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携手迈上新台阶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开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副中心站枢纽预计2025年投用
项目将呈现“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总体格局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9年多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全面推进,“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交通网络格局持续优化。作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截至7月5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完成结构施工的65%,并有望于2025年投入使用。未来的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将成为“地下枢纽地上城”的高度融合综合交通枢纽。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该工程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副中心站枢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工地间塔吊林立,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在工程指挥部内,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建筑模型,能让人预览到工程全貌,地下部分的交通枢纽布局清晰,地上部分则是高楼林立。仅观察地上建筑模型,很难想象地下隐藏着庞大的交通枢纽体系。
未来这一枢纽工程将具备哪些功能?首先是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中心,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位置,可实现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天津等地,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唐山市,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未来将集成“M6、M22、M101、M104支线、S6线”5条地铁,“京唐(京滨)城际、城际联络线”2条城际铁路,1条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同时还包含15条公交接驳线路,并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
其次是形成“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未来的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基于“站城融合”理念,将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其中地上的城市综合体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构建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业圈,实现交通功能与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的高效耦合。
值得一提的是,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开创了众多应用场景——在交通便捷方面,实行综合枢纽、公交优先,规划年绿色出行比例超过90%;构建“1张步行网、2处接驳区、8处交通核”实现立体接驳、多进多出;将营造“慢生活”“高效率”两种换乘模式,实现快慢结合、安检互认;视觉引导、直观高效,可实现90%乘客在3分钟之内完成换乘;在一体化范围内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出入口接近150个,高水平实现站城联系、无缝便捷。
在规划建设方面,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按照“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原则推进实施,由京投公司牵头,联合京津冀铁投公司,对项目内的“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接驳场站、公共服务空间、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市政配套、外部道路及管线管廊等建设内容”进行一体化立项、统一建设主体,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正在高质量建设中,6月25日工程主站房核心西区率先完成结构封顶,开始转入设备安装、二次结构、装修工程和“京帆”屋盖建设施工,其他区域按计划全面进入施工建设的攻坚阶段。截至7月5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完成全部工程土方量85%,完成结构施工65%。截至7月7日,自开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其中建安投资约124.4亿元,占项目可研批复投资估算318.18亿元的43.6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