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4 10: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人民网“行进中国”辽宁调研采访团

5月的辽西沙原,一米多高的桑树伸展出绿叶,枝头上开了几朵小花,也吐出新蕊了。在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侯贵家的林子里,高处有树荫,脚下是绿草,沙地的沙被牢牢盖住。

彰武,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长达171公里的风沙线,让这里年复一年被动接收来自内蒙古高原的风沙,与风沙博弈,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必修课。人民网2025“行进中国”调研团队记者驱车刚从新鲁高速公路来到彰武,就看到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彰武——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侯贵每天都要查看苗木的长势。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我出生在刘家村西树林屯,小时候风沙来的时候,遮天蔽日,庄稼更是折的折、断的断。”刚刚巡完山的侯贵,边给树苗浇水,边和记者聊起了20多年前与这片林地结缘的故事。

“当时,国家鼓励全民参与植树治沙,我也想着要参与进来,哪怕力量小,也得把植树固沙的担子挑起来。”2001年,50岁的侯贵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拿出所有积蓄,承包了四合城林场一片难以治理的农林沙荒地。当年秋天,他就背着育好的杨树苗和工具,进山栽种了第一批树苗。

“当时,有的地方得种三四回才能扎下根,新栽的树苗浇完水四五天后,地表就又有近10厘米的干沙了……”侯贵感慨,就这样和风沙反复较量之后,才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自此,他每天的生活就与植树固沙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治沙靠土办法不行,这是个科学!”跟着侯贵,记者来到了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研究所。

“你看,这是我们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这是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他们都留下了永远当个护林员的遗嘱;这是退伍军人李东魁,在没水没电的环境里看护8500亩樟子松林,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一干就是30多年……”一方小小的展室里摆满了一代代治沙人的老照片和他们获得的荣誉。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带领群众共赴造林现场。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照片里的老所长刘斌,再到老支书董福财,再到侯贵,这一群人从“一棵树、一把草”艰难起步,到如今实现林草覆盖率突破生态奇迹,70多年来,这些彰武人在战风沙的路上接力奋斗,从不畏惧。

记者登上章古台镇松林深处的瞭望塔,眼前树木葱茏,绿意盎然,挺拔、常绿,平均高度20余米的樟子松随处可见。“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还难。”这句话在大漠广为流传,“从我上任开始,我就一遍一遍地讲着治沙人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讲着讲着,我也成了治沙群体的一员。”望着眼前的樟子松,彰武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目光坚定,“每一棵树都是治沙人的‘钉子精神’——扎下根,就不退半步。”

绿一片青山,富一方百姓。要把眼前这片珍贵而脆弱的漠上草原保持住,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关键要让百姓得到实惠。蒿柳养蚕,就是今年的新实践之一。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辽西北小城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一张张黑色地膜下,扦插不久的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

“你看,现在蒿柳苗虽然不大,但长得快,预计8月初就能放蚕。按现在的行情,一亩地产出的蚕茧少说也能卖2000元。每年修剪下来的柳条加工后还能卖钱。”彰武草原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边介绍,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着经济账。

如何因地制宜治沙,尽可能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彰武人一直都在琢磨的事儿。

“难以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从彰武县城向北驱车20余公里,来到一处名为欧李山的沙丘,在观景平台举目远眺,洁白的风车随风舞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大德镇党委书记贾宏达告诉记者,半流动沙丘、风蚀点是这里的治沙难题,单靠植树造林难以奏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彰武把县委常委会会议开到沙坨子,一次次现场踏勘、一次次方案论证。“咱们面前这2000多亩的林地,原来是沙丘,现在全部变成绿洲。”站在欧李山上,贾宏达指着眼前的树林说,“现在目之所及的广袤树林,都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治沙后的德力格尔风景区游人如织。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区不断建设,德力格尔风景区也应运而生。湖、岛、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聚,风景秀丽,被辽宁人称为自己的“阿勒泰”。治沙后不仅让景区风景更美了,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今年“五一”假期,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自驾游爱好者的目光。

“我们全家在欧李山住了几十年,现在变化太大了,环境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75岁的兴隆堡镇于家村村民刘学振说。

