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6 18:06:00 来源:怪罗科普

今天看到一个非常高赞的短视频,博主提问古人从来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怎么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的。

这个博主估计是想通过这种“神秘感”来获得大流量,很明显他成功,他的视频受到了广大的好评,评论区许多人都在赞叹古人的智慧。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下,古人确实没上过太空,无法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多少天——其实古代任何一个文明中的古人都不知道这一点,甚至根本不会有这个概念,但是许多古文明中概念中的年——主要是更大周期中一年的平均天数确实是将近365天。

不过这并神秘,也不是巧合,古人有许多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想要了解古人如何做到的,那你只要知道古今中外使用的历法,只要了解古代历法的制历规则和方法,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得到一年的平均天数是365天了。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古人根据什么来制作历法?

地球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园,我们的天空中挂着一个非常显眼且容易观测的巨大天体——月亮。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需要记录下日期,比如部落的祭祀时间,契约签订的时间等等。

而当人们需要记录日期的时候,许多文明就会想到月亮的圆缺周期(月球公转造成的),我相信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的古文明在没有出现文字之前就已经学会通过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判断日期了,因为它就是我们之后历法的基础。

月亮的圆缺周期记录日期肯定不是问题,而且非常简单明了,古人不记得日期的时候抬头看看月亮的圆缺情况就好了。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仅仅记录日期明显就不够用了,特别是需要农耕的文明,老百姓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播种。

月亮圆缺周期提示的日期明显无法告诉人们何时播种最合适,所以古代的学者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体现气候的变化。

古代中国的先贤们找到了“四季”,用季节来提示人们该干嘛,比如春季就该播种了。

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感受到季节变化,也有许多方法来记录季节的变化,但你猜咱们国家的古人想到了什么。

很多人可能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星象。

你可能不知道,古代中国是最喜欢“仰望星空”的古文明,可能没有之一,什么玛雅文明有着发达的宇宙学知识,大多都是没有实质性根据的瞎传。

真正将星空观察用于实践,并留下一套经得起考验、有着完善体系的只有古代中国。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那么古代中国人到底通过什么星象来确定四季呢?

古代中国人其实是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朝向来确定四季的,因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北斗七星斗柄朝向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以及一年中任何一天的同一时刻朝向都是不同的,古代中国人是根据初昏时刻的斗柄朝向来确定四季的。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之所以是“四季”而不是“五季”或“三季”,又或者其它,我想和对称之美,以及更好体现季节变化有关系(我个人猜的)。

北斗七星斗柄一年的朝向正好画了一个圆,分成四份(四季)是第二容易的对称方法,最容易的自然是两份(对半分),但两份或者只有两个季节的话就很难体现季节性气候变化。

其实在人类的文明中,把一个“年周期”分成“三个季节”的古文明是有的,那就是古埃及,当古埃及文明发展出需要农耕的时候,他们则是根据尼罗河的水位来判断自己何时播种的。

图:尼罗河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所以他们是直接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泛滥、退水和枯水来将一个年分为三份,或者三个季节。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只要出现农耕文明,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季节来体现一年中的气候变化,不然没法系统的耕作。

这里已经出现了“季节”的概念,现在只要你简单了解过地理,你就会知道季节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着绕太阳公转导致的。

虽然古人不可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但是他们为了更好指导农耕确定了季节,而季节体现的正是地球的公转。

©photovideostock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你发现了没有,古人是为了吃饱肚子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计算”地球的公转周期的,因为它越精准,你的粮食收成就会越好。

说到“精准测量”,你觉得古埃及人通过水位确定地球的季节性变化精准,还是古代中国人通过北斗星斗柄朝向来确定季节更精准。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哪种观测方法的参照物更稳定,就是哪种更准确。

所以显而易见,古代中国人的方法会更加精准。中国的古人可能也尝试过很多参照物,但最终选择了一种北斗七星。

但是,就算这种方法本身很精准,在没有测量工具的前提下,它还是会巨大误差的。

所以,古人其实根本无法准确知道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多一点,因为观测工具和手段有限。

然而,他们为了吃饱肚子,又必须更准确的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至于如何准确计算,这个就要说到历法中的置润了(到现在总算要真正进入历法相关了),也正是因为置润规则的存在,所以我们前面提到古人得到的是平均一年的差不多有365天,而不是真正每一年都是365天。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中国的农历

你可能想象不到,古今中外,所有文明的历法,都需要通过置润来调整历法时间和观测时间,以确保日期准确。

就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而言,今年就是一个闰年,所谓闰年就是置润的一年——通过二月多一天来补充实际观测的时间。

之所以现代日历需要置润,就是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42天,他无法和我们实际记载日期整除,但四年下来就差不多正好多了一天,所以现代历法的置润是非常有规律的,就是每隔4年二月多1天就好了。

