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经的妻子一转眼变成了父亲的妻子,作为丈夫的李瑁作何感想?
作为父亲的唐玄宗怎么能干出如此有违伦理的事情?
这巨大的反差不经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事出必有因,事情还得从一位名叫杨玉环的女子说起。
杨玉环作为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著名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中提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便是对杨玉环的最高评价。
杨玉环命运第一次被改写
显赫的家世背景加上家族中人才辈出,使得杨玉环从小受到环境的熏陶,加深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再配上倾国倾城的容貌简,直无人能及,可谓是美貌与智慧并存。
但杨玉环的一生比较坎坷,家境殷实的她因为父亲的去世,家道中落,便寄养在三叔杨玄璬家。
因寿王到了婚配的年纪,唐玄宗和寿王生母武惠妃便开始为寿王选妃。选妃是一件比较慎重的事情,不容丝毫马虎,经过层层选拔,杨玉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杨玉环及整个家族的命运因为册封而改变。
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十八岁的杨玉环被李瑁迎娶入宫,正式成为寿王妃。
寿王李瑁也是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加上和杨玉环的年龄相仿,两人相处很融洽,在旁人看来是一对让世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李瑁对杨玉环很是疼爱,因杨玉环喜爱音律,擅长歌舞,他便特意从王府中找了几个有名的乐师来教导她。
杨玉环不仅得到了寿王的宠爱,就连她的岳父唐玄宗,以及她的婆婆武惠妃,都对她另眼相看。
当年,杨玉环被册立为正妃,他们夫妻二人向玄宗磕头行礼,玄宗还在圣旨上夸奖了她一句“含章秀出”。
但好景不长,两人的美好生活并没持续太久,幸福时光总是短暂的,武惠妃病逝,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李瑁并未想过自己的妻子会嫁给自己的父亲,杨玉环也未想过自己会再次嫁人,更何况这人不是别人,而是被自己称为父皇的人。
“三庶人”案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在将自己的皇后贬为庶人的同时,又将太子赐死。
这一切都来源于后宫皇后之位的争斗,始作俑者竟然是武惠妃,看似善解人意的武惠妃,为了皇后之位也不择手段。
但她的目的不止于皇后,而是为了巩固皇后地位将眼光放在了皇储之位。
在李林甫的怂恿下,唐玄宗与张九龄、裴耀卿等人的关系彻底决裂,为武惠妃的继位铺平了道路,后来武惠妃向唐玄宗告状,说太子暗中勾结,要杀自己和自己的母亲,当时唐玄宗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所以才会有了废除太子的想法。
但在张九龄的强烈反对下,唐玄宗也拿不出证据来,只好忍气吞声。
没过多久,张九龄就因为一桩与唐玄宗作对的案子,被唐玄宗一怒之下,革除了官职,由李林甫来接任。
有一次,武惠妃给几位皇子下了一道假旨意,说皇宫里有小偷,唐玄宗命令几位皇子披挂上阵,保护宫里的安全。几位皇子和两位皇子都没有怀疑这道旨意,当即就执行了。
三位皇子本意是带兵抓小偷,最后却被武惠妃咬定是意图谋反,因此被贬为庶人。
一天的时间,连一句话都没有来得及辩解,三个皇子就被废了。这件事情在皇宫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不敢说什么,只是在心中为三个人默哀。
武惠妃自知实力不济,怕这三个平民百姓东山再起,便不遗余力地在唐玄宗耳边散播流言蜚语,让这三个平民百姓更加紧张。
唐玄宗勃然大怒,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直接下令处死了三个儿子,开元二十五年,三个儿子全部被冤枉而死。
此消息一出,举国哀恸,人民不仅咒骂武惠妃,还责怪唐玄宗为人冷酷无情。唐玄宗听说自己被判了谋杀儿子的罪名之后,心中就充满了悔恨。这就是著名的三庶人案。
武惠妃因为“三庶人案”爆发,太子李瑛等三兄弟在同一日被杀,良心受到谴责,最后暴病而亡。
众所周知,唐玄宗与武惠妃感情深厚,武惠妃的病逝使唐玄宗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因为自己承受不住失去爱人的痛苦,精神陷入崩溃之中。
整日夜不能寐,总感觉自己失去了精神支柱,作为替皇帝分忧的人,高力士自然发现了问题所在。让唐玄宗一直保持这种低迷状态,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唯有转移注意力,才可能使玄宗振作起来。
高力士为什么会想着将杨玉环引荐给唐玄宗呢?仅仅是因为杨玉环和武惠妃眉眼间有几分神似?还是杨玉环貌美如花、在艺术上造诣很深,能与唐玄宗对弈?