曾经,生态是彰武人民最深的痛点。70余年来,在几代治沙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彰武县沙化土地占比由96%降至36.56%,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如今,昔日黄沙漫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那其灼、王斯文、汤龙、邱宇哲、孝媛、周颂雪)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侯贵 中新网记者 陈溯 摄阜新市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有名的“沙窝子”。其中,彰武县沙化面积曾占到全县面积的96%,可以说曾经的彰武“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2024-05-15 11:14:00
辽宁彰武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添“新绿”焕生机
...植树造林,光伏治沙复合示范项目正加快建设,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多赢。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平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抢抓春季墒情好的时机开始
2024-04-19 15:46:00
辽宁彰武:沙海变良田 金秋收获忙
...村的稻田里机声隆隆,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近年来,彰武县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路径,通过河流综合治理、“水田湿地”工程建设等方式遏制土壤沙化,扩充湿地面
2023-10-23 21:16:00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彰武确保首战必胜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本报讯 作为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阜新市彰武县抢抓时机,迅速行动,掀起秋冬季治沙造林高潮。按照《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
2023-11-24 08:43:00
...武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漠上草原”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因在科尔沁沙地上形成草原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科学治沙开启的地方。近年来,彰武县在生态建设不断升级发
2023-09-14 03:04:00
多国留学生走进辽宁阜新 沉浸式体验“彰武治沙”
...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处在沙地南侵的咽喉要道。新中国成立前,彰武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9%,被称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经过几
2023-09-15 23:21:00
“绿海”锁黄沙
...山的新生,是“三北”工程在彰武开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成果之一。草木以其柔韧染绿山河,英雄以其执着重塑家园。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绿进沙退”,一代
2024-06-13 03:17:00
...内蒙古日报夹击沙地 共绘丹青​——蒙辽联动合力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实习记者 方圆 潘佳慧4月,春回大地,万物向阳而生,科尔沁沙地一片火热治沙景象。4月12日,通辽市科
2024-04-15 02:59:00
“点沙成金” “颜值”与产值兼具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这里土地沙化面积一度高达96%。经过70多年的科学治沙和生态修复,曾经的荒漠“沙海”变身“绿洲”,恼人的风沙
2023-08-19 12: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首衡:打造京津冀“菜篮子”冷链与数字双引擎
9月9日,央视财经王牌栏目《经济半小时》将镜头对准了位于河北高碑店的首衡市场,以其为样本,深度解读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变革
2025-09-12 13:57:00
近日,在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二作业区北十一采油班的早会上,党支部书记肖辉组织了拒绝“黄赌毒”行为,酒驾醉驾的宣传活动。在早会上
2025-09-12 13:57:00
爱心护成长 京东携西诺思、猫太子为广东乡村小学捐赠午睡枕与学习用品
9月10日,京东联合家居日用爱心品牌西诺思、猫太子,携手广东省广州市商务局共赴丰顺县黄金镇,为当地学生送去数百件学生午睡枕及学习用品
2025-09-12 13:58:00
军娃鄞领先锋队教师节献礼:非遗手作传情 红色感恩润心
9月9日中午,在宁波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统筹指导下,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红色传承·尊师感恩"为主题的教师节特色活动
2025-09-12 13:58:00
今年以来,采油一厂第七作业区中十四联合站集输班党支部紧扣厂、作业区重点工作,在理论上“下功夫”摸索研究,在实践中“出实招”开拓创新
2025-09-12 13:59:00
百姓看日报|这些钢厂,有多“绿”?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 郭伟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史晟全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王木者
2025-09-12 08:01:00
汾水映绿,青春澎湃。2025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近日圆满落幕。这场由共青团太原市委牵头的实践活动,紧扣“人才强市”战略
2025-09-12 08:04:00
近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拟设置医疗机构公示,山西同欣康复医院有限公司筹备建设的“山西同欣康复医院”正式进入公示环节
2025-09-12 08:04:00
【强堡垒·促振兴】普安“组工业务小课堂”开讲啦!
9月4日,黔西南州普安县委组织部2025年首期“组工业务小课堂”学习活动正式开启,旨在进一步提高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025-09-12 05:29:00
晚安,世界第一高桥!
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和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交界的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是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预计2025年9月建成白天的大桥气势恢宏入夜后山野漫漫 皓月当空横跨在峡谷上的大桥在灯光和月色下
2025-09-12 05:30:00
华商网讯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9月11日晚发布情况通报:9月10日,有网民在连霍高速公路布隆吉服务区(兰州至新疆方向)“尚味思”小吃店发现有老鼠在食品加工区域活动
2025-09-12 07:06:00
餐饮店油烟管道发出异响噪声扰民
本报讯(王熠帆、全媒体记者曹智健)近日,井冈山市红星街道杜鹃百合苑小区居民陈先生(化姓)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其居住楼栋外有几家餐饮店违规安装油烟管道
2025-09-12 07:10:00
“问计江西”网友建言解开民生结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现在电动车都停到校内车棚了,早晚进出再也不用侧着身子挤通道了!”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鉴湖社区翰林苑小区居民王女士站在重新畅通的楼栋前
2025-09-12 07:10:00
南昌老城区屋顶将焕新
屋顶漏水、隔热层破损、乱搭乱建影响城市“第五立面”——这些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如今有了系统性解决方案。9月11日,记者从南昌市老城区房屋屋顶整治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09-12 07:10:00
萍乡市“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延长至9月30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今年6月,萍乡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萍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问计江西”平台开展“我为萍乡‘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2025-09-12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