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七月,乡村跃动“志愿红”
——部分辽沈大学生赴康法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孩子们和支教大学生们在课堂上互动。
学校放假,社区开学。7月以来,部分辽沈地区大学生奔赴康平、法库农村,开启了暑期乡村支教之旅。
走进乡村,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叫响“我是雷锋”,让“志愿红”在乡村绽放。他们挥洒着汗水,让青春在乡村闪闪发光;他们奉献爱心和智慧,为孩子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7月31日,记者对大学生暑期支教生活的点滴进行了采访。
“老师,您这节课讲得真精彩!”
7月13日至23日,沈阳大学志愿者联盟在法库县四家子乡李祥堡村开启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
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身份从学生转换成老师,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大家认认真真地备课,兢兢业业地上课,为孩子们辅导作业,陪孩子们做游戏……短短十天,大学生们陪伴着孩子,感受他们的童年。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笑的同时,也被他们治愈着。支教生活虽有诸多不易,可听到孩子们的一句“老师,您这节课讲得真精彩!”一切便有了意义。
乡村里举办特色文体活动
暑假刚刚开始,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就来到定点支教服务地法库县四家子乡李祥堡村,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大学生特色教育教学支教小队,围绕“乡村教育振兴”,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开设80课时的思想引领、课程辅导、心理疏导、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受益儿童近百人次。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结合辽宁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特长,举办了乡村晚会、红歌大赛、乡村篮球赛等特色文体活动,为七月的乡村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你就是盛开的“志愿红”
近日,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朵朵开志愿者协会“青衿之志,笃行不怠”支教队踏上了前往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窝堡村的行程,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了为期11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走进乡村,青春“志愿红”便绽放了绚丽之花。大学生们主动了解当地的教育和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在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传递了关爱和关怀。课程设置上,主要讲授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还根据孩子们的个人兴趣,以培养特长为主,开设美术、音乐等趣味课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