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96岁老兵朗生续:“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3 14:42: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一日入军营

终生伴军魂

……

在延吉市老兵之家,96岁的高龄老兵朗生续,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为青少年们述说着他在战场上的战斗经历。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96岁老兵朗生续:“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通信兵是部队作战时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他们英勇果敢,在指挥所和前沿阵地之间传递信息,守护战场上的通信畅通。

老兵朗生续,就曾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的一名出色的通讯兵。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96岁老兵朗生续:“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

1928年,朗生续出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947年,他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军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7师直属炮团。经历4年解放战争,辗转多地战斗的艰苦锤炼,他积累了丰富的战地通讯经验,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地通信兵。

“如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参军的日子,1947年7月13日,在部队,我识了字、懂了知识。”朗生续说,参军时,只知道带着大红花光荣,而参军后,才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解放新中国的深刻含义。

1951年1月,朗生续主动申请入朝作战,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并凭借自身战斗本领,保障战场上的通信电波始终不消逝。

1952年的一天,朗生续所在部队负责前往高里山作战。

那天,战斗异常猛烈,敌军的战机在空中萦绕盘旋,炮弹就在朗生续和战友的身边接二连三爆炸,在敌方的强攻下,战友们身负重伤,战前的电话线也被炸断,前沿阵地和指挥部彻底失去了联系。彼时已经是通讯排长的朗生续焦急万分,他知道保持通讯畅通对于前方指挥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是敌人最大的攻击目标,两位战友可能回不来了,但指挥部和前方不能断了联系,我和班长去,如果我们也回不来了,你们一定要顶上来,要在最短时间内让线路畅通!”

派出检修线路的两名战友迟迟未归,形势严峻,朗生续顾不得多想,含着泪、哽咽着对身边的战友告别,随即冲上炮火纷飞的战场。

敌军炮火太猛烈,电话线被炸成数段。为了重新接好电话线,朗生续不停地穿梭在炮火中,一边躲避炮弹,一边修复受损电话线。

眼见就剩一节电话线就接通了,可电话线却没有了,朗生续后背炮弹炸的伤口钻心疼,就在他快绝望时,灵光一闪, 想到集训时教员曾说过人体也可作为导体通电。

于是,他忍着剧痛,匍匐倒地,咬紧牙关,一手拉住一个线头,让电流通过他已经受伤的身体。

“通了!通了!”

一分钟、两分钟……

半个小时过去了,此时朗生续已经分不清身上的疼痛是来源于伤口还是巨大的电流,听到战友们说电话接通的答复,他才松开手,此时他因身体过电导致全身酥麻,双臂都回不过弯儿。

就这样,在朗生续和战友的交替坚持下,指挥部和前方的通讯恢复,最终,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朗生续也因此被师部通报表扬,这段故事也成了他一生最光荣的记忆。

经历了战争年代,如今享受幸福生活,朗生续心中充满感恩。

这个就是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徽章,这个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颁发的,这个是他立过的功……抚摸着胸前骄傲的徽章,朗生续跟孩子们诉说着自己获得的荣光,并鼓励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听从祖国的召唤。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96岁老兵朗生续:“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

“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朗生续说,在战场上,有千千万万人顶着炮弹,流血牺牲,与阵亡的战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

“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老兵,虽然我人老了,但我对战场上的经历和牺牲战友的记忆依然清晰,我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后辈听。”

近几年,“隐居”乡村的郎生续,被“吉林好人”徐淑子邀请到了延吉市老兵之家,负责为驻延部队、中小学校和党政机关宣讲红色故事。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96岁老兵朗生续:“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

2021年,朗生续在孙子的帮助下接触到了短视频,开辟了红色宣讲的新阵地,拓展了新受众,抖音上的“郎爷爷”向广大网友讲述着他所经历的革命故事。

“我希望年轻的一代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和美丽。”朗生续老人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李煦

摄像 孙上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8: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⑦丨老兵吴化南:一寸山河一寸血,好日子咱们得珍惜
...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96岁高龄的老兵吴化南家,回忆起自己的经历,老人反复这样说。“我1927年出生,1946年入伍,1955年退役回到地方,”尽管上了年纪
2023-07-25 11:23:00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薛级臣:峥嵘岁月铸英雄百岁荣光映今朝
初见薛级臣,这位临近百岁的老人,小麦色的皮肤,憨厚朴实。当问及薛级臣为什么参军时,他顿了顿,眼神明亮起来,骄傲地说:“我要为人民服务!”薛级臣,1925年出生,1945年入伍,1
2024-08-04 12:05:00
寻访老兵足迹|97岁老兵张学芝:穿越战火的英雄史诗,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省敦化市南湖家园有一个挂着“光荣之家”的家庭,这是老兵张学芝的家,已然97岁的张学芝,虽然已是鲐背之年,但是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地和记者说起了当年的经历。硝烟中的青春1928年
2025-07-02 10:22:00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①丨89岁老兵忆当年:缝上“英雄条”昂首上战场
...省军区政工局、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开展“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从6月5日开始,中国吉林网记者分赴全省15个村屯(社区),深入老兵所在村
2023-07-17 13:01:00
寻访老兵足迹|刘庆恩:从战场通讯兵到红色血脉传承者
...忠诚书写传奇,用一生诠释信仰与担当。今年99岁的抗战老兵刘庆恩,就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18岁,他毅然投身抗日战场,在枪林弹雨间舍生忘死传递情报,为胜利拼尽全力;23
2025-07-07 10:10: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韩景俊: 枪林弹雨铸忠诚 桑榆暮年传薪火
...世纪的时光诠释着“忠诚”二字。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不仅在战场上用热血捍卫山河,更在晚年将红色精神播撒进下一代心中。1928年6月,韩景俊出生于河南清丰一个普通农家。在日
2025-07-05 10:43:00
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⑧|老兵毛延年:有强大的国才有幸福的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听89岁老兵毛延年唱起那首熟悉的旋律,感受非常不同。无父无母的孤儿、地主家的放牛娃、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家乡建设的老农夫,四种身份,勾勒出四平市梨
2023-07-26 15:28:00
厦门一中学子追寻红色足迹
...主要从英烈亲属、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工作人员、老兵宣讲团成员和学校老师中遴选而出。接下来,宣讲团还将走进更多厦门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
2024-04-02 00:25:00
致敬英雄丨房汉一:35名退伍老兵,吹响“金色号角”
...,几名穿着汗衫的老人围坐聊着近况。“这些人都是退役老兵,是我们‘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今年65岁的队长房汉一说,在这里,有事大家一起上,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仿佛再
2024-08-12 1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