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西问丨张彩欣:一所百年博物院,如何架起中法人文交流之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22 16:1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中新社天津12月22日电 题:一所百年博物院,如何架起中法人文交流之桥?

——专访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前馆长张彩欣

中新社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

1914年,法国动物学博士、昆虫学家、博物家桑志华(Paul Emile Licent)在天津创建北疆博物院,即当今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这座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见证了中法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对中国和世界博物馆发展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建馆110周年。北疆博物院为何被称为“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又如何成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前馆长张彩欣,讲述北疆博物院建立及传承中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桑志华为何来到天津,创建北疆博物院?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彩欣:1913年,桑志华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后,就有了“探求中国腹地——黄河流域、蒙古地区及西藏附近地区”的设想。按他自己的话说:“它的地质、它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尚有许多宝藏留待人们去发掘。”

来华之前,桑志华制定了详尽的科考计划,分为六步:较为系统地考察所有注入渤海湾的各水系,如黄河、白河、滦河和辽河等;在这四大流域采集一些自然类的标本,也包括北方民俗学、人种学等一些藏品;建立一座博物馆;出版相应的刊物;为科学研究机构提供考察资料;建立陈列室。

1914年,桑志华正式开启科学考察和采集发掘。在华的25年间,他在中国北方走过5万多公里艰苦而漫长的科学考察之路,足迹遍布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广大区域,内容涉及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动植物学、人种学、经济学等诸多方面。

1914年至1922年间,桑志华搜集的标本一直存放于崇德堂(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献县教区在天津建立的财务管理处)。随着标本日益增多,包括地下室在内的三分之二房间都被占满,急需找到新的地点存放。

桑志华向献县教区提出建设专有博物馆的要求。在教会支持下,当局于马场道准备兴建的天津工商大学毗邻处划拨了一块博物馆专有建设用地。历经八年建设,完全按照博物馆功能和需求建设的北疆博物院建筑群落成,设有陈列室、藏品库房、实验室等。

北疆博物院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博物馆中兼具采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几大博物馆功能于一体的典型样本,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纷纷慕名而来。

中新社记者:这座博物院为何被称为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

张彩欣:中国早期一些自然类的博物馆,有的已发生变迁,有的已结束了使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北疆博物院从建馆之初延续至今,布局完全与百年前相同。作为研究型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先后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山西榆社四大古哺乳动物群。

1922年,桑志华在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河谷发现了大量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同时在同一地域还发现了一颗古人类的门齿(“河套人”牙齿)和大量石器。这件门齿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1923年,应桑志华的邀请和要求,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派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来华,与桑志华联合组成“法国古生物考察团”并进行了首次考察活动,发掘鄂尔多斯北部的化石。同年,他们还考察了宁夏灵武的水洞沟,首次发现了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地层,并发掘了大量的旧石器,使宁夏水洞沟遗址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发掘和进行系统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桑志华对中国的史前考古作出了重大贡献。北疆博物院藏品数量大、门类全、价值高、来源地域广泛,共有20余万件标本,以及1.4万余件(套)图书资料、研究手稿、玻璃底片等。这些标本和相关地区的人文藏品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社会等历史变迁的见证物。

中新社记者:与其他来华考察的探险家不同,桑志华为何坚持将其收集的标本留在中国?北疆博物院如何成为促进中法交流的使者?

张彩欣:在文献中,我们确实发现桑志华有这个想法。对于采集的标本,除少量交流到世界一些收藏机构外,桑志华坚持把它们全部留在中国。此外,北疆博物院至今还收藏有部分国外交流来的标本。

桑志华在行程录中这样记述:“我不能掠夺在北疆博物院中所收藏的,从各地花重金收集到的藏品。……我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所有被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化石必须要留在发现地。”

北疆博物院自创建之初,就是中法人文交流的纽带与桥梁,这种关系延续至今,从未间断。我一直称这座博物馆为“中法混血儿”。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与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今年6月,天津自然博物馆代表团出访法国开展人文交流,分别访问了桑志华的家乡——法国罗别镇、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德日进基金会等地,搜集相关资料,填补馆藏空白,进一步推动中法两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交流合作,还专程拜谒了位于巴黎市蒙帕纳斯公墓的桑志华墓地。

这次出访扩大了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与法国相关机构合作交流领域和范围,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达成了多项中法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意向,进一步擦亮了北疆博物院这张“中法情缘名片”。

中新社记者:历经百年沧桑,北疆博物院为何能以原貌呈现?建筑和馆藏文物是如何修复的?

