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怎样让父母不再转发朋友圈谣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1 07: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有读者给我们留言,说父母总爱转发一些乱七八糟的资讯、信息,不光要分享到朋友圈,还转发到家庭聊天群,甚至对子女还必须一对一直接发送。很多信息一看就是谣言,可给他们解释不通也劝不听。本期《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邀请到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主治医师吴建桦一起来聊一聊,怎样让父母拒绝朋友圈谣言?

问题一

中老年群体一般爱转发什么内容?

【吴建桦】相信很多年轻人微信里都有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群里总有那么几个爱转发各种信息的长辈。年轻人也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那便是屏蔽父母、长辈的朋友圈以及家庭群。我们在了解中得知,不是年轻人不想和长辈交流,而是他们的转发中长期占据着大量土味视频、鸡汤文和不实信息。其中,以下方面的内容尤其常被中老年人转发:

养生健康知识。有着“养生秘闻”“保健大全”等标签的,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是中老年人转发最为热烈、广泛的。诸如“十种剧毒水果,再不转发就晚了”“紧急通知家人,媒体曝光转基因食品名单”“一招治好你的颈椎病”……他们不会去辨别信息真伪,只觉得养生知识对自己、家人、朋友肯定是有益的,于是到处转发。

伪“心灵鸡汤”。有些看似讲述智慧和哲学、人生感悟等内容的“心灵鸡汤”也是中老年人喜欢转发的。如《莫言语录》《想拉你一把,你的手在哪》《当孩子不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个麻烦》……为了使得这些文字更具备权威性和价值感,有的甚至套上名人的光环。其实这些都出自段子手,基本上是以营销为目的“伪心灵鸡汤”,通过博取点击量和粉丝量,吸引大家对产品、商品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

时政新闻、名人轶事。中老年人都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国际政局。因此,时政热点也是他们热衷的话题,还有些在标题里就带有名人轶事、“惊天秘密”等字眼,内容再煽情、热血一些,把时政热点夸张、编撰后,更能吸引中老年人转发。

还有就是一些看上去贴近生活、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谣言信息。如小孩丢失、老人走失、重病求救等信息,同样占据着中老年人转发的榜单前列。虽然不知信息是真是假,他们却想着这是积德行善的事,自己只需顺手一转发也许就能帮助别人。还有一些与自身福利相关的信息,比如某某超市派送购物券,转发此信息给多少好友就能领取红包等,中老年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使是无也没有害人”的想法,乐此不疲。

问题二

为什么中老年群体爱转发这些信息?

【吴建桦】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用上智能手机的中老年群体也被“信息洪流”包围,看到有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文章便转发给自己的亲友。为何这些信息总能让他们信以为真?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认知能力会有所下降。当网络上一些信息重复出现时,一些中老年人很少会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而是倾向于是否感觉熟悉。如果觉得熟悉,他们便愿意相信其是真的。同时,年代教育也塑造了中老年人相信权威的特质。在中老年人的成长年代,媒体权威性更强。一些文章会被莫须有地加上“媒体曝光”“专家指出”等字样,中老年人往往“照单全收”,他们很少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甄别,警惕性差。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选择独居,即使与子女一起居住,子女对老人的情感照顾和联系还是疏离的。有些中老年人会觉得孤独,渴望和子女进行交流、有自己的社交,能跟上社会的节奏。此时,那些“鸡汤文”对中老年人“关爱”,容易让他们出现心灵的共鸣感,很难去设防,容易上当受骗。有的父母其实是想找子女说说话,但又因为担心对方工作忙,只能通过转发在子女那里找“存在感”。还有一些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对死亡的焦虑,让其产生了一种“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他们觉得跟健康养生相关的信息读一读,试一试,也没什么坏处。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都是中老年人各种转发的客观原因,那么对子女深深的爱就一定是主观原因了。我们了解得知,不少中老年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感觉自己看到的养生知识都挺有用,担心孩子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关注,所以就转发给他们,也是提醒孩子要注意爱护自己的身体。

问题三

面对父母的频繁转发,我们如何应对?

