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4 10: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人民网“行进中国”辽宁调研采访团

5月的辽西沙原,一米多高的桑树伸展出绿叶,枝头上开了几朵小花,也吐出新蕊了。在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侯贵家的林子里,高处有树荫,脚下是绿草,沙地的沙被牢牢盖住。

彰武,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长达171公里的风沙线,让这里年复一年被动接收来自内蒙古高原的风沙,与风沙博弈,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必修课。人民网2025“行进中国”调研团队记者驱车刚从新鲁高速公路来到彰武,就看到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彰武——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侯贵每天都要查看苗木的长势。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我出生在刘家村西树林屯,小时候风沙来的时候,遮天蔽日,庄稼更是折的折、断的断。”刚刚巡完山的侯贵,边给树苗浇水,边和记者聊起了20多年前与这片林地结缘的故事。

“当时,国家鼓励全民参与植树治沙,我也想着要参与进来,哪怕力量小,也得把植树固沙的担子挑起来。”2001年,50岁的侯贵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拿出所有积蓄,承包了四合城林场一片难以治理的农林沙荒地。当年秋天,他就背着育好的杨树苗和工具,进山栽种了第一批树苗。

“当时,有的地方得种三四回才能扎下根,新栽的树苗浇完水四五天后,地表就又有近10厘米的干沙了……”侯贵感慨,就这样和风沙反复较量之后,才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自此,他每天的生活就与植树固沙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治沙靠土办法不行,这是个科学!”跟着侯贵,记者来到了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研究所。

“你看,这是我们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这是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他们都留下了永远当个护林员的遗嘱;这是退伍军人李东魁,在没水没电的环境里看护8500亩樟子松林,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一干就是30多年……”一方小小的展室里摆满了一代代治沙人的老照片和他们获得的荣誉。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沙地所首任所长刘斌带领群众共赴造林现场。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照片里的老所长刘斌,再到老支书董福财,再到侯贵,这一群人从“一棵树、一把草”艰难起步,到如今实现林草覆盖率突破生态奇迹,70多年来,这些彰武人在战风沙的路上接力奋斗,从不畏惧。

记者登上章古台镇松林深处的瞭望塔,眼前树木葱茏,绿意盎然,挺拔、常绿,平均高度20余米的樟子松随处可见。“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还难。”这句话在大漠广为流传,“从我上任开始,我就一遍一遍地讲着治沙人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讲着讲着,我也成了治沙群体的一员。”望着眼前的樟子松,彰武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目光坚定,“每一棵树都是治沙人的‘钉子精神’——扎下根,就不退半步。”

绿一片青山,富一方百姓。要把眼前这片珍贵而脆弱的漠上草原保持住,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关键要让百姓得到实惠。蒿柳养蚕,就是今年的新实践之一。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辽西北小城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韩家村的蒿柳养蚕试验田里,一张张黑色地膜下,扦插不久的蒿柳苗渐渐冒出新芽。

“你看,现在蒿柳苗虽然不大,但长得快,预计8月初就能放蚕。按现在的行情,一亩地产出的蚕茧少说也能卖2000元。每年修剪下来的柳条加工后还能卖钱。”彰武草原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国辉边介绍,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着经济账。

如何因地制宜治沙,尽可能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彰武人一直都在琢磨的事儿。

“难以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从彰武县城向北驱车20余公里,来到一处名为欧李山的沙丘,在观景平台举目远眺,洁白的风车随风舞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大德镇党委书记贾宏达告诉记者,半流动沙丘、风蚀点是这里的治沙难题,单靠植树造林难以奏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彰武把县委常委会会议开到沙坨子,一次次现场踏勘、一次次方案论证。“咱们面前这2000多亩的林地,原来是沙丘,现在全部变成绿洲。”站在欧李山上,贾宏达指着眼前的树林说,“现在目之所及的广袤树林,都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治沙后的德力格尔风景区游人如织。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区不断建设,德力格尔风景区也应运而生。湖、岛、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聚,风景秀丽,被辽宁人称为自己的“阿勒泰”。治沙后不仅让景区风景更美了,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今年“五一”假期,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自驾游爱好者的目光。

“我们全家在欧李山住了几十年,现在变化太大了,环境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75岁的兴隆堡镇于家村村民刘学振说。

曾经,生态是彰武人民最深的痛点。70余年来,在几代治沙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彰武县沙化土地占比由96%降至36.56%,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如今,昔日黄沙漫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那其灼、王斯文、汤龙、邱宇哲、孝媛、周颂雪)

