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创新数字时代文化治理 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0 04: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李小牧 王海文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0日 06版)

创新数字时代文化治理 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聚焦数字化,首次设立了“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新华社发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数字技术变革、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数字社会建设等为文化治理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内涵,也为强化文化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发挥文化治理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创造了机遇。

数字技术变革为文化治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和路径,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奠定了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广泛技术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创设出广阔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并在推动数据要素生成、渗透以及功能强化过程中促进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创新,推进“数字+文化”的深度融合。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文化新业态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流程再造、体系重构、高效协同等,使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需持续突破时空限制,相关信息的连通性、要素的流动性以及利益主体的互动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而极大提升了文化治理效率,拓展了治理通道和路径,也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技术基础更加广博厚实。

数字经济发展为文化治理创新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在加快改变着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企业组织形态,催生出大量适应数字文化生态环境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从业者,其中尤以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互容共生下的平台型文化企业、中小微文化企业以及众多自由职业者为代表。伴随平台经济的繁荣,一大批数字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相继涌现。数字文化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结构的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的层出不穷以及各类平台的成长壮大等,使得数字时代的文化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新形势和新要求。因应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的数字文化供给主体、消费群体以及平台用户等更有效地提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应对联系复杂多元、迭代更新快速、形态模式多样等所带来的监管和服务难题,及时化解涉及市场、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复杂多变风险,需要文化治理与时俱进,也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

数字社会建设为文化治理创新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数字生态环境,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数字时代文化治理的完善与创新离不开优良数字生态环境的保障和支持。而数字社会建设在为文化治理创新开辟其所需的数字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能够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同频共振,从而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更好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更加有效破解社会矛盾和问题,由此强化创新文化治理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之间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层面形成联系通道和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产业基础和社会基础实现更高水平的交融。

数字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便更好推动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组织体系、运营机制、营商环境等变革发展。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面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内部结构需要调整、机制模式亟待创新的形势,针对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紧抓战略机遇,从创新文化治理的维度推动任务的落实落地,成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化治理观念深入人心,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发展动力。在观念上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全提供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守正创新,强化制度设计,大力支持包括各类文化企业、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更多利益主体以及大量的文化从业者和创业者参与文化治理,通过强化协同使共建共治共享的思维和观念深入人心,改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求分散状态,扩展联系通道和机制,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拉动双向发力,形成文化业态和模式创新的多元合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在观念深化过程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不断丰富新时代文化治理的内涵,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大力加强数字时代文化治理在体制、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建设和创新,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数字时代文化治理创新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将文化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支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与文化治理创新的深度结合,又顺应数字时代的规则之变,适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要求,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增强文化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同时依据不同文化行业的特点和具体实践,在文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开放格局中积极推进各类文化企业的合规建设,强化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着力点,促进数字时代文化治理在统一开放有序文化市场建设中的作用,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如何有效应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以及文化市场的快速变化发展,是文化治理需要面对的难题和挑战。数字时代文化治理创新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和行业部门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开放经济体制下城乡以及不同地区统一有序文化市场的形成,提升数字治理、社区治理、乡村文化治理能力,强化对虚拟文化市场、平台经济市场等新兴市场的分类监管和治理,持续提升文化治理的效益和效率,不断改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环境和条件。

以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重要突破口,推动数字文化治理的创新发展,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数字文化治理以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全提供了契机。应以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重要突破口,在提高文化治理数字化水平以及加强对数字技术本身治理的基础上大力创新文化治理的手段、模式和路径,提升数字文化治理的地位,使现代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组织体系更加适应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一方面,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催生的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治理,重视治理过程中数据信息联通和共享,使之成为数字文化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数字时代文化治理提供新经验,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开辟新路径;另一方面,加强针对数据安全、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强化数字伦理与文化伦理建设在数字文化治理中的作用,在高效运用技术的同时避免数字技术风险,实现数字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内的总体安全,拓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安全空间。

(作者:李小牧 王海文,分别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文化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轻巧”著称,却蕴藏着无限的潜力。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数字技术“点亮”湖湾建设。积极抢抓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
2023-10-24 13:13:00
山财大召开“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赋能乡村振兴论坛”
2023年8月19-20日,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分会、山东财经大学主办,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承办的“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赋能乡村振兴论
2023-08-21 11:32:00
·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
2024-08-23 14:39:00
项目强省会 | 让文化产业向“新”而行
3月29日至30日,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发布了《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清单》《"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清单》《山东省文化产业项目融资需求清单》,
2024-04-02 09:49:00
· 释放数字文化消费潜能
...点。新时代新征程,既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着力激发消
2023-08-01 13:49:00
...新华网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 题:凝聚思想共识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综述新华社记者周科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5月23日至24日,2024文化
2024-05-25 20:33:00
以新质生产力 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升级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新产业形态,将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提质增效。首先,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创新,有助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效能提升。在新型技术和开放式
2024-04-29 06:37:00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主持人:如何理解文化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有效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吴国平: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是一个物质与精神高度
2023-03-12 06:14:00
“文化数字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文化产品,本质上是“文化厚度+科技能力+传播策略”共振的结果。其成功一方面依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宝藏,另一方面在于用
2025-03-17 17: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
长三角铁路5日计划增开118列客车 涉及安徽多地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铁集团)获悉,10月5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5天,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5 11:02:00
吉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与G331临近景区示意图来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涛图片由吉高集团提供
2025-10-05 11:17: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5日白天在广东电白至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
2025-10-05 11:30:00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大家一致表示,要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025-10-05 12:02:00
天柱县:罗氏家祠竣工庆典举行 传承家风文化助力乡村文明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3日,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三寨罗氏家祠举行竣工庆典,来自贵州、湖南两省8县的300余名罗氏宗亲齐聚一堂
2025-10-05 13:04:00
遵义黄花菜闯入韩国市场
日前,一批产自遵义的优质黄花菜,在遵义海关、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全程指导与服务下,顺利完成基地备案、报关报检等全流程手续后发往韩国
2025-10-05 13:04:00
圆是循环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秋时节启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河北这轮圆是杂技舞台的惊鸿一瞬舞动的飞轮划破长空蹬起的陶缸旋转生风在百年光阴里淬炼于国际舞台上绽放圆是美满这么近
2025-10-05 13:08:00
广东揭阳古城国庆开街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肖明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东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项目——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完工
2025-10-05 14:05:00
一个青年歌手大赛,一次文旅融合实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当国庆的欢腾遇上中秋的团圆,2025年“汾阳王杯”吕梁青年歌手大赛,也迎来了最高潮
2025-10-05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