看似荒诞无礼、毫无逻辑可言的事情背后,实则存在着联系。
开元二十五年十一月,唐玄宗曾与杨玉环有一面之缘。这时的唐玄宗带着武惠妃前往骊山温泉,碰巧遇到杨玉环骑马出游,站在高台上的唐玄宗被杨玉环的美貌吸引,便让手下召见她同自己一起进餐。
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唐玄宗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武惠妃病逝后高力士提出此等建议埋下铺垫。
唐玄宗对高力士评价很高,因为高力士能想他所想,忠心耿耿为他办事,这也为高力士不惧压力,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将媳妇引荐给公公的建议埋下了伏笔。
杨玉环命运再次被改写
高力士精心策划,他用唐玄宗的名义命令寿王妃到玉泉宫侍寝,寿王和杨玉环心里都清楚唐玄宗此举意欲何为。
寿王接到父亲派杨玉环去侍寝的命令,心里已经预料到事情的结局,命令已经下达,自己也无能为力,唯有如实相告,看杨玉环作何选择。
经过片刻思考,杨玉环让侍女给寿王传达了自己的意愿,她的回答是:“父皇既已有命,岂能违背”。
此件事情并不是寻求寿王或者杨玉环的的意见,而是两人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是遵循皇帝的旨意。
杨玉环之所以能被别人称作才女,不是没有原因的,她早就看穿了唐玄宗此举的意图,违抗皇帝的命令,只能是鱼死网破,没有生机可言。
唐玄宗既然敢下旨,必定做了充足的准备,不打没准备的仗。
曾今俩人第一次见面,杨玉环便给玄宗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的玄宗有武惠妃相伴,也就没有恻隐之心。
如今两人再次重逢,玄宗也没有当初的羁绊,便向杨玉环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杨玉环如今的身份也给玄宗出了难题,尽管事情很难办,但依旧阻挡不了玄宗想让杨玉环当自己妃子的决心。
忠于皇帝的高力士看出玄宗的心事,便提出可以效防当时的武则天,通过设立庙堂的方式,先让杨玉环以为太后祈福的方式进入庙堂出家,待到时机成熟,便将其接回宫中,这样就能堵住众人之口了。
寿王李瑁迫于压力,加上玄宗提出的优厚条件,便妥协了。
短短四个月的出家时间一过,杨玉环便被唐玄宗接到宫中,杨玉环的身份也由从前的寿王妃变成了唐玄宗的贵妃,她的命运被再次改写。
杨玉环的家族命运也因此被改变——三个姐姐被玄宗宠幸之后,都被授予了封号,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唐玄宗在得到杨贵妃之后,转移了自己对武惠妃的思念,曾今夜不能寐,如今倒睡得踏实。
被接进宫的杨玉环备受唐玄宗的青睐,因为杨玉环擅长歌舞,而唐玄宗在艺术这方面颇为感兴趣,两人常常一起抚琴跳舞。
在唐玄宗看来,能遇到知音属实不易,可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志趣相投进一步加深了两人的感情,并未因年龄的差距而有所减少。
古有烽火戏诸侯,今有为博美人一笑遍寻荔枝
高品质的荔枝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而且不便储存,对运送过程和保存方式的要求极其苛刻。
想吃到新鲜的荔枝,在当时没有汽车只有车马的古代,就必须快马加鞭,不容丝毫怠慢。
因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为博美人一笑,唐玄宗便派人将其快马加鞭地送到长安。
面对皇帝的旨意,士兵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运送过程中,分秒必争,终于在当天让远在长安的贵妃看到了岭南的新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便出于此。
但迫于世俗的眼光,杨玉环一开始没有得到册封,唐玄宗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为自己的儿子李瑁另选了一位妃子。
