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江苏南京:在浩瀚宇宙,勾勒“中国精度”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5-04-26 09:53:00 来源:南京日报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十四所雷达从未缺席中国“问天路”

在浩瀚宇宙,勾勒“中国精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 通讯员石汝佳

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双城跟踪正常!”

“太原跟踪正常!”

“渭南跟踪正常!”

“青岛跟踪正常!”

在火箭腾空而起的壮丽时刻,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测控口令响彻天地。正是在这一站站的保障接力中,神舟二十号飞船奔向苍穹。

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天际,在50余载航天征程中,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研制的精密测控雷达始终相伴相随。它们深情“凝视”寰宇,在天际接力中勾勒出最美弧线,用“中国精度”托举“中国航天梦”。

跟踪正常,使命必达

4月24日17时,山西太原。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在即,雷达主控大厅内气氛凝重,包括程望东在内的全体人员屏气凝神,紧张关注着各分机的运行状态。

控制台上,指挥中心的指令越来越密集,调度中传来清晰洪亮的口令:“5、4、3、2、1,点火!”在万众瞩目中,搭载神舟二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当雷达显示器上跳出第一个尖峰,大家立即兴奋起来:“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随后,飞船在雷达显示器上划出一条完美的轨迹曲线,渐渐离开雷达测控任务弧段,飞进预定轨道。作为十四所测量雷达总设计师,程望东轻轻舒了口气,“雷达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江苏南京:在浩瀚宇宙,勾勒“中国精度”

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据了解,在火箭拖着烈焰腾空而起的几分钟里,十四所雷达遥测综合测量系统就肩负着火箭主动段外弹道轨迹测量的重任。

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刻起,十四所的测控雷达如同永不眨眼的“鹰眼”,紧盯火箭的足迹。系统通过“应答”方式对火箭进行精密跟踪,实时获得火箭的距离、方位、俯仰、速度等信息,同时接收遥测下行信号,实时解调火箭风行遥测数据,为地面指挥中心提供精准的飞行状态判断。

相较受制于天气条件的光学跟踪和依赖箭载设备的遥测手段,雷达监测在火箭上升段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针对上升段掉落的火箭残骸,十四所研制的雷达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还提升了智能化的发射舱识别能力。

事实上,当火箭在暮色中化作一颗明亮星点,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时,十四所测控系统的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这些“太空哨兵”将继续坚守岗位,为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在轨运行、返回着陆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测控保障,用科技之力护航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之旅。

砺剑深空,从未缺席

作为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资深专家,程望东自1992年首次参与重大测控保障任务至今,已成功护航几十次航天发射任务。这位老测控人坦言:“最初参加重大任务相当紧张,现在是紧张与从容并存。”

“紧张源于沉甸甸的责任。”程望东解释,“航天测控是容不得半点差错的精密工程,地面上差之毫厘,太空中就谬以千里。”

“我们的工作直接关乎着航天飞行器、航天员的安全,每一个测控人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在每一次保障工作中全力以赴。”程望东说。

为了保障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由2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十四所外场保障团队,提前多日就进驻各测量站点。他们严格组织设备状态巡检,掌握设备状态、提供设备备件、完善任务方案,确保设备以最佳的状态执行任务保障。同时,不断完善预案、演练方案,坚持实战标准,严格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演练,不漏一个步骤,不降一个标准。

1970年,当东方红一号卫星划破长空时,十四所研制的我国第一部单脉冲体制精密跟踪测量雷达——154-Ⅱ甲亮相太空舞台,助力我国开启自主进入太空时代新纪元。此后,十四所的雷达测控设备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全程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在任务现场,我们既是技术后盾,更是航天事业的同行者。”程望东表示。

心至苍穹,目尽星河

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日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是属于中国航天人的独有浪漫。

如今,十四所研制的测控雷达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航行在大洋深处,编织起一张严密的测控链。十四所也一路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高速发展的辉煌历程: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至2018年该基地实现百次发射,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近50年的艰辛探索;而从第100次到第200次发射,仅用了5年半。这条闪耀着“中国速度”的轨迹上,镌刻着一代代航天人的坚守与付出。

回望来路,十四所人难以忘怀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十四所的测量雷达往往部署在人迹罕至的边疆戈壁,20世纪90年代,测控团队在黄沙蔽日、滴水难求的恶劣环境中,用青春和热血创造多个测量雷达“第一”的自主研制奇迹。如今,十四所人依然保持着那份专注与执着,日复一日地与数据代码为伴,在方案迭代中追求完美,持续引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新方向。

这是一项需要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创新征程。“我很渺小,在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也伟大,因为我融入了宏伟的航天事业……”这是十四所年轻航天人的心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位科学“大咖”对话7月15日,一场“超级对话”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展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都有为;中国电科首席
2023-07-17 01:27:00
中国电信江苏南京分公司打造江苏首个5G-A通感领域创新实验基地
近日,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在建邺江心洲以及江宁滨江两地开展多次5G-A多站点、多无人机全场景测试能力验证,成功打造了江苏首个5G-A通感领域创新实验基地,极大地推动了5G-A的商业
2024-04-22 19:58:00
...本报讯 (仇惠栋 江高轩) 10月28日,由软通动力主办,南京晓庄学院、软通教育和软通天枢元宇宙研究院协办的软通动力工业元宇宙 2023 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江宁高新区举办
2023-10-30 06:26:00
南京芯视界发布新一代3D dToF芯片 性能远超索尼!
...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正式在广东东莞松山湖召开。南京芯视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芯视界”)发布了其自研的3D dToF芯片VI63xx系列
2023-05-15 07:09:00
一秒实现“换头术”,钢铁设备中“寻宝”
... 摄□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璀璨烟花下,漫步于南京长江大桥,在虚拟空间里一键切换白天与夜晚不同风光;打通虚拟与现实通道,1秒实现“换头术”;戴上AR眼镜,在各种钢铁设
2023-08-21 00:05:00
...北,“跟踪正常”回响天地“神舟”探苍穹!十四所以“中国精度”指引“天际接力”南报网讯(通讯员石汝佳记者江芬芬)10月30日4时2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
2024-10-31 07:47:00
在微米级世界里 焊出“中国精度”
...,最终淬炼出误差仅0.01毫米的“中国精度”。张雯集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在职研究生。每每来到学校,他总会在航空设备前凝视、思考。 张雯集日复一日地练习焊接技艺。焊盘上,稳
2025-04-29 07:57: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傅子悦 通讯员 石汝佳 宿万涛) “夜空中划过的‘中国星’,在我们眼中是最美丽、最耀眼的存在。”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
2024-01-19 07:24:00
江苏南京:创新“铺路”,产业“腾飞”
6月14日,南京召开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大会。大会现场展示了40余家企业的70多个产品,涵盖多种技术、多种应用场景,全方位展现南京低空经济的实力。图为参会嘉宾参观天巡系列辐射源定
2025-06-15 10:00: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