而古代历法置润会更加没有规律,有时候甚至需要直接毫无根据的人为加上或者减掉部分时间,以确保它依然能够准确体现季节变化,不至于出现日期记载是夏季,而实际反馈的气候是冬季。

实际上,由于观测的粗糙,每一个古文明的历法——只要它试图准确反馈气候变化,那么它就需要非常频繁地置润。

因为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想解答中国古人如何得出的一年是365天,所以我们以中国古代的农历为例。

农历是非常美的一部历法,人类历史上应该找不到这样的历法,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有规律,太对称了。

我们现在国际通用的日历其实就是记录地球公转周期而已,这种被称为阳历,而我们前面提到那种看月亮记录日期的历法被称为阴历。

从古至今,人类使用的历法要么强大一点的用阳历,要么弱一点的用阴历,以及第三种阴阳合历——它既体现了月亮的圆缺又体现地球的公转。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农历其实就是阴阳合历,它的目的就是指导农耕,它体现阳历的部分被称为节气,节气就是古人根据季节变化设立的,我们前面提到过季节变化体现的就是地球公转,所以它就是阳历,而阴历部分则是农历的月份是完全根据月亮圆缺周期来的,初一就是月亮刚冒头,而15就是月亮变成圆的时候。

阴历部分可以非常准确,从周朝开始,农历的一个月就已经要么是29天,要么是30天。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月球的公转周期不是只有27.32天吗,为什么按照月球公转设立的阴历一个周期是29天和30天。

这个其实是因为地球公转造成的,因为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在地球上观测月球的圆缺周期差不多正好是29.5天——真是人类记录日期的好伙伴。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阴历要么是29天,要么是30天,怎么搭配组合都无法正好是365天,这就是要置润了。

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农历,它通常记录在我们日历中不起眼的地方,而我们现在农历的设立逻辑是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大月30天,小月29天。

古人又没有上过太空,他们是如何计算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的?

你可能想象不到,从周朝开始,农历就已经是这样设立了。

我们现在的置润规则是“定冬至无中气置闰法”(这篇文章篇幅太长了,这个置润方法不赘述了,想要了解可以转到我专门讲农历的这篇文章),因为现代设立置润规则的人已经知道了一年是365天,所以设立的置润规则相当准确。

至于准确到什么程度,按照现代置润规则颁布农历的话,800年的周朝历史每年的平均天数就是365天左右,误差不会超过0.2天。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他们的置润规则很难准确,即便他们和我们使用着相同逻辑的农历,也很难一样精准。

古人只能更频繁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指导农耕,而最终结果也会导致一个周期内每一年的平均值也在365天左右,当然误差不会太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穿越时光听讲座:探寻历法节气背后的文化脉络
...系。在古代典籍中,“天文”一词最早就出自《周易》。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的细致观察,逐渐构建起时空概念,像《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描述,就充分体现
2025-02-16 01:29:00
中国农历有多厉害?王蒙: 世界上没有任何历法同时计算太阳和月亮
...规律的紧密结合上。二十四节气作为农历的核心部分,是古人观察天文现象和自然界变化后总结出的规律,它们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换,还指示了农事活动的最佳时期。其中以春分,夏至,秋分,冬
2024-05-26 21:57:00
15万年前“工业痕迹”,在青海出现?地球文明真的在循环往复吗?
...罩下,人类还处在原始生存的时期,除了以火为食的直立古人,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文明,那么,这些高科技的古老切割工具又是哪里来的呢?白公山上十五万年前的工业痕迹好犹大家的前世记忆,人
2024-06-19 14:04:00
...缺变化的周期和回归年的长度,是一部阴阳合历,彰显了古人高超的智慧。”王科超说。 新华社电
2024-02-09 02:01:00
推荐过农历生日1
...历的历法体系中,基本没有考虑“日—地”关系。对中国古人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完美的。面对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重要星体,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通过闰年和闰月,把两者协调
2023-12-15 03:04:00
为什么2024年被称为“寡妇年”?真的不宜结婚?
...婚。图源:微博截图先说结论:这当然是个荒诞的说法,古人绝望地想从一切迹象里预言未来,包括天文历法,从而诞生了“寡妇年”这种荒诞的说法。不过虽滑稽却可稽查——所谓“无春年”,是
2024-01-26 10:58:00
为啥今年闰的偏偏是六月?规律原来这么简单!
...出现寒暑颠倒的现象,春节有可能在夏天来过。因此中国古人想到了“置闰”的方法,通过每两到三年增加一个闰年的办法,使得农历的平均年长与阳历的年长相一致,而多出来的这一个农历月就是
2025-07-26 07:44:00
庄子为什么偏爱十九年?
...者兼顾?为了调节12个朔望月与一个回归年的时差,我国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2到3年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有闰月
2024-02-24 01:16:00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15时02分?探秘中国人独有的节气测算
...们的《中国天文年历》里面都发布有农历和二十四节气。古人已经发现太阳的周年运行和四季变化以及农作物生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把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周期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
2024-04-05 16: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