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充满挑战的火箭发射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18 10:51:00 来源:大科技杂志社

充满挑战的火箭发射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发射火箭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半个多世纪。但直到今天,火箭发射仍是一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艰难挑战。

发射火箭也有“行程表”

首先是难以把握的天气状况。科学家在发射火箭之前,会极其认真做好天气探测的工作,以期找到一个晴朗的好日子。科学家们之所以认真选一个好天气发射火箭,并非为了自己心情好,或是迷信“黄道吉日”,而是因为大风、雷雨等坏天气会严重影响火箭的发射,使火箭偏离发射轨道或损害设备,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充满挑战的火箭发射

如果科学家预先选好了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到了那天却突然变成风雨天而不得不推迟火箭发射,这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如今的火箭多采用低温燃料,如液化氢、液化氮或液化甲烷等。低温燃料平时在低温的环境下呈液态保存,然后在火箭发射前的一两天才被加注进火箭。一旦火箭发射推迟了,低温燃料又得被倒出,然后运回储存的地方,这个过程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增加安全隐患。

只是地球上的天气合适还不够,太空天气也得“晴朗”。太阳黑子等太阳风暴会向外喷发大量的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不仅会影响到身处太空的航天器和探测器,甚至连地球上的电子设备都会被影响到。2002年4月12日,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被一股太阳高能粒子冲击,导致其中的一些设备无法响应,在修复无果之后,日本于2003年12月31日结束了这个项目。

此外,如果我们想要对月球、火星或其他行星发射探测器,还得多考虑一个行星周期问题。就如当初的阿波罗登月,阿波罗飞船并非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那条路,它先进入环地轨道,然后在此轨道走上1.5~2圈之后,找到事先规划好的最佳航行路线,再飞往月球。如果错过第一次机会,让月球给跑了,那么阿波罗11号就得再多走1圈,甚至直接终止任务。

然而“日子”只是诸多挑战中的一个,下面,科学家得考虑火箭材料和燃料的问题了。

更好的材料和合适的燃料

规划好火箭发射的行程之后,科学家还得不断地研究、发明和制造更好的火箭建造材料。然而无论是哪种材料,都要满足更耐热、抗寒和重量更轻等特点。如今科学家常用的专门用于航天的镁硅铝合金材料就是如此。用这种铝合金材料做成的火箭,不仅更轻、强度更高、更能承受住发射时的空气压力,还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抗寒性,而且即使遇到了上百摄氏度的突然温差,也不会产生破裂。用这种铝合金制作火箭虽然造价不菲,但好在它可以回收利用。

充满挑战的火箭发射

除了要选制造火箭的材料,科学家还得根据火箭发射计划选择燃料。毕竟火箭去往的是毫无氧气的太空,那里可没有跟地球一样的燃烧条件。而且,燃料的重量无法忽视,不同种类的燃料密度不同,同体积下的重量也不同,如果燃料越重,火箭所受的地心引力也就越大,火箭发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科学家会根据计划,选择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

固体燃料往往用于大气层内的发射,到了外太空,就得用液体燃料了。液体燃料有许多种,如液氧和液氢组合、液氧和煤油组合或液氧和汽油组合等,其产生推进力的原理类似于喷水枪产生推力的原理。就拿液氧和液氢组合的液体燃料来说,这种液体燃料被送进燃烧室,经过雾化、蒸发、混合,然后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再通过喷管,以超音速排出,从而产生推进力,把火箭继续送向太空。

模拟、数学和生命维持设备

每一次的火箭发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好在如今计算机有了充足的发展,得益于此,科学家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进行火箭发射的模拟,或是根据相关程序制造小型火箭进行现实模拟,以检验已制定的火箭发射方案的可行性。不过这项工作依旧不简单。

您或许已经发现,科学家在解决火箭发射问题的时候,总有数学计算的身影,其实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数学贯穿火箭发射的始终,无论是物理定律,还是计算机模拟,都离不开数学。这计算量可一点也不小,如果结果出错,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充满挑战的火箭发射

除了火箭本身,科学家还要照顾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外太空可谓是危险重重,直面太阳时的上百度高温、背对太阳时的-100℃低温以及太阳高能粒子等,都会威胁到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这也就要求科学家得给宇航员配备各种强大的生命维持设备,宇航服就是其中之一。在发射之前,科学家都会认真检查这些生命维持设备,保证其的有效运转,这个工作量也一点也不小。

当然,每一次火箭发射,科学家面临的挑战不只前面提到的这些,还有火箭发射的选址、宇航员的选拔以及回收工作等,离开地球家园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火箭喷水的奇幻现象:火遇水会发生什么?快来看看这个有趣的现象
...保性:对水质和环境有何影响?对于火箭喷水的安全性,科学家们在火箭发射前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预测。火箭的发射点通常位于遥远的地方,远离人口稠密区域,从而减少火箭喷水活动对人们
2024-01-03 10:07:00
SpaceX巨型火箭“星舰”首次发射中止
...报道,“星舰”旨在为宇航员探访月球和火星铺平道路。科学家表示,除了将宇航员运送到深空外,相比于其他航天器,“星舰”还可以搭载更重的科学有效载荷,如望远镜和星际航天器。4月14
2023-04-19 06:06:00
火箭发射为啥要喷水?一次耗费500吨水,远远不止降温这么简单!
...进提高了火箭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展望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探索新的降温技术,以提升火箭发射的效能。纳米材料的运用、先进的涂层技术以及更高效的冷却系统都有望成为未来
2024-06-24 09:35:00
火箭喷水:当火箭底部遇到水时,发生的奇妙现象揭秘
...用力能够有效地支撑住火箭的重量。对于这一奇妙现象,科学家们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当水柱与火箭底部的喷射口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角度时,水的喷射速度会进一步增加,
2023-10-31 16:11:00
中国航天“常胜将军”王永志走了,这3件事他干了一生
...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这些老科学家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使王永志受益良多,帮助
2024-06-14 09:35:00
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开拓者李俊贤院士逝世,享年96岁
...定工作时间。一件衬衣他穿了16年,却捐出300万元跟许多科学家一样,李俊贤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一件白衬衣穿了16年,还是单位建院40周年时发的。家里那辆1953年的飞鸽牌自行
2024-03-21 13:22:00
...—追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报记者 付毅飞中国工程院官网“已故院士名单”显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王永志于2024年6月11
2024-06-14 03:57:00
点燃科创热情 传承航空精神
...动形象地给孩子们讲述了航天简史,从早期古人的尝试、科学家们的探索,到航天先驱者的研究、国外的登月宇航员,再到中国的航天之父、航天英雄,内容简洁而有趣。随后,他又介绍了运载火箭
2023-06-08 09:04:00
中国学者提出新路线,飞行器可从跑道直飞太空,将领先世界几十年
...太空,中国学者提出了全新的一种路线)近日,中国两名科学家一篇关于“DRBCC(双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飞行器两级入轨运载特性分析”的论文,引发了航天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这篇
2023-11-28 16:2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