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4 10: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人民网“行进中国”辽宁调研采访团

5月的辽西沙原,一米多高的桑树伸展出绿叶,枝头上开了几朵小花,也吐出新蕊了。在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侯贵家的林子里,高处有树荫,脚下是绿草,沙地的沙被牢牢盖住。

彰武,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长达171公里的风沙线,让这里年复一年被动接收来自内蒙古高原的风沙,与风沙博弈,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必修课。人民网2025“行进中国”调研团队记者驱车刚从新鲁高速公路来到彰武,就看到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彰武——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侯贵每天都要查看苗木的长势。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我出生在刘家村西树林屯,小时候风沙来的时候,遮天蔽日,庄稼更是折的折、断的断。”刚刚巡完山的侯贵,边给树苗浇水,边和记者聊起了20多年前与这片林地结缘的故事。

“当时,国家鼓励全民参与植树治沙,我也想着要参与进来,哪怕力量小,也得把植树固沙的担子挑起来。”2001年,50岁的侯贵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拿出所有积蓄,承包了四合城林场一片难以治理的农林沙荒地。当年秋天,他就背着育好的杨树苗和工具,进山栽种了第一批树苗。

“当时,有的地方得种三四回才能扎下根,新栽的树苗浇完水四五天后,地表就又有近10厘米的干沙了……”侯贵感慨,就这样和风沙反复较量之后,才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自此,他每天的生活就与植树固沙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治沙靠土办法不行,这是个科学!”跟着侯贵,记者来到了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研究所。

“你看,这是我们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这是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他们都留下了永远当个护林员的遗嘱;这是退伍军人李东魁,在没水没电的环境里看护8500亩樟子松林,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一干就是30多年……”一方小小的展室里摆满了一代代治沙人的老照片和他们获得的荣誉。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带领群众共赴造林现场。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照片里的老所长刘斌,再到老支书董福财,再到侯贵,这一群人从“一棵树、一把草”艰难起步,到如今实现林草覆盖率突破生态奇迹,70多年来,这些彰武人在战风沙的路上接力奋斗,从不畏惧。

记者登上章古台镇松林深处的瞭望塔,眼前树木葱茏,绿意盎然,挺拔、常绿,平均高度20余米的樟子松随处可见。“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还难。”这句话在大漠广为流传,“从我上任开始,我就一遍一遍地讲着治沙人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讲着讲着,我也成了治沙群体的一员。”望着眼前的樟子松,彰武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目光坚定,“每一棵树都是治沙人的‘钉子精神’——扎下根,就不退半步。”

绿一片青山,富一方百姓。要把眼前这片珍贵而脆弱的漠上草原保持住,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关键要让百姓得到实惠。蒿柳养蚕,就是今年的新实践之一。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辽西北小城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一张张黑色地膜下,扦插不久的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

“你看,现在蒿柳苗虽然不大,但长得快,预计8月初就能放蚕。按现在的行情,一亩地产出的蚕茧少说也能卖2000元。每年修剪下来的柳条加工后还能卖钱。”彰武草原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边介绍,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着经济账。

如何因地制宜治沙,尽可能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彰武人一直都在琢磨的事儿。

“难以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从彰武县城向北驱车20余公里,来到一处名为欧李山的沙丘,在观景平台举目远眺,洁白的风车随风舞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大德镇党委书记贾宏达告诉记者,半流动沙丘、风蚀点是这里的治沙难题,单靠植树造林难以奏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彰武把县委常委会会议开到沙坨子,一次次现场踏勘、一次次方案论证。“咱们面前这2000多亩的林地,原来是沙丘,现在全部变成绿洲。”站在欧李山上,贾宏达指着眼前的树林说,“现在目之所及的广袤树林,都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治沙后的德力格尔风景区游人如织。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区不断建设,德力格尔风景区也应运而生。湖、岛、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聚,风景秀丽,被辽宁人称为自己的“阿勒泰”。治沙后不仅让景区风景更美了,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今年“五一”假期,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自驾游爱好者的目光。

“我们全家在欧李山住了几十年,现在变化太大了,环境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75岁的兴隆堡镇于家村村民刘学振说。

