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7 14:07:00 来源:新京报

听力受损不可怕,可怕的是听力出了问题自己却不知道,时间久了,那还得了!

被忽视的听力问题

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状态良好。听力受损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处于受损的状态,自己却浑然不知。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2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障患者最多的国家,并且每年至少有2万名左右的新生儿罹患听力障碍。

而在我国听力受损的人群中有67%从未进行过听力测试,听力问题的就医率也仅有33%。很多人缺乏听力健康方面的意识,对于听力的预防和治疗,更是存在认知教育上的偏差。

建议出现以下情况,以及属于这五类听力易受损群体的人们,可以进行系统的听力筛查,及早地把听力健康问题重视起来。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或许会减少后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如果只是生活习惯导致听力暂时出现问题,可以尝试改善习惯。比如耳机的音量不宜过大,经常性地掏耳朵等;如果是轻微的耳鸣、中耳炎等症状,及时就医或许可以靠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听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么可以考虑用助听设备来辅助改善。

━━━━━

多方因素导致助听器使用率偏低

常见的助听设备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其中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通过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听到类似机器的声音。而助听器只是一种声音放大的设备。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除了改善原理外,它们在价格、使用方法、使用寿命和适用人群上也都有明显差异。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当前全球能够受益于助听器的人当中,只有17%的人实际上使用了助听器。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听不到才需要靠助听设备来辅助听力,这是误解。听力受损不等于听不见。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助听器的使用率约为10.3%,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亦低于韩国和日本的使用率水平。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另外,在大多数国家,耳部和听力保健仍未被纳入国家卫生系统,耳病患者和听力损失者不易获得保健服务。所以很多时候,改善听力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销。

有一项针对我国听力受损者的调查显示,有55%的听力受损者使用的助听器价格在1万元以下。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除了助听器的价格,产品质量、佩戴舒适度、核心功能(是否能降噪)以及政府公益补贴是用户选择助听器时关注的焦点。

━━━━━

未来助听器市场潜力可观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听力健康问题也逐渐被重视。最新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使用助听器的人群中,有超过60%的听力受损者在18岁之前便开始佩戴助听器了。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当前的助听器市场高度垄断,来自瑞士、丹麦、美国和德国的全球五大助听器集团,他们的产品作为一线品牌占据了全球接近90%的市场份额,并掌握了核心技术。尽管助听器的使用率不高,但不妨碍近些年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

《2019-2025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助听器的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 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可突破80亿元。

八成听力受损的年轻人,自认为听力没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未来助听器市场潜力巨大。

国际知名助听器品牌负责人Arnd Kaldowski直言,中国是全球最大,并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人口老龄化之下,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助听器市场将会实现强劲增长。随着海外巨头纷纷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国产的助听器品牌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福建、广东和江浙,素有国产助听器三大生产基地之说。疫情期间,广东的企业率先发力,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和自动化生产,抓住了国产助听器的第一波机遇。成立于2011年的锦好医疗,用十年时间,将一家默默无闻的代工厂做到了“国产助听器第一股”。

过去两年里,国产助听器领域共发生七起融资事件,其中四个国产品牌实现了助听器的量产。随着资本的加持,以及AI助听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国产助听器品牌能否快速“上位”?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哪些不良习惯会使听力受损?年轻人如何正确使用耳机?老年人怎样及时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版约请记者进行采访。——编 者 老
2025-03-03 05:47:00
老年人耳聋,应该怎么办
...,这与生活习惯和用药有关。世卫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年轻人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年龄早于30岁。如今,许多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当他们拥挤在公共汽车上,乘地铁或出去玩。这
2023-08-12 16:51:00
如何给老人买助听器?南京市市场监管局支招 2024-04-03
...聋患者病程较长,听觉中枢功能退化,同时伴有耳鸣,跟年轻人及儿童相比,往往会受到更多助听效果的限制,因此使用两个助听器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耳鸣被掩蔽的概率也会远高于单耳助听。五、
2024-04-03 09:39:00
AirPods Pro, 将变得更加「Pro」
...的问题,听力障碍不仅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之中,也让很多年轻人饱受困扰。 近年,FDA开始批准非处方助听器,索尼、Jabra等品牌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其中包括不少吸引年轻消费者的
2023-07-04 14:32:00
全国爱耳日,如何正确用耳保护听力?十堰医生建议这样做
...突出,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听觉在退化;而年轻人的耳鸣多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引起的,如长时间佩戴耳机、熬夜、饮酒等。据了解,我市目前听力残疾人数为6.25万人,今年爱耳
2024-03-04 18:10:00
专家警告听力障碍或成“无声的大流行”:这里有3条保持你听力的建议
...强度使用个人音频设备(例如通过耳机大声播放音乐)的年轻人以及几乎一半经常前往嘈杂娱乐场所(如酒吧或夜总会)的年轻人,有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类型耳聋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称,老年人
2023-02-18 11:58:00
长时间打游戏会耳聋?北京友谊医院龚树生:超80分贝会影响听力,建议外放声音
...品|搜狐科技作者|周锦童编辑|杨锦耳科专家门诊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近日,一篇发表在《BMJ公共卫生》上的文章指出,在对5万名电子游戏玩家调查后发现, 每人每周玩约3小时游
2024-01-26 16:00:00
因“客”施“策”让全球市场听到中国声音
...听力市场总监胡永福如是说,这也是近二十年来,他坚守助听器赛道的初心。底气十足 勇闯助听蓝海市场2019年6月,博音听力在上海成立了全国运营中心。凭借着人均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
2023-01-16 12:28:00
全链条自主创新,国产医疗级助听器有了“中国芯”
...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国首款适合国人语言习惯的医疗级助听器uOrigin全系列产品。4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联影集团获悉,在近日召开的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2024-04-12 1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