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的天性是很奇怪的,有些东西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得到。等到千方百计得到后,又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就又不要了。小孩子对待玩具会这样,大人对于某些东西也会如此,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
很多老人想跟子女住在一起,觉得这样可以互相有照应,又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这是非常美好的愿望。如果父母和子女都这么想,相处又融洽的话,那住在一起的确很好。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父母想跟子女住在一起,而子女不想跟父母住在一起,那就是另一码事了。人与人之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你情我愿,如果强迫的话,肯定不会愉快的。
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如果相处得不愉快,天天上演婆媳矛盾等,那还不如分开住好。远香近臭,保持一段距离,难得见面会客气很多。如果父母必须要有人照顾时,那就另外再做安排,子女要安顿好老人的生活。
公公去世后,婆婆想住在儿子家
蔡阿姨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儿子结婚时,老夫妻俩拿出所有的积蓄,帮儿子买了独立的婚房。所以儿子结婚后,小夫妻俩住在婚房里,蔡阿姨和老伴住在老房子里,婆媳不住在一起,客客气气的。
老伴70岁时,生病去世了,蔡阿姨就想住到儿子家去了。蔡阿姨觉得自己就一个儿子,当然是要靠儿子养老送终的。儿子家的房子是她和老伴买的,所以她住到儿子家去,底气是十足的。
蔡阿姨刚提出要去住在儿子家时,儿子儿媳都很意外,后来儿子当然说欢迎的。儿媳没有表态,一副默认的样子,但谁都看得出来,她内心是不愿意的,只是说不出不让婆婆去住的话。
儿子家的房子三室一厅,儿子儿媳住主卧室,7岁的孙子住次卧室。蔡阿姨去后,就只能把书房变成卧室,让蔡阿姨住了。蔡阿姨的东西很多,她又什么都不愿意扔掉,所以房间里堆得满满的。
63岁的蔡阿姨还做得动,就承担了儿子家的所有家务,她觉得这样既可以打发寂寞,又能为儿子家做些贡献。本来家务都是儿媳做的,现在由蔡阿姨做了,儿媳当然很高兴,也就不抵触婆婆的到来了。
蔡阿姨承担了家务活,自然要去买菜的,买菜当然要付钱。儿媳刚开始是给蔡阿姨买菜钱的,但后来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儿媳总是忘记给蔡阿姨买菜钱了。蔡阿姨不好意思问儿媳要,就自掏腰包,后来就一直由蔡阿姨掏钱了。
蔡阿姨每月有将近4000块退休金,她一个人花的话,绰绰有余了。但现在承担了儿子家的伙食后,4000块钱就不富裕了。因为她自己也要开销,还有各种人情世故要包红包白包,孙子要缠着她买这买那等。
蔡阿姨的退休金都贴给儿子家后,还要动用她的积蓄了,否则没法应对儿子家的水电费、天然气费、宽带费、物业费等等。儿子是不当家的,工资每月上交给儿媳,儿媳再发给他零花钱。现在蔡阿姨承担家事后,儿媳就装傻,一直不跟蔡阿姨提钱的事。
蔡阿姨刚承包家务活时,儿媳是很高兴的,但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好像蔡阿姨住到儿子家来,就应该要做那些事的。蔡阿姨在儿子家住得时间久了,慢慢地就跟儿媳产生矛盾了,尤其是在孙子的问题上。
儿媳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而蔡阿姨觉得应该要让孩子玩;儿媳反对孩子吃零食,可孩子缠着蔡阿姨要买,蔡阿姨不能不买;周末儿媳送孩子去上培训班,蔡阿姨想跟孩子在一起,就反对上培训班……
类似这种事很多,婆媳俩就老发生矛盾,后来就吵架了。每次婆媳吵架,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儿子不知帮谁,就受尽夹板气。
蔡阿姨在儿子家住了两年,出钱出力,还没落到一个”好“字,反而三天两头受气。最后,她坚持回自己家去住了,她感慨地说:还是一个人住吧!住在儿子家也没那么好。
婆婆少掺和儿子家的事
蔡阿姨住在儿子家,明明出钱出力了,却还没落个好,主要是她掺和得太多了。作为老人,应该要明白,自己已经退居第二线了,现在是儿子儿媳的时代,自己指手画脚去掺和儿子家的事,肯定是不行的。
儿子儿媳对孩子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婆婆是没有这个责任的。婆婆硬要去掺和在其中,只能弄得谁都不开心。因为她越界了,是在越俎代庖,跟儿媳争抢孩子的教育权。
蔡阿姨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孙子好,想让孙子少做些作业,想让孙子不去上培训班等,其实是她想跟孙子在一起,想让孙子多陪陪她。她给孙子买零食等,无非是为了讨好孙子,并没有为孙子的长远着想。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使命,婆婆用她那个时代的要求来对待现在的孩子,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儿媳要跟她吵架了。
在买菜和做家务等事情上,蔡阿姨应该提出来的,她又不提出来。所以她明明心里不满意,又假装什么话都没有,儿子儿媳就以为她默认现状了。
婆媳相处得不愉快,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蔡阿姨是带着美好的愿望住进儿子家的,结果却是很不愉快地离开的。所以,如果不是儿子儿媳需要婆婆去,婆婆自己能够打理生活的话,就不要去热脸蛋贴冷屁股了,住在儿子家也未必一定好。
如果住得不开心的话,还不如一个人过呢!一个人虽然有点孤独,但有自由,不需要为子女做牛做马,当免费保姆。蔡阿姨一个人过的话,退休工资足够她花了,她还有点积蓄。可住到儿子家后,她的棺材本都要被掏空了,还过得不开心。
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女主人,蔡阿姨的问题是她到儿子家去当女主人了。她认为儿子家的房子都是她和老头子买的,她是很硬气的,所以她想住进去,就住进去了,根本没有征求儿媳的意见。
婆媳相处得不愉快,还是分开住比较好,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人与人之间是要讲缘分的,婆媳之间也是如此,合得来就住在一起,合不来就分开,谁也不要强求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2:45: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