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皇帝朱祁钰为何无人相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22: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当年起兵夺取了大明的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原本他想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大儿子,只可惜大儿子夭折。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在择选一个儿子传下去,但是他并没有,而是选择了他的孙子继承皇位。这也就诞生了一个矛盾,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的天下。本是一家亲,却为了皇位腥风血雨,然而没过太久,明朝的天下又出现了这一幕,这一次是亲哥哥杀了自己的弟弟。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皇帝朱祁钰为何无人相助?

明英宗朱祁镇有一个弟弟叫朱祁钰,两个人都很特殊,都是大明的皇帝,而且两人都在同一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皇帝呢?主要是因为朱祁镇在位的时候,听信佞臣的谗言,竟然亲自率兵去打仗。打仗岂是儿戏,若非是特别难的仗,或者是特别容易的仗,皇帝都不会御驾亲征的。朱祁镇逞强好胜,再加上他比较莽撞,带着20万的精锐就出去了。然而他的玩儿心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20万精锐被歼灭,自己还被俘虏了。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皇帝朱祁钰为何无人相助?

大明的皇帝竟然被俘虏,这则消息传到京城,惊呆了当时的朝野。这时群龙无首,怎么办呢?群臣便将朱祁镇的母亲请了出来。朱祁镇的母亲贵为皇太后,也是一代英豪,就在大家出谋划策,想办法的时候,又一则坏消息传了过来。敌军率领着精锐直逼京城,大明王朝危在旦夕,此时大明的精锐都已损失殆尽,想要调其他军队前来勤王时间太紧,已经来不及。在此危亡之际,于谦扛起重任,组织了名留青史的保卫战。正是由于他的英勇和出色的指挥,使着大明王朝得以喘息。

在组织长安保卫战之前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对方拿着朱祁镇的名头来威胁京城怎么办?如果不投降,则是不忠,如果投降了,大明王朝就毁于一旦。皇太后毅然决然立朱祁钰为皇帝,并且下了一道非常狠的旨意,京城危急,完全是由皇帝朱祁镇造成,如果他因为在保卫战而死,那他就是为国捐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换言之,将士们可以大展身手,不要去顾虑皇帝的死活,一个母亲能够舍小家为大家,一代女中豪杰。

朱祁钰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意外地坐上了皇帝宝座。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他等于是被“抛弃”了。而朱祁钰也很惶恐,据说他一开始根本不敢接受这块天降的大馅饼,因为他的身份不够格,担心被嫡系秋后算账。

要知道朱祁镇可是有儿子的,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为了安孙太后的心,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按理来说,大臣们放弃了朱祁镇,就应该让朱见深继位,但他实在太小了,只有三岁,显然处理不了这么危急的局面。

秉着为国家负责的精神,于谦等大臣上奏孙太后,改立年长的朱祁钰。在于谦的劝说下,朱祁钰才终于同意接下这个重担,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这里有个情况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孙太后同意改立朱祁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朱祁钰百年之后,还政于嫡系,传位朱见深。当然,皇位太有吸引力,后来朱祁钰变卦了,想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还不到他改变主意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瓦剌无条件放回朱祁镇!

这事对朝廷上下造成极大的震动。早在朱祁钰登基的时候,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已经做好了朱祁镇驾崩的准备,说不定还想以皇帝之死激起明军的血性,再征瓦剌。

不料瓦剌却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你们快来接皇帝吧。这可就尴尬了,接回来,两个皇帝怎么办?不接回来,任由朱祁镇呆在瓦剌,大明更是颜面无存。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皇帝朱祁钰为何无人相助?

