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王乔正在给居民看病。
春节长假期间人们不仅状态放松,暴饮暴食也是难免的,很多人的肠胃都经历了各种节庆佳肴的“洗礼”,不少人更是陷入“吃饭、睡觉,吃饭、睡觉”的恶性循环中。长假过后,肠胃开始拉响警笛。为此,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组副组长王乔提醒,春节过后,需要健康饮食来“清洗”肠胃,饮食宜清淡、多吃果蔬、多喝清茶,为肠胃“减负”。
节后上班消化系疾病患者多
“王医生,我肚子疼,上吐下泻,能不能给我看看!”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家住横溪的居民孙先生就找到王乔看病。据孙先生介绍,头一天晚上因为想着第二天要上班了,就和几个朋友相约“长假里的最后聚餐”,席上吃得太过丰盛,还喝了不少酒。可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出现肚子痛的情况。一开始情况比较轻微,尚能忍受,可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相继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腹部疼痛也逐渐加重,这才一大早跑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医生的帮助。王乔让孙先生躺在检查床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然后进行了血常规等检查,其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王乔当即给孙先生开具了治疗药物,先行挂水,然后再回家继续口服药物,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其实每年的春节长假后都一样,来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都很多,他们的病因大多和吃相关,春节期间暴饮暴食消化不良了,或者说酒喝多了发生酒精中毒了等!”王乔称。
长假期间这几类消化系疾病常发
王乔介绍,其实每年春节长假有那么几类消化系疾病属于高发。第一类也是最多的就是急性胃肠炎。春节期间,家人团聚、访亲探友,丰盛的餐饮使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此时如果进食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因气候变化受凉,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腹痛大多为脐周痛,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七八次,最多可达十几次,有时伴发热,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第二类就是急性胃黏膜损伤。每逢传统佳节,餐桌上少不了美酒助兴。此时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过量饮酒,尤其是酒精浓度过高的烈性酒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黏膜糜烂、消化道出血等疾患。同时,醉酒后呕吐剧烈可能造成贲门撕裂综合征,出现剧烈疼痛、呕血等症状。
第三类常发的是急性胆囊炎。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分泌增多,易引起胆管阻塞、胆囊反射性收缩,如果收缩过于强烈便会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结石一旦嵌顿,患者同样会出现严重的右上腹绞痛。
最后一类就是急性胰腺炎。大量饮酒、饮食油腻、暴饮暴食等行为都会导致患者急性胰腺炎发作。患有胆胰疾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其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发作的持续性左、中上腹部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腰背痛,呈束带状,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减轻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节后宜合理清淡饮食
那么,春节长假过后如何保护自己的胃肠道呢?王乔称,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清淡饮食,好好清理胃肠道。
清淡食物配粗粮。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的蔬菜比例。新鲜的绿叶蔬菜、小米粥、面条汤等这些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多喝开水解油腻。多喝水尤其是白开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的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损害。
吃水果平衡消化。由于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热滞,会导致便秘或腹胀。水果能调整消化功能。特别是橙汁、木瓜,均可在饭后一到两小时后吃。此外,买点金银花、菊花、木棉花等煲水喝,也可平衡消化功能。甜品吃多了,同样可引起胸闷、腹泻、胃口差等症状,多吃点苹果和番石榴可以减缓这些症状。
绿色蔬菜补充纤维。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是因为摄取的新鲜蔬果不足,再加上节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出现便秘或排泄不顺的情况。所以,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少吃肉,以补充足够的纤维素,如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等新鲜蔬菜可当主食吃。这些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多的蔬菜不仅能和大量的肉、鱼、蛋类均衡营养,还有调理肠胃的作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