毕竟很不厚道,替其选妃一是为了缓解良心的谴责,二是为后面册封杨贵妃铺设道路。
经过五年的时间缓冲,最终两人的爱情才得以重见光明,杨玉环被册封为杨贵妃。
唐玄宗对其他妃子也是不闻不问,日夜陪伴在妃子们的身边,百官们的宴请、朝堂上的庆典,他都是寸步不离。
每年十月份有幸游温泉宫者,都要与皇帝同乘一辆马车,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玄宗和杨贵妃在汤泉宫中作宴,陪同的皇室成员和文武百官越来越多。
天宝五年,玄宗诏命扩大温泉宫,特别为杨贵妃造了一座形如海案花的汤池,以供她沐浴。
富高石山上还有一座宫殿、一座朱楼紫阁,一座达三四层。
天宝六年,新宫建好,玄宗带着杨玉参观了温泉宫,并将其命名为“华清宫”。
从宋朝游士熊的《骊山宫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华清宫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宫城,一个是罗城,宫城是皇帝和妃子们居住的地方,而宫殿的内部,则是皇帝用来洗澡和休息的地方。
除了皇宫外,罗城还有许多殿宇、祭坛、台、花园、楼阁。这就是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之所”。他们在这儿生活得很奢侈,有荔枝,有甜瓜,有马球,有斗鸡,有丝竹。杨贵妃有什么想做的想要的,玄宗都答应了。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玄宗给杨贵妃准备的寿宴了。
天宝十三年六月一日,杨贵妃三十六岁诞辰,唐玄宗大摆筵席,并请来一百二十位乐师,演奏《霓裳》,规模宏大。
贵妃穿着一身华服,由玄宗护送,朝中文武百官,皆是衣冠楚楚,齐声高呼“娘娘岁万福”,王妃、王妃、王爷等,也纷纷上前行礼,乐师奏乐,梨园弟子跳舞,将寿宴推向了高潮,当真是“后官佳丽三千,一人受宠三千”。
时局动荡,最终何去何从
因为唐玄宗终日沉迷美色,不理朝堂事务,甘于享乐,加上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唐朝的衰亡很快到来。
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沦陷。唐玄宗与群臣商议对策。
这时,宰相杨国忠向唐玄宗禀告道:近十年,安禄山有叛乱之事,屡有奏报,但皇上始终不肯相信,才有今日之局。
他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唐玄宗的身上,并没有将自己牵扯进来。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多说什么都没有用,唐玄宗只留下一句话:“跑!”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唐玄宗了,现在只想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就把杨贵妃和她的一些家人都给带走了。
唐玄宗和他的臣子们到达了马嵬驿,也就是在这里,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到马嵬驿,大军就把唐玄宗和杨贵妃团团围住,逼迫唐玄宗把杨贵妃交出来,否则就造反。
唐玄宗迫于无奈,又不忍心自己的贵妃遭受非人的待遇,便自己下旨赐死了她。
失去贵妃的唐玄宗终日郁郁寡欢,曾经的挚爱,最后却被自己赐死,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挚爱,还有懂自己的知音。
回到长安后的唐玄宗,见到熟悉的景象便触景生情,命人画了杨贵妃的画像,想用这种方式来思念杨贵妃。
宝应元年,唐玄宗带着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最终郁闷而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