曾经,生态是彰武人民最深的痛点。70余年来,在几代治沙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彰武县沙化土地占比由96%降至36.56%,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如今,昔日黄沙漫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那其灼、王斯文、汤龙、邱宇哲、孝媛、周颂雪)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侯贵 中新网记者 陈溯 摄阜新市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有名的“沙窝子”。其中,彰武县沙化面积曾占到全县面积的96%,可以说曾经的彰武“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2024-05-15 11:14:00
辽宁彰武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添“新绿”焕生机
...植树造林,光伏治沙复合示范项目正加快建设,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多赢。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平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抢抓春季墒情好的时机开始
2024-04-19 15:46:00
辽宁彰武:沙海变良田 金秋收获忙
...村的稻田里机声隆隆,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近年来,彰武县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路径,通过河流综合治理、“水田湿地”工程建设等方式遏制土壤沙化,扩充湿地面
2023-10-23 21:16:00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彰武确保首战必胜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本报讯 作为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阜新市彰武县抢抓时机,迅速行动,掀起秋冬季治沙造林高潮。按照《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
2023-11-24 08:43:00
...武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漠上草原”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因在科尔沁沙地上形成草原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科学治沙开启的地方。近年来,彰武县在生态建设不断升级发
2023-09-14 03:04:00
多国留学生走进辽宁阜新 沉浸式体验“彰武治沙”
...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处在沙地南侵的咽喉要道。新中国成立前,彰武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9%,被称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经过几
2023-09-15 23:21:00
“绿海”锁黄沙
...山的新生,是“三北”工程在彰武开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成果之一。草木以其柔韧染绿山河,英雄以其执着重塑家园。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绿进沙退”,一代
2024-06-13 03:17:00
...内蒙古日报夹击沙地 共绘丹青​——蒙辽联动合力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实习记者 方圆 潘佳慧4月,春回大地,万物向阳而生,科尔沁沙地一片火热治沙景象。4月12日,通辽市科
2024-04-15 02:59:00
“点沙成金” “颜值”与产值兼具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这里土地沙化面积一度高达96%。经过70多年的科学治沙和生态修复,曾经的荒漠“沙海”变身“绿洲”,恼人的风沙
2023-08-19 12: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昨日上午,鼓浪屿街道精心打造的“岛来讲”宣讲品牌揭牌仪式在菽庄花园举行
2025-11-05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通讯员 张丽艳)尽管在各自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职务,但是这次踏上鹭岛,他们却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生”
2025-11-05 08:22:00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市执法局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经营 烟火气升腾 多元共治 文明风拂面市执法局《坚持规范引领 强化共管共治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市民在官任社区“适当跨店经营”黄线区域内享受下午茶时间
2025-11-05 08:22:00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各高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1-05 08:31:00
11月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针对偏远村落农机进出不便、外出办理业务影响农业生产、农机投保难等给机主办理牌照带来的实际困难
2025-11-05 08:31:00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法护市砺精兵——菏泽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鲁网11月4日讯11月4日,由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在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圆满落下帷幕
2025-11-05 08:43:00
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昨日
2025-11-05 08:53:00
燃气知识走进山西400余所中小学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 通讯员孙莉 )“同学们发现了吗?厨房灶台那抹蓝色火焰,竟藏着亿万年前深埋地下的古生物生命密码
2025-11-05 09:01:00
事关供暖!石家庄、保定……河北5地最新消息→
事关今冬供暖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雄安新区等地有新消息↓↓↓石家庄据鹿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今冬供暖季临近,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热管理部门及各供热企业正加快推进供热系统三级管网的注水试压
2025-11-05 09:38:00
鲁网11月4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兖州支行走进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暖心服务
2025-11-05 09:52:00
鲁网11月4日讯临沭县店头镇纪委紧盯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拓宽问题反馈渠道
2025-11-05 09:56:00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李智)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
2025-11-05 10:14:00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开展“红色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文涛)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让科普知识走进生活、惠及群众,近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秦皇岛市科协
2025-11-05 10:21:00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第五届商科文化节 “政企校”协同培育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际商学院商科文化节合影。李卓珩 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文)10月23日至25日,燕京理工学院以“旗帜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
2025-11-05 10:27:00
三河:多元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儿女不在身边,做一顿饭吃两顿,热剩菜都嫌麻烦。现在食堂开到了家门口,抬腿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2025-11-0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