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萧何为何要帮吕雉杀韩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11: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韩信的死可能让很对人对萧何产生了改观,原本以为萧何是一位重情义之人,毕竟韩信是他给劝回来的。但萧何还是帮助吕后除掉了韩信,虽然对外宣称韩信有谋反之心,但背后的真相谁又知道呢。刘邦称帝后疑心越来越重,吕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他们都对韩信有了猜忌之心,那韩信肯定是很难活下去了。萧何会帮吕后也很现实,就算他事后极度后悔自责,可能当下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萧何为何要帮吕雉杀韩信

公元前196年,刘邦正在亲征代王陈豨的战斗中,在吕后的安排下,萧何诱骗淮阴侯韩信进入未央宫,韩信一到,受命埋伏在宫中的卫士一拥而上,将韩信活捉,捆绑至长乐宫吕后跟前,随后,吕后将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随他一起被杀的,还有韩信一家老小,顿时,血流成河。

于是,历史上便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悲叹的成语;

因此,历史上也有了:“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千古名言。

那么,在那个风声鹤唳之时,韩信怎么会轻信萧何,而进入未央宫而送肉上砧板——找刀挨呢?

萧何为何要帮吕雉杀韩信

韩信这个人,虽为武夫,却有着文人的温情,对待恩人或朋友,点滴之恩,皆涌泉相报。当年在家乡淮阴,他穷困潦倒,经常挨饿,偶到朋友,那个下乡南昌亭亭长家里蹭饭,吃了几次就被亭长的妻子赶了出来,是那个白发苍苍的漂母,可怜他这个落魄之人,每天定时接济他以饭食。对于漂母之恩,韩信一直铭记,后封楚王之时,特以千金之资馈赠漂母,以不忘恩情。

对于萧何,韩信更是如此。当年项梁起兵,韩信仗剑相随,不过未被注意,不得重用。项梁死后,韩信又随了项羽,项羽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郎中,他多次主动献计,项羽不睬,极不得志。于是,韩信另谋高就,到汉中投靠了汉王刘邦,但也只谋得小官,离他的理想十万八千里,也不得志。

萧何为何要帮吕雉杀韩信

就在他觉得前途渺茫,打马离开之际,是萧何,听说埋信因嫌官小走了,便连刘邦都没报告,就飞身上马,星夜兼程,拼命去追韩信,硬是把韩信说服,调转马头,再次回到了汉中。

萧何追回韩信后,就直接向刘邦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眼睛都大了!要知道,曹参、周勃、樊哙这些攻城无数、战功无数的宿将,都没封大将军,要拜一个名不见经传、连自己都不熟悉的人为大将军,要么就是萧何疯了,要么就是自己听错了。

萧何为何要帮吕雉杀韩信

都不是,萧何的反复劝说、极力推荐,让刘邦顿时下了决心,于是号令三军,筑坛用礼,恭恭敬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因此一步登天,有了更广阔的天空,有了更好发挥自己长处的领地,于是,练军队、用良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拉开了还定三秦、东征天下的序幕,他也由此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这样一个知己,这样一个伯乐,以韩信知恩图报的性格,自是感恩戴德、永世不忘。在被刘邦降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之时,韩信当然也留意自己的安全,轻易不与交往,也不轻信人。但是,萧何是谁,如父如母,恩重如山。所以,萧何一声招呼,韩信立马前行,踏上了赴死的道路。虽然事先不知,但我估计,韩信即便知道萧何要算计他,他也会从容就道的,以死报恩,也是韩信这个人的性格使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韩信,萧何的资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
2024-06-01 09:27:00
萧何对韩信意味着什么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他和萧何、张良并称“汉兴三杰”。萧何对于成就韩信这一生的宏图伟业有着至关至关重要的作用。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想当初,
2023-05-28 17:09:00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
2023-05-28 11:04:00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汉初三杰分别为萧何、韩信、张良,后勤、将军、谋士战争三大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韩信由萧何“举荐”给刘邦的,如此说来萧何在刘邦功臣中排第一实至名归。韩信因萧何的举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
2023-07-25 14:22:00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吐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历史典故很多人都知道。“韩信”在其中是主人公,但“萧何”却是决定这一主人公成败的关键。但拿到大权的汉高祖刘邦何尝不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呢。不管是韩信,
2024-02-25 16:36:0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命运与萧何的决策
...非出自古籍,而是总结了一个人的兴衰得失。这个人就是韩信,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兵仙、神帅,是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为汉高祖刘邦赢得天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
2023-12-31 14:39:00
萧何很看重韩信,为何又要设计杀死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给我们造成萧何与韩信仿佛关系很好似的,其实不是这样,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人交情。萧何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伟大,是一个会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再说论交情,韩信怎么能够和刘
2023-06-25 05:20:00
韩信死后,萧何为何让人骂了上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帮助,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萧何的力荐,就不会有汉朝的大将军。不过,韩信被吕后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却让后人痛骂他
2024-10-16 12:36:00
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呢
韩信是秦末乱世中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此人“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但韩信最终还是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只是关于
2023-05-28 11:03:00
萧何极力追求韩信为什么最后要诱杀他
韩信能为刘邦效力,成为初汉三杰是拜萧何所赐。但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出谋划策,才得以诱杀成功。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被萧何所掌控,为什么萧何早年力荐韩信,最后又要亲手将他除掉呢?实际
2023-05-17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