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2月14日讯(记者 范梦琪)2月13日,德州市召开“谋发展 启新篇 奋发有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市教育局总督学、新闻发言人范宜超,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焦方兵,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三级调研员李春岭出席,介绍本部门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建设职业教育先进城市”。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以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统揽,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一是科学优化学校布局。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持续实施强校扩优行动,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以优质学校带动普通学校全面提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义务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184个,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已100%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04个,优化集并小规模学校50个,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二是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打造“爱家乡德州”主题思政课品牌。体育课+“嗨·课间”+课后服务三位一体推进,全市80余万中小学生参与校内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16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科学教育夯基、赋能、培优工程成效明显,培育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3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区1个。持续创新劳动课授课形式,认定首批市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1处,劳动课程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立全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联盟,山东首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体节目《成长没烦恼》直播走进德州。三是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推动课程改革,探索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小学低年级无纸笔评价被评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和典型做法。探索中考录取模式改革,引进优质资源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成立教育优质资源共同体联盟校,开展常态化初高衔接、一体化教学教研和课程开发,德州市物理奥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职教先进城市建设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健全。在全省率先开展普职融通、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培养,7所学校31个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点成功获批。新建迁建3所高职院校投用,目前,德州市共有应用型本科学院2所,高职专科学校4所,中职学校29所。二是推动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和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推动德州市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健康发展;共评选第二批15个中职示范性专业。三是区域化协作成果初显。联合举办山东省“沿黄四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设师生同赛、教师比赛、学生竞赛三个赛道,近700支参赛队13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四是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组织开展教学能力、思政课、班主任能力三个面向中职教师的培训比赛活动,参赛规模、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德州市参赛代表分获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赛项、新闻传播赛道短视频制作赛项的金奖。五是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借助域内外优质院校、企业资源,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培育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和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标准打造6个实训平台,实训人数达1.8万。通过“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式使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强。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升级,书写德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霍艳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7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