忻阜高速公路项目火焰山隧道工地,刘军华和两名同事走在山林深处,突然发现距他们五六十米远的地方,一只金钱豹正虎视眈眈。顿时,刘军华浑身一紧,直冒冷汗,赶紧低声提醒大家,不要乱动。难挨的时光更显漫长,事后估算,他们与金钱豹足足对峙了10多分钟。

还有一次,刘军华紧急支援贵广高铁项目天平山隧道复测。他们早上6点出发,驱车约8小时后,已无路可行,只能徒步向上。经过近4个小时的披荆斩棘,赶到测量点位时,大山已完全被黑暗笼罩。等采集完数据,夜色已深。

下山路上,几人屏气凝神,静听山林响动。突然,前方“嘶嘶”作响,一条眼镜蛇竖起头部,正向他们吐着蛇芯。多年野外工作的经验让刘军华并没有慌乱:克服恐惧,缓慢绕行,时刻准备反击。

面对这份艰险的工作,有人选择了退出,刘军华却从中找到了乐趣:“比起花钱探险的驴友,我们不仅探了险,还有工资,多好的事啊。”

早在20年前,刘军华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二大事业”——摄影。

山河的壮美、无人区的野生动物、青藏高原的塔黄……平均每年在外奔波280天以上的刘军华,把极致风光都收进了镜头。他打趣自己“在测量员里是最好的摄影家,在摄影家里是最好的测量员”,把这些照片分享给家人,也成了他与家人间浪漫的交流方式。

这次养伤之余,刘军华把妻子培育的鲜花拍成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机壁纸,这是他送给妻子的特别的礼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 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青海大柴旦5月1日电 题: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作者 张添福 陈宗淇在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原,如何用143万片光伏板
2024-05-01 14:54:00
江苏南京:在浩瀚宇宙,勾勒“中国精度”
...斗的岁月。十四所的测量雷达往往部署在人迹罕至的边疆戈壁,20世纪90年代,测控团队在黄沙蔽日、滴水难求的恶劣环境中,用青春和热血创造多个测量雷达“第一”的自主研制奇迹。如今,
2025-04-26 09:53:00
...0世纪50年代末期。人民解放军选精拔锐,集结精英,荟萃戈壁,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流沙、风暴、酷热、寒冷、缺水……平沙万里无人烟的戈壁上自然条件异常
2023-02-06 04:47: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常年与戈壁土石为伴、和钢筋水泥为伍,爬云梯、下基坑,把控施工成品质量……23年来,徐树梅先后扎根数十个水利枢纽项目,多次获得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劳动模范、先进女职
2023-01-09 02:43:00
14所多部雷达全程跟踪返回舱,保障航天员安全顺利回家戈壁星夜 护你凯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通讯员石汝佳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
2024-11-05 07:55:00
肛温多少度算发烧?这5个影响体温的因素得了解了解
...度计之前一定要将温度甩到35度以下,避免测量体温出现差错。3、用润滑剂(凡士林或石蜡油)润滑肛表水银球端,然后用手分开肛门,缓慢轻轻插入,并且拿肛表的手同时靠於臀部固定以防滑
2024-07-08 10:40:00
古代没有卫星定位,地图是怎么绘制的?
...制地图是一件繁复往作的苦差事,不仅要将区域内的所有山川河流地貌都考虑进去,还要保证绘制的准确性。现代绘图方法基本依靠于人造卫星等高科技的协助,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然而大家是否也
2022-12-14 14:39:00
...集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工区实现了安全生产零差错的目标,塑造了新时代青年集体的好形象。(蓝天董、覃菡津)
2024-09-25 19:04:00
...重十来吨,价值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加工时出一点差错,整根轧辊就得报废,所以必须确保不能出任何差错。”张衍朝对涉及轧辊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数据测量的每一步,都细致入微。
2023-11-13 04: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省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纪实
9月的黔贵大地,秋意渐浓,一股正义暖流却在城乡间涌动。由贵州省委政法委主办、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承办的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
2025-09-20 18:21:00
观影《731》后 细菌战受害者亲属:电影里日军的恶行只是“冰山一角”
大皖新闻讯 “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9月19日,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亲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在观看了电影《731》后
2025-09-20 11: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初秋晨光中,一群即将参加太马的跑者,沿着迎泽公园的塑胶步道,匀速而轻盈地迈着步子。他们已准备就绪
2025-09-20 07:2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宁摄制 实习记者 赵子健
2025-09-20 07:26:00
说好的话费没有返还,人也失联,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市民反映参加充值返话费送手机活动感觉上当要退掉被“业务员”拉黑西安李女士今年41岁
2025-09-20 07:34:00
【天眼调查】半夜跑操扰民?时间规划不当?当事各方有话说!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不少网友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的溪南高中,近期,开始组织学生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跑操锻炼
2025-09-20 06:53:00
筑牢“防火墙”安心享保障——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金融知识宣传月聚焦保险网络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的宣传人员走进乡村大集,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聚焦于保险领域的网络安全科普课。宣传人员重点围绕保险消费环节
2025-09-19 17:14: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居民赵女士在转售2024年11月于老冯二手车购置的现代伊兰特轿车时,发现车辆存在双重猫腻——不仅里程数被大幅“下调”
2025-09-19 17:17:00
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天津怎么预约?一篇文章说清楚!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近日,包括天津在内,北京、上海
2025-09-19 17:17:00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 被暂停相关采购资格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被暂停参加相关采购活动资格,引发信息产业及采购领域关注
2025-09-19 17:17:00
老人被骗购买十九万金条,民警及时出手帮其挽回损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杨 杨其峰近日,省城的刘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人诱导购买了价值十九万元的金条,并准备邮寄给对方
2025-09-19 17:17:00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厚植学生科学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2025-09-19 17:19:00
蓝色车身配金色线条,这列“赛湖蓝”与“胡杨金”交织的豪华旅游列车,正载着旅客穿梭于新疆的雪山、草原与沙漠之间,重新定义着火车旅行的意义
2025-09-19 17:19:00
养老不离社区,银发生活更便利!9部门联合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鲁网9月19日讯今后,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餐饮、医疗、养老、休闲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2025-09-19 17:19:00
9月19日,西安市民杨先生通过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18日早上他带孩子前往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
2025-09-19 1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