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让人才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有法可依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22 02: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学位法表决通过,明确“三级两类”学位体系——

让人才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有法可依

让人才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有法可依

毕业生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拍照留念。 新华社记者 任超摄

◎本报记者 孙明源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自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以来,学位制度顺利完成首次“大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表示,学位法进一步完善了学位授予条件,鼓励我国不同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和特点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特色发展。学位法在规定学位授予条件的同时,给予学位授予单位更多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治权。

“学位法是教育法律中修订研究和论证时间最长的一部法律,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冠名讲席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认为,学位法的出台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规范学位授予工作

1981年1月1日,学位条例正式施行,我国高等教育有了法律层面的制度规范。学位条例为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但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原先的学位制度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秦惠民介绍,学位条例的实定法规范已难以适应学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在已有的教育法律中,学位条例施行时间最长、法律适用范围最为广泛,但它也是涉及具体法律纠纷最多、司法实践中修订呼声最高的一部法律。

在这一背景下,学位法的出台既回应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长期诉求,也直接关系着我国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

和学位条例相比,学位法从二十条修改为七章四十五条,涵盖学位授予资格、条件、程序,以及学位质量保障等内容,进一步完善学位工作体制和学位授予资格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实践要求。

秦惠民指出,学位法包含了几大亮点,即明确了我国实行“三级两类”学位体系,明确了设立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分权原则,确认学位授予单位自主增设学位授予点的扩大自主权改革,明确了对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的要求和规定等。

“较之学位条例,学位法增强了法律的规范功能、保障功能、调整功能、指引功能和评价功能,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惠民说,学位法是高等教育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体现,它更加强调学位授予工作有法可依的重要性。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长期关注学位制度的发展。在他看来,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

学位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三级两类”学位体系制度。学位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授予。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是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王战军说。学位层级和学位类型是学位制度最关键、最基础的内容,是学位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的重要因素与标志。

建立科学培养体系

学位法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提供了法律指引。王战军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思想、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评价指标等统一到学位法的规定上。

王战军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举例,早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占研究生总数的比重较小。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几乎不存在独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一般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统一管理。但是随着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设置独立的专业学位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长,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重不断加大。从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已经有了多种不同学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两年、两年半、三年等。王战军认为,这是社会多元化需求的体现。

在王战军看来,除了教育管理组织,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也将会加速分离、规范。学位法在学位授予条件中进一步明确两类学位的差异化评价标准,其中学术学位突出学术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突出专业实践能力。

“但是,从数量和质量来看,我们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比如现在社会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但是受传统培养习惯以及制度框架的影响和制约,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对传统的培养模式重新进行战略定位,这也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王战军说。

学位法的出台让不同类型人才的考核方式有所不同。过去,学位条例要求,研究生要获得学位,除了要完成课程考核、修满学分,还要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如今,学位法将这一要求细化为两个方面,即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业实践训练,通过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这从法律的角度完善了考核机制,更加强调分类发展、分类培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提及,202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随着学位法的通过,下一步,培养单位应贯彻落实学位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尊重规律、整体推进、机制创新,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注重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造升级,加强全链条、各环节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合。

对于学位授予单位,例如高校来说,应以学位授予为抓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努力探索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规律,强化专业学位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分类制定适用于学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探索以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应用等多元化形式为载体的评价标准,最终建立健全符合学科特点和培养类型的综合评价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要立足于学位法,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把握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制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建立适应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评价体系。”王战军说。

同时,学位法为进一步探索设立其他学位类型留下了制度空间。王战军表示,学位制度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学位类型体系或将继续拓展,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9:45: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类型,在确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地位平等的同时,强调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特色发展,构建起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二元学位类型格局。此举不仅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大突破,更是我国
2024-06-11 03:45:00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强调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提出立足两者差异性强化差异化
2024-01-23 05:01:00
教育部发文:进一步提升专硕比例,大幅增加专博招生数量!
...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意见》制定有关情况。《
2023-12-19 18:26:00
...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意见》明确,要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3-12-19 10:30:00
...培养单位,2014年率先提出实施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2018年,启动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工程硕博士培养。2019年,天津大学进一步授权各学院(部)
2024-05-18 09:41:00
...步将科研诚信建设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终使科研诚信有法可依,与国家整体法秩序相结合,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实实在在的利益。“在美国,大量学术争议案件通过司法途径处理。”印波指出,我
2025-03-19 08:09:00
抓培养质量提升育拔尖创新人才
...士学位37463人,每年为社会输送毕业生近4000人。着力推进分类培养,深入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确立学术学位以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学位以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
2022-12-13 07:01:00
《学位法》颁布后,学位管理制度的变与不变
...培养定位和培养规范将会有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成为法律精神。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只存在类型的不同,不存在含金量的差异。《学位法》扩大了学位授予单位的自主权
2024-04-30 06:37:00
...定的?答:学位法首先规定了基本要求。其次,突出分级分类。根据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级分别明确授予条件;按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分别规定学位授予条件,进一步体现两类学位的
2024-04-27 07:5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荆楚开学联播丨“一站式”+“极速通” 湖北建院喜迎4800余名新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范朋颖 实习生李彤)9月6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内洋溢着热烈的迎新氛围
2025-09-07 19:00: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二手房过户需要哪些手续?房东贷款没还清,交易只能遥遥无期?洪山区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的“人气向导”晓慧,全新推出《晓慧说登记》——“二手
2025-09-07 19:01:00
齐鲁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一”创意迎新生
9月7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正式启动。本次迎新以“学传薪火,‘研’启新程”为主题
2025-09-07 20:05:00
山建大联合历城公安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开展反诈活动
9月5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银发守护”团队联合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共同开展以“反诈”为主题的“模拟法庭”与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06 20:14:00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
高分录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火爆”出圈
大河网讯 2025年,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生源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民办教育遇冷”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然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凭借扎实办学实力
2025-09-05 16:42:00
参演《正义必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名师生回来了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位师生承担了《遍地烽火》《永远的番号》《势不可挡》《命运与共》等节目的导演和演出任务
2025-09-05 17:42:00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灵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4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2025-09-05 18:4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视频邓小娟 通讯员陈瑾、任烨 )张德利,这位从烽火岁月一路走来的老党员,19岁投身枪林弹雨的战场
2025-09-05 19:14: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
2025-09-05 19:14:00
武昌理工学院在这项评选中获特等奖2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明杨)9月4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公布⺠办⾼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
2025-09-05 19:14:00
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
2025-09-05 1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