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李新胜:发展人工智能要坚持医工结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1 17:4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医工结合是AI医疗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行业应达成共识,同时要立足行业行情,推动创新技术赋能行业发展。”12月18日,“2023人民好医生大会暨第九届医生云大会”在深圳举办。会上,深圳迈瑞医疗集团副总裁、研发系统总经理李新胜结合近年来迈瑞医疗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分享了如何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医疗装备研发力、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李新胜认为,医工结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不同于以往的工程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的需求来自于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要跟临床场景深度结合,且人工智能的打磨要也要跟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

“医工结合,仅凭一家医院和一家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李新胜说,人工智能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医院的事情,应从学科或者政府层面,对数据边界,数据质量、数据范围进行界定,形成学科共识和行业标准。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根植于中国国情。”李新胜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解决中国医院急需的问题,要找准中国医院的痛点,才能真正能赋能人工智能发展。只要持续坚持医工结合,人工智能发展就能有所作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交流分享,共同为医疗行业发展贡献“智”力支持。加强人工智能探索 构建产业生态系统“AI技术给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催化剂。”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2023-12-21 14:08:00
医工交叉国际学术期刊《智能肿瘤学》创刊 重庆专家出任主编
...括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据徐波介绍,该期刊旨在发表人工智能技术以解决恶性肿瘤在“防筛诊治康”等实践中的前沿研究,促进医工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新兴学科建设并推动技术应用和复
2023-10-20 12:04:00
在北京一场京港青年创新交流会上,他们因人工智能成为“忘年交”
...副理事长李兴龙听到后,立刻热情回应。贝思达一直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李兴龙毕业后到内地就业创业,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偶然的一次搭话让两地青年成了“忘年交”。走在亦庄,仿佛置
2024-07-28 22:56:00
...视化的数据模型。智能影像医学创新与实践是一门数学、人工智能和医学及医学影像相互交叉的课程。“这门课教学设计时强调夯实数理基础,增强学生在医学应用案例中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2023-11-16 14:01:00
...揭榜。据了解,6个研究课题中包括《基于中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数字中医人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在乳腺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智能腧穴经络导航机器人的研发》等
2024-05-19 13:14: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毛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帮他开“慧眼”,让疾病无处遁逃
...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毛宁而言,临床经验只是一方面,有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加持,他仿佛多了一双“慧眼”,在面对疾病时更得心应手。建立多模态数据库,借助影像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肿瘤分期
2024-07-08 15:30:00
...培育新范式,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四川省把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表示,
2024-06-18 12:15:00
禹宝庆:产医融合促研发成果尽快造福患者
...医工交叉与医产融合是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禹宝庆指出,生物新材料、3D打印、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
2024-03-24 12:06:00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在邕召开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更好服务社会等主题献计献策记者/李新雄本报南宁讯 (记者/李新雄)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如何打造具有
2023-07-15 07: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