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百善孝为先也,孝——指对父母尽心奉养并尊敬,马克·吐温曾说:“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接下来跟随笔者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董黯孝母。
东汉时期,在当时的句章县石台乡也就是今天的余姚市大隐镇有一个叫董黯的人,董黯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第六世孙,他自幼丧父,砍柴为生,与母亲黄氏相依为命。在乡邻中有个叫王寄的人,家境富但是不孝顺父母。有一次,王寄的母亲与黄氏说道:“我家境比你富裕,身体却不如你硬朗,为什么?”黄氏答道:“我虽然家贫,但儿子对我非常孝顺,心情愉快,身体自然就好了。”王母听了之后,回家责骂儿子,她希望儿子可以以董黯为榜样做一个孝子。没想到王寄非但没有听进去母亲的教诲,反而怀恨在心,有一天趁董黯不在家,他一怒之下闯入董黯家中,对董黯的母亲进行了侮辱,把黄氏打成了重伤。董黯回家看到如此场景,跪在母亲病榻前痛哭:“儿子不孝,让母亲遭此大罪”。黄氏说:“不怪你,是我自己失言造成的。”不久,黄氏含恨而终。董黯伤心欲绝,他想立即报仇,但想到王母只有王寄这么一个儿子,如果现在就杀死王寄,王母也必定不会独活,他于心不忍。他整日坐在母亲墓前,睡觉也枕着斧头,想报仇但是不忍王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日夜痛哭,以至于泪积成潭,树上的乌鸦也被他的哭声感动,伴他哀鸣不止。
几年后,终于等到王母去世,董黯提刀来到王寄家中,一刀将王寄的头砍了下来,送到母亲的灵前祭奠,他写下《歼仇告母文》:“人子酬德,孝为至先。鞠我育我,诚然信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今已杀寄,祭于墓前。昔仇已报,更无后冤。”随即去官府自首。官府查知事情的原委后,无法定夺,只好上报朝廷。就这么一级又一级的上报,最后汉和帝听说了董黯报仇这件事,觉得他虽触犯法律,但念其孝心可嘉,对董黯这种孝心和敢作敢当的性格,便下令免去他的杀人罪,还封董黯为郎中。董黯没有应诏,只愿做一个普通的山野村人,最后终老山林,活了八十岁。
读完这个故事,我近乎本能地去假设,如果自己是董黯,在那样的境况下,会不会杀人?答案是肯定的:会,一定会。 我也因此怀疑自己骨子里会不会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危险分子,会不会是心理不正常。我向我的朋友们提出了这个假设,与他们探讨,但没想到朋友们的回应空前一致:我也会杀人!动我父母者绝不轻饶!
人面对危险时,有三种本能反应:战斗、逃跑、木僵。战斗的形式有:言语争论、身体对抗、使用工具战斗。逃跑的形式有:求饶认怂,服从配合,逃离现场。木僵就是呆若木鸡。
虽然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 “在这种情况下,杀人是正常心理反应。能选择冷静处理的要么是圣人,要么是情感淡漠的精神分裂症,要么是旁观者,如果不是这三种人,那么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患上严重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或人格解体。那些宣扬在暴力面前要选择沟通、选择理性、保护生命的人,要么本身就是人格障碍,要么就是严重自卑症患者,要么就是他不介意自己的妻女也能“享受”到如此“礼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