行进中国丨阜新彰武:科尔沁沙地上的绿色传奇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黄沙不再漫天” 辽宁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侯贵 中新网记者 陈溯 摄阜新市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有名的“沙窝子”。其中,彰武县沙化面积曾占到全县面积的96%,可以说曾经的彰武“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2024-05-15 11:14:00
辽宁彰武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添“新绿”焕生机
...植树造林,光伏治沙复合示范项目正加快建设,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多赢。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平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抢抓春季墒情好的时机开始
2024-04-19 15:46:00
辽宁彰武:沙海变良田 金秋收获忙
...村的稻田里机声隆隆,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近年来,彰武县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路径,通过河流综合治理、“水田湿地”工程建设等方式遏制土壤沙化,扩充湿地面
2023-10-23 21:16:00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彰武确保首战必胜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本报讯 作为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阜新市彰武县抢抓时机,迅速行动,掀起秋冬季治沙造林高潮。按照《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
2023-11-24 08:43:00
...武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漠上草原”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因在科尔沁沙地上形成草原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科学治沙开启的地方。近年来,彰武县在生态建设不断升级发
2023-09-14 03:04:00
多国留学生走进辽宁阜新 沉浸式体验“彰武治沙”
...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处在沙地南侵的咽喉要道。新中国成立前,彰武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9%,被称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经过几
2023-09-15 23:21:00
“绿海”锁黄沙
...山的新生,是“三北”工程在彰武开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成果之一。草木以其柔韧染绿山河,英雄以其执着重塑家园。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绿进沙退”,一代
2024-06-13 03:17:00
...内蒙古日报夹击沙地 共绘丹青​——蒙辽联动合力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实习记者 方圆 潘佳慧4月,春回大地,万物向阳而生,科尔沁沙地一片火热治沙景象。4月12日,通辽市科
2024-04-15 02:59:00
“点沙成金” “颜值”与产值兼具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这里土地沙化面积一度高达96%。经过70多年的科学治沙和生态修复,曾经的荒漠“沙海”变身“绿洲”,恼人的风沙
2023-08-19 12: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宫廷中秋”推高文博热度 邀游客沉浸式感受文物魅力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办“宫里过中秋”品牌社教课,市民游客学习文物及中秋相关知识。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10月6日
2025-10-08 08:12:00
\
商家正在给消费者介绍今年新引入的台湾商品。消费者参与博饼活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高菲 图/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琳琅满目的台湾商品
2025-10-08 08:12:00
【厦门之美】乡约金风里
下潭尾湿地公园西炉村一段的绿草大兔子打卡点吸引不少亲子家庭。10月5日,厦门西岩山都市田园举办“闽地翔安-西岩山艺术季”活动
2025-10-08 08:12:00
国庆中秋假期,老陈醋成为各路媒体文旅、文创关注的“新宠儿”,不少央媒、网媒将镜头聚焦清徐县,热情向外界介绍这一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2025-10-08 08:41:00
体验花灯制作、“与国旗同框”合影、观看爱国题材小品……国庆中秋假期,古交市各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将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
2025-10-08 08:41:00
记者近日从太钢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信息:牛国栋、连杰、伊卫兵、郭志刚、杨建忠、王建宁、王伟、马卫华8名太钢高技能人才成功通过特级技师评审
2025-10-08 08:41:00
中国网10月8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大型企业员工董某某因对领导心怀不满,为泄私愤
2025-10-08 08:43:00
华灯初上,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韵画卷。美轮美奂的光影盛宴、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地道的烟火气美食……来这里,解锁浪漫夜游新体验。摄制丨李佳泽、王木者
2025-10-08 09:11:00
24节气海报|秋风送爽 寒露添凉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8 09:28:00
三明学院举办双节主题游园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8日讯(通讯员 陈军 李璇)10月6日上午,由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主办的“两岸师生庆华诞,游园欢度中秋时”主题游园活动在厚德楼一楼隆重举行
2025-10-08 10:36:00
大皖新闻讯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全省高速路网陆续迎来返程客流高峰,管理部门因车流量大临时关闭部分高速入口,从而造成国省干道
2025-10-08 10:37:00
白山松水安全行——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9月15日起,吉林省正式进入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为全面展现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做法,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2025-10-08 11:02:00
国庆期间乱涨价 广东连州一牛杂店被处以3500元罚款
中国网10月8日讯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日发布情况通报称,10月5日,该局接到某消费者投诉,反映连州市某牛杂店经营者存在未尽告知义务乱涨价的情况
2025-10-08 11:17:00
这个假期,吉林的含“铁”量 还在上升
曾经,对于许多游客而言,长白山天池是需要辗转颠簸才能抵达的遥远秘境。如今,沈白高铁一线直达,长白秘境已成为轻松可及的周末目的地
2025-10-08 11:33:00
河北新闻网讯(周梦晗)近日,石家庄市深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不动产登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推出系列便民举措
2025-10-08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