张彩欣: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天津启动了北疆博物院的整体修缮、布展和对外开放工作,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按照文物保护修缮的原则,将北疆博物院的风貌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历经百年变迁,北疆博物院的藏品亟须保护。天津自然博物馆自2020年8月起,对北疆博物院时期珍藏的部分文献资料启动预防性保护工作。2021年7月,天津自然博物馆又启动了北疆博物院珍贵藏品的数字化保护。我们策划的“百年珍蕴——北疆博物院藏精品文献展”,就是数字化成果的重要运用。

此外,我们还出版了一系列北疆博物院有关书籍。我们用5年的时间,将桑志华当年绘制的一些手绘地图采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识读、研究,出版了北疆博物院手绘地图研究系列图书。我们还第一次从博物馆学角度对北疆博物院的建筑、藏品、展陈、对外开放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出版了《走进北疆博物院》这本书。

中新社记者:未来,北疆博物院将如何进行国际合作?

张彩欣:为体现出北疆博物院在中法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我们于今年9月举办了“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邀请到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尤其是和百年前北疆博物院有历史渊源的一些机构的代表,比如德日进先生的亲属等。

研讨会上,天津自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南特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罗别镇历史考古学会分别签署馆际合作协议,在人员互访、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特别是北疆博物院珍藏资料整理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明年,我们预计派出专业人员前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察看、梳理当年桑志华和德日进采集并交流到该博物馆的标本的数量、门类等,进行联合开展合作研究、互换展览。这将是一个长期、密切、务实、深入的合作。(完)【编辑:李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众学者讲述自己与北疆博物院的“第一次” 博物馆架起中法人文交流之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提供天津北方网讯:在日前举行的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全球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北疆博物院创建者桑志华做出的成就以及北疆博物院的历史地位给予高度
2024-09-24 13:40:00
中法代表在天津共话“合作背景下的天津与法国”
...中法两国60余名代表参观由法国人桑志华创立的天津北疆博物院。 佟郁 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高效的建设速度与智能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两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同样
2024-03-23 21:36:00
...演了文物外交的角色。为筹备“汉风”展,我当时去河北博物院挑选了几件满城汉墓重要文物,也去了陕西、山东、甘肃。从那时至今,我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及多地博物馆一直都有接触与合作,这
2025-02-28 20:20: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
...法文化交流”于2024年12月18日在展厅9开放!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及凡尔赛宫近150件珍品,呈现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
2025-01-31 13:26:00
近百件展品从法国启程赴华(图)
...》。 新华社发新华社巴黎3月21日电(记者 张百慧)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的“凡尔赛宫与紫禁城: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开幕在即,以凡尔赛宫藏品为主的近百件展
2024-03-22 05:52:00
中法文化遗产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15日 第 07 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派出专家赴法国巴黎,参与巴黎圣母院的保护修复工作。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达
2024-05-15 03:43:00
...”(简称“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及法国凡尔赛宫近150件珍品。据悉,“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览将于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5月4日期间举
2024-11-04 21:45:00
新纪实|《文运中国》第四集 《和合共生》
...凡尔赛宫与紫禁城: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的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 而在过去的2024年中,中法两国举行了多场文化活动,通过展览、舞蹈、体育、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
2025-03-25 15:23:00
2024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 河南喜获佳绩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殷墟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两项展览入选;郑州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5月18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系列
2025-05-18 10: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智慧农场”学科学
10月30日,科技辅导员带领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制作“智慧农场”。10月30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废旧材料大变身 智慧农场学科学”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使用纸箱
2025-11-01 07:32:00
10月28日,市审批局公告了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将是一座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新学校。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位置在小店区
2025-11-01 07:34:00
10月2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清徐县2025年度营造林建设任务、古树名木保护、候鸟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标志着太原市林业专项核查工作启动
2025-11-01 07:34:00
10月29日,第八期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在太原结束。在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中,来自我市10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太原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专班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将打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治理两场歼灭战,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5-11-01 07:34:00
汇川:用“辛苦指数”换粮农“丰收笑脸”
多彩贵州网讯自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工作启动以来,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简称:汇仓红公司)锚定“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核心目标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防范人员滑跌伤害及生产设备、系统冻结损坏,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深化“最安全银行”创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遵义汇川支行在遵义市茅草铺社区组织开展“六进六联”送金融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贵州金元鸭溪电厂组织开展2025年度职工职业与健康体检工作,为全体职工送上“健康礼包”,以实际行动筑牢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双重防线
2025-10-31 18:49:00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
2025-10-31 18:51:00
40多名宁波游客在皖北农村吃“大席”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40多名宁波游客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大席。口孜牛肉、手工麻叶、红烧皮丝
2025-10-31 18:55:00
10月30日,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
2025-10-31 19:10:00
10月31日,第62届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进入布展冲刺阶段,今年的菊展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开化屿和谢坪屿。
2025-10-31 19:16:00
鲁网10月31日讯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企业用工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金秋招聘月”活动于近日启动
2025-10-31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