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一个学科的七十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4 06: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葛剑雄

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系列作为第一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欣然合作,组成编委会,我受命主编。

本所之所以乐意合作,并且动员同仁全力以赴,因为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并具有紧迫性的工作,也是我们这个学科点自己的需要。通过这套书的编撰,可以写出学科的历史,汇聚已有成果,总结学术经验,公布经典性论著,展示学术前沿,供国内外学术界和公众全面了解,让大家知道这个学科点是怎样造就的,评价一下它究竟是否够得上顶尖。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起点,是以谭其骧先生1950年由浙江大学移席复旦大学历史系为标志的。而谭先生与历史地理学科的渊源,还可追溯至1931年秋他与导师顾颉刚先生在燕京大学研究生课程的课堂外有关两汉州制的学术争论。1955年2月,谭先生赴京主持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1957年,“杨图”编绘工作移师上海。1959年,复旦大学在历史系成立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组建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这一过程约长达70年,没有一个人全部经历。有些重要的事并未留下本应有的记录。本系列第一部分是学科学术史和学科论著总目。希望通过学术史的编撰,为这70年留下尽可能全面准确的记载。从谭先生开始,个人的论著中都包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是普及性的。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所以对前者全部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所以对具有学术性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非学术性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酌情选录。

第二部分是学术传记和相应的学术经典。考虑到学术经验需要长期积累,学术成果必须经受时间的检验,所以在首批我们按年资选定了四位,即谭其骧先生、邹逸麟先生、周振鹤教授和我。

我们确定“经典”的标准,是本人论著中最高水平和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具体内容由本人选定。谭先生那本只能由我选,但我自信大致能符合谭先生的意愿。谭先生在1987年出版自选论文集《长水集》时,我曾协助编辑;他的《长水集续编》虽出版于他身后,但他生前我已在他指导下选定篇目,我大致了解谭先生对自己的论著的评价。

第三部分是青年教师或研究生的新著。之所以称为“学术前沿”,是因为它们在选题、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都有一定新意,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学术旨趣和学术水平。其中有的或许能成为作者与本学科的经典,有的会被自己或他人的同类著作所取代,这是所有被称为“前沿”的事物的必然结果。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这三部分是否足以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全貌和水平,我们没有把握,只能请学术界方家和广大读者鉴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学科的资讯:
...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高校领导通常都会把学科建设作为龙头,思考和落实学校中的各项工作。在此背景下,我们常
2024-09-28 20:21: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张晓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已是势在必行。对于高校而言,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学科交叉融合无疑
2023-06-20 05:36: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依托高质量学科建设“突围”——郑州轻工业大学探索地方院校学位授予单位高质量建设发展路径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地方院校学位授予单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
2023-10-19 09:11:00
...国教育报江苏理工学院统筹“三教”协同创新 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江苏理工学院积极探索学科管理在“‘三教’协同创新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将学科管理机制研究、实施路径落实到研究生
2023-12-31 09:05:00
发挥教材育人功能需强化学科实践设计
...进一步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笔者认为,教材建设要强化学科实践意识,促进教材功能从静态知识载体向动态的学科实践载体和学习活动指南转变与升级,提升教材育人的内涵发展水平。教材要提供
2024-05-10 09:18:00
...育报山东省滕州市文化路实验小学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索跨学科学习新时代教育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变化更迭,这促使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2023-11-06 10:06:00
...社会发展伴随的问题与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通过单一学科的技术已无法解决,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关键领域科学技术问题,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
2023-02-24 05:48: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简教丰学探路径 学科融合促发展——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秉持“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展校园文化、课堂文
2024-05-15 09:23: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我省部分高校自设二级学科76个、交叉学科23个学科设置新变化将如何助力人才培养河北日报记者 陈 华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
2023-11-02 05:04: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陕西高校12个学科被评为“中国顶尖学科”本报讯 (记者 吕扬 见习记者 王志辉)11月8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
2023-11-09 05:2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开幕
大河网讯 11月1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幕。此次大赛为期2天
2025-11-07 16:44:00
中原审计发展论坛暨数智时代审计学科专业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大河网讯 11月2日,中原审计发展论坛暨数智时代审计学科专业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举行。来自河南省审计学会
2025-11-07 16:44:00
郑州科技学院教师在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11月4日,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郑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李松洋凭借卓越的教学实力与精彩表现
2025-11-07 16:44:00
文化赋能思政 校地协同育人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黄帝故里景区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在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11月5日上午
2025-11-07 16:45:00
齐鲁医药学院开展2025年团干部技能大赛笔试
鲁网11月7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团干部队伍,11月6日下午
2025-11-07 17:07:00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师生在2025年“山青之星”比赛中再获佳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山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
2025-11-07 17:09:00
2025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鲁网11月7日讯11月7日至9日,2025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年会由山东省齐鲁教育研究院主办
2025-11-07 17:10:00
孩子探趣学安全,稚乐幼儿园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11月4日上午,江汉区稚乐幼儿园以“稚心共探消防趣 乐守平安减灾行”为主题,开展消防演习
2025-11-07 17:47:00
武汉船院开启幼儿舰船科普第一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周文俊、蒋园林)11月5日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迎来汉阳区惠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2025-11-07 17:48:00
解锁消防“新技能”!童趣幼儿园萌娃沉浸式消防体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刘佳莹)“哇!消防车的警笛声音好大呀!”“这个头盔沉甸甸的,消防员叔叔好辛苦!”在“119”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
2025-11-07 17:48:00
“政务列车”再出发!精准服务助力学子留汉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想创业开瑜伽馆,有哪些扶持政策?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如何申请?这些高校学子关心的问题,在武汉工商学院将迎来“一站式”解答
2025-11-07 18:19:00
“双减”四年,智慧课堂如何绽放新光彩?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鲍思维、李伟华、杨冬 摄影严呈欣)在“双减”政策落地四年的今天,我们的课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5-11-07 21:57:00
湖北建院“岗课赛研创”模式 四年培养671名城市“青春守护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从管廊巡检志愿者到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得主,学校‘课堂连管廊、实训即实战’的培养模式
2025-11-07 21:58:00
三角湖课堂连接世界 一堂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样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怡飞)11月7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上
2025-11-07 21:58:00
以“形影”艺术赋能乡村建设文脉 湖北建院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通讯员余文婷、李夏)“形”是看得见的创作、测量与改造,“影”是藏不住的文化热爱、情感共鸣与精神成长
2025-11-06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