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⑨
江苏省志愿者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稀有血型分队的志愿者,是一群应急献血的“救火队员”,他们的血型在汉族人群中只占千分之三,平常不要求他们在街头献血,若临床有急需时,血液中心会打电话给他们,而他们总是有求必应,他们的口号是:召之即来,来之能献,献之能用。陶光,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陶光,中学化学老师,身边人都称他“陶老师”,他的血型是稀有的O型RhD阴性血,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熊猫血”。自2001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陶光累计捐献血液14次,总计42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虽然后来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献血,但他依然投身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参加志愿服务13年,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超3000小时,已达到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标准。
2001年,陶光所在的学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平时总与化学公式打交道的陶光对无偿献血了解得不多,但秉承着一颗朴素的爱心,他第一次感性地参加了献血活动。一周后,江苏省血液中心给他寄来了一封信,告知他是稀有的O型RhD阴性血,还贴心地为他介绍了稀有血型的知识,并诚恳地希望他能加入省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俱乐部。得知自己的血型十分稀有,病床上同血型的患者常常需要等待备血才能有血可用,乐于助人的陶光瞬间感觉自己肩上有了一份责任,二话不说就加入了稀有血型俱乐部,后来还成为了稀有血型俱乐部的队长。
回忆这么多年的献血经历,其中最令陶光印象深刻的还是2007年的稀有血型产妇大出血事件。2007年7月15日,正在开会的陶光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思路,看到是血液中心的来电,他心里一惊。果然,一名“熊猫血”产妇被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急救,产后大量失血导致她多个脏器出现衰竭。陶光当即前往血液中心,并火速联系稀有血型俱乐部的成员,组织成员们参加紧急献血活动。最后,21位成员匆匆赶来献血,累计捐献血液6700毫升。就这样,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名产妇终于获救。
可惜的是,之后因为身体原因,陶光再也不能献血了。不过,他与无偿献血的缘分并没有停止。2010年7月,江苏省志愿者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成立,陶光成为第一批加入的志愿者,并因为之前管理稀有血型俱乐部的经验,多次被推举为总队长、副总队长,现任稀有血型志愿者分队队长。作为稀有血型志愿者分队的队长,每当接到血液中心发出的稀有血型招募信息,他都会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积极通过微信群、电话等联系相应稀有血型的献血者,为他们提供献血点的具体信息和献血的注意事项等,及时地完成献血招募任务。
作为老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他春风化雨传播知识,谆谆教导培养学生;作为无偿献血者和志愿者,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全心全意真心奉献。陶光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宁好市民”“江宁十佳志愿者”等。“只要大家需要,我愿意继续在志愿者的岗位上为大家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