朱祁钰的立场倒是很明确,不愿接兄长回来。但于谦大公无私,劝说他接回朱祁镇,并表示大位已定,哪怕前皇帝回来,我们依然支持你。

于谦是朱祁钰登基的头号功臣,他都这么说了,朱祁钰只好答应。

朱祁镇到京时,兄弟俩虚情假意的表演了一番兄弟情,然后朱祁钰就把朱祁镇囚禁在南宫整整7年,大门上锁灌铅,仅在门上开个小洞传递必要的饮食衣物。

可即便这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必需品,在朱祁钰的授意下也是供应得不足,最困难的时候,朱祁镇的皇后得亲自做绣活换取米粮,可想而知朱祁镇有多痛恨朱祁钰。

这是朱祁钰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他要么就彻底的当个好人,善待朱祁镇,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仁善,借以邀名,获得舆论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要么就彻底的当个坏人,杀了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永绝后患,虽然可能会被指责,但事实既成,大臣、宗室除了骂几句还能怎样?

关起来算什么呢?那如同制造一个仇敌。

朱祁镇刚回来的时候,对朱祁钰还没那么恨,他毕竟也是朱家子孙,知道那种情况下另立年长的新君是最合适的,但被关的时间越长,他的恨就越深。

而且,哪怕朱祁镇被软禁了,朱祁钰也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没儿子。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皇帝朱祁钰为何无人相助?

景泰三年,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了,使得朱祁钰深受打击。

但他不接受这种命运,努力生儿子,一直没成功。说来真是一把心酸泪,忧虑之下他得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皇储问题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事儿。

于谦等人准备奏请他重立朱见深为太子,但石亨、徐有贞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趁夜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登上了皇位。

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其实也有自己的忠臣,但他后续无人,忠臣就算保下他,等哪天他驾崩了,皇位还是会回到朱祁镇一脉,毕竟他们最名正言顺。既然如此,又何必得罪未来新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
...!杨瑄所作的《复辟录》是这样记录朱祁镇的反应的:景皇帝闻钟鼓声,问左右云:“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皇帝未登殿而宫前钟鼓呜,必是宫廷生乱。
2024-04-29 16:10:00
历史上最揪心的皇帝:被逼上皇位,干得出色时又拉下皇位
...,朱祁镇还在咿呀学语时,宣宗就抱着他问:将来你当了皇帝,能使天下太平吗?朱祁镇答:能啊!又问:如有胆敢侵扰国家之人,你敢不敢率六师出征揍服他?朱祁镇坚定地回答:敢!宣宗听了抑
2023-01-24 17:11:00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公元1449年,北京皇宫,皇帝代理人朱祁钰坐在大殿上方,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疯狂的一幕:数十位朝廷大臣不顾斯文形象,在朝堂上开始群殴大太监王振的亲信官员,大臣们当着朱祁钰的面,活活
2024-01-28 17:14:00
大明王朝共历17帝,他们的血缘关系是怎么样的
明朝皇帝的血缘关系很清晰,传承有序。大明王朝存国263年,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到明思宗朱由检止,共历17帝(有说16帝,没有计算明代宗朱祁钰),皇位一直在朱家子孙中传承,只是其中有
2024-06-09 15:54:00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监死就死了,反正大明王朝不缺一个太监,但最可怕的是皇帝直接被俘虏了,大明的主力也没了,这就意味着也先只要再乘胜攻打京城,就能恢复祖先的荣耀了,也先得意洋洋,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
2024-06-18 15:17:00
朱祁镇为何只是敲下钟就复辟成功了
...案,是一再的发生,而且是从创立者朱元璋,到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种六月,飞雪级别的冤杀一直都有。这其中让人提起来最气愤,最冤枉的就是于谦了,其他人无论如何,都还能找出来一点点
2023-05-29 15:24:00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是从大明王朝的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驾崩,或者是他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亲政开始的。然后,才是“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之后,就是“北京保卫
2023-01-27 14:04:00
明宪宗朱见深:中兴之主,却被清朝抹黑的皇帝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在史学界历来都是热门话题。无论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发动靖难之役的朱棣,亦或是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每一位皇帝都有着独特的性格与形象。在明朝十六帝中,有这样一
2023-11-13 14:46:00
当了八年皇帝,却被咸鱼翻身
...正言顺,这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文化根本与伦理基础。但凡皇帝登基、改朝换代,都要有一合情、合理、合法的说法,得到百姓、百官的承认,这才叫“受命于天”。明英宗朱祁镇的皇位,是朱瞻基在
2024-04-29 09: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