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朋友都有过脑子转不过来的感觉,学个啥记好几遍也记不住,前脚刚放下的东西,后脚就忘了放哪儿。
如果你就是这样,下面这7类食物一定得少吃,这是因为它们中的某些成分会伤害大脑,让人思维慢,记忆差。除此之外,还有2件事要注意,都是啥呢,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文章吧。
▲图:摄图网
这是因为其中的添加糖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也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炎症,这些又会抑制突触的可塑性,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细胞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必须通过突触,突触功能受影响了,也就影响了信号传递,所以高糖的食物吃得多,就可能会记忆降低。[1]
所以为了大脑健康要控糖,每天添加糖建议控制在50克以内,如果能控制在25克以内更好。
目前营养成分表还没有强制性标识糖的含量,所以咱们没法确切地知道包装食品中的糖含量有多少,那就要留意配料表,只要配料里有蔗糖、糖浆、蜂蜜的食品都得少吃。
▲图:摄图网
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钠会损害神经元的功能,进而就可能会加速大脑衰退,影响认知和睡眠。[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咱们除了做菜少放盐,还要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成分表里钠含量低于400毫克的食物。
另外,酱类、咸菜、泡菜、火腿、腊肉等食物盐含量不低,也得少吃。
▲图:摄图网
有研究显示,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跟认知降低、痴呆相关。
至于机制,可能是因为这两种脂肪酸都具有促炎作用,而大脑对炎症非常敏感,特别容易因为炎症而受损;也可能是因为两者都能升高血浆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从而影响了血管健康,大脑里的血管出了问题,就容易出现思维迟钝,记忆力降低等认知问题。[3、4]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是肥肉、黄油、椰子油、棕榈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是各种糕点、巧克力、三合一咖啡饮品。
你可以通过配料表来判断,如果配料表里含有植脂末、代可可脂、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这些字眼,那食品中就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即使不含反式脂肪酸,往往也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超加工食物的加工程度较高,大多兼具了以上提到的高糖、高脂、高盐、高热量等特点。
2022 年底,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探讨了超加工食品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对这一万多研究对象进行了 6-10 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当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19.9% 时,整体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会提高 28%,执行功能下降的速度会提高 25%。整体认知能力包括执行功能、语言流利度和记忆力等,而执行能力则是指规划和执行目标的能力。[5]
简单来说就是:超加工食物吃的多,会让人更容易变笨。
▲图:摄图网
这是因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具有神经毒性,会引起脑损伤,另外酒精还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维生素B1缺乏也会影响神经系统[6]。
所以过量喝酒会影响认知,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6]。
需要提醒的是,酒精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还大[7],所以如果饮酒一定要限量。
每天喝别超过多少呢?酒精量别超过15克,你可以用1500除以酒精度数来估算一下喝酒的量,比如4度啤酒就是375毫升,也就是一罐这样。
▲图:摄图网
这是因为鱼里汞主要是甲基汞,甲基汞是一种强大的神经毒素,会伤害大脑和神经系统,所以别吃汞含量高的鱼,尤其是别给孕妇和孩子吃,这是因为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甲基汞更敏感。[8]
▲图:富含甲基汞的鱼
▲图:可以放心吃的鱼
▲图:摄图网
最近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精制碳水与神经认知缺陷有关,海马功能尤其受到影响,海马可是大脑中掌管记忆的重要区域,所以长期吃富含碳水的食物不利于大脑健康。
研究还发现胎儿时期、少年和青春期如果长期接触精制碳水,对认知功能的伤害可能更大。[9]
所以饮食中要减少富含精制碳水的大米和白面,每天的主食大概1/3~1/2要吃全谷物、杂豆和薯类。
▲图:摄图网
这就是会伤脑的7种食物。除了饮食,还有两件事会让我们变笨。
-熬夜:熬夜对大脑功能的调节起到关键作用,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
-肥胖:2023年,《柳叶刀》上的一篇集中于近万名的亚洲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和 BMI 升高,均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0]
所以,要想不变笨,还得睡好觉,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