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日入军营
终生伴军魂
……
在延吉市老兵之家,96岁的高龄老兵朗生续,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为青少年们述说着他在战场上的战斗经历。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通信兵是部队作战时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他们英勇果敢,在指挥所和前沿阵地之间传递信息,守护战场上的通信畅通。
老兵朗生续,就曾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的一名出色的通讯兵。

1928年,朗生续出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947年,他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军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7师直属炮团。经历4年解放战争,辗转多地战斗的艰苦锤炼,他积累了丰富的战地通讯经验,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地通信兵。
“如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参军的日子,1947年7月13日,在部队,我识了字、懂了知识。”朗生续说,参军时,只知道带着大红花光荣,而参军后,才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解放新中国的深刻含义。
1951年1月,朗生续主动申请入朝作战,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并凭借自身战斗本领,保障战场上的通信电波始终不消逝。
1952年的一天,朗生续所在部队负责前往高里山作战。
那天,战斗异常猛烈,敌军的战机在空中萦绕盘旋,炮弹就在朗生续和战友的身边接二连三爆炸,在敌方的强攻下,战友们身负重伤,战前的电话线也被炸断,前沿阵地和指挥部彻底失去了联系。彼时已经是通讯排长的朗生续焦急万分,他知道保持通讯畅通对于前方指挥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是敌人最大的攻击目标,两位战友可能回不来了,但指挥部和前方不能断了联系,我和班长去,如果我们也回不来了,你们一定要顶上来,要在最短时间内让线路畅通!”
派出检修线路的两名战友迟迟未归,形势严峻,朗生续顾不得多想,含着泪、哽咽着对身边的战友告别,随即冲上炮火纷飞的战场。
敌军炮火太猛烈,电话线被炸成数段。为了重新接好电话线,朗生续不停地穿梭在炮火中,一边躲避炮弹,一边修复受损电话线。
眼见就剩一节电话线就接通了,可电话线却没有了,朗生续后背炮弹炸的伤口钻心疼,就在他快绝望时,灵光一闪, 想到集训时教员曾说过人体也可作为导体通电。
于是,他忍着剧痛,匍匐倒地,咬紧牙关,一手拉住一个线头,让电流通过他已经受伤的身体。
“通了!通了!”
一分钟、两分钟……
半个小时过去了,此时朗生续已经分不清身上的疼痛是来源于伤口还是巨大的电流,听到战友们说电话接通的答复,他才松开手,此时他因身体过电导致全身酥麻,双臂都回不过弯儿。
就这样,在朗生续和战友的交替坚持下,指挥部和前方的通讯恢复,最终,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朗生续也因此被师部通报表扬,这段故事也成了他一生最光荣的记忆。
经历了战争年代,如今享受幸福生活,朗生续心中充满感恩。
这个就是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徽章,这个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颁发的,这个是他立过的功……抚摸着胸前骄傲的徽章,朗生续跟孩子们诉说着自己获得的荣光,并鼓励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听从祖国的召唤。

“任何时候,祖国需要我,我就来。”朗生续说,在战场上,有千千万万人顶着炮弹,流血牺牲,与阵亡的战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
“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老兵,虽然我人老了,但我对战场上的经历和牺牲战友的记忆依然清晰,我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后辈听。”
近几年,“隐居”乡村的郎生续,被“吉林好人”徐淑子邀请到了延吉市老兵之家,负责为驻延部队、中小学校和党政机关宣讲红色故事。

2021年,朗生续在孙子的帮助下接触到了短视频,开辟了红色宣讲的新阵地,拓展了新受众,抖音上的“郎爷爷”向广大网友讲述着他所经历的革命故事。
“我希望年轻的一代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和美丽。”朗生续老人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李煦
摄像 孙上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8: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