【吴建桦】面对父母的偶尔转发,很多人也会回复,提醒父母信息是谣言,不要上当。可一些父母不仅频繁转发,给他们辟谣也被当作掩盖事实,科普也不被当回事,子女便选择屏蔽他们的信息。我们是不建议这样做的。毕竟谁都会变老,父母的现状很可能是年轻人的未来。网上的东西鱼目混珠,他们可能缺乏分辨真伪的能力,我们要教他们一些基本的辨别谣言的技能。比如信息是否来自权威媒体或公众号,常将辟谣信息转发给父母长辈,并告知他们,朋友圈的健康谣言大多出自营销号之手,多受商业利益驱使。我们可以仔细观察长辈转发的文章,然后针对他们的阅读习惯去找内容质量优秀的公众号推给他们,或者告诉他们可信的渠道,让老人接触到更多正确的知识,从而远离谣言。更重要的是子女应该加强和长辈的联系,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多陪伴老人,老人也就不会总是孤独地转发各种信息引起子女关注。

当父母常给我们转发各种不真实的信息,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我们首先要让父母感到自己是被关心而不是被说服。父母为什么会转发养生、健康类信息给我们看?他们只是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尽可能守护我们的健康,转发行为出自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所以,我们收到这类信息,要先向他们表明,自己知道他们的转发是想表达关切和善意,而不是看了懒得回复,或是直接表示,“这一看就是假的,你怎么还会相信?”“这么没营养的东西还转发,真无聊。”……我们点开文章,粗略看一眼大致内容,有错误讲错误,没错误就当作话题跟父母聊两句,让他们知道你接收到了他们的关心,你也关心着他们。

我们可以试着和父母交换立场。尊重、理解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劝解的前提。当父母还没看到有些谣言信息,我们先破除谣言。比如,我们看到了一篇针对某个谣言的辟谣文章,父母还没看到,我们先转发给他们,起到预防作用。当他们已经开始转发某一个谣言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回复,“原来是这样,我查查是不是这样!”然后再把相关辟谣内容发给他们,告诉他们,你找了一篇写得更好更详细的文章给他们。他发了谣言你立刻告诉他是谣言,让父母感觉不受尊重,自然不愿接受你的辟谣。但我们换位思考后再辟谣,效果立刻就不同了。这既能让父母了解到更多正确信息,还会感受到孩子在他们身上花了心思和时间。

对父母的转发,挑最关键的问题讨论。谣言是分等级的,比如之前我的父母就给我转发过“吃了方便面肝脏需要排毒一个月”的信息,这就属于等级较低的谣言。方便面吃不吃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哪怕我的父母对它深信不疑,并叮嘱我不要吃方便面时,我也并未如临大敌。但遇到一些谣言的等级比较高,比如有些不靠谱的文章提到,身体出现什么症状必须马上服用什么药物,如果父母对此深信不疑,那后果会非常严重。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告诉他们,不要乱吃药,及时就医才是关键。所以假如我们真打算给父母粉碎谣言,那么就先挑等级最高的。

协办单位

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东坡区图书馆金龙分馆

特别鸣谢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结语

面对父母的转发,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少一些指责和冷漠,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辨别信息真伪,多陪伴他们。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在线留言,《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将为你解答。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8: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号也能招揽到广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诈骗和网络谣言对中老年人的网络信任度构成重要威胁。应认识“网络文化反哺”的重要意义,呼吁青年子女在父母触网过程中给与必要的介入和帮助,树立子
2023-09-28 11:53:00
“县城的爸妈阳了之后,轻信谣言急死个人”
...果、蔬菜和中草药就能自制得到的“食补偏方”,逐渐在中老年人的朋友圈里流传开来。 陈晨的爸爸从亲戚那里听说,煮大蒜水喝,可以让身体快点好起来,便让陈晨妈妈煮了一锅,还要求家里
2023-01-01 20:24:00
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背后是家庭陪伴的缺失?
...问题,但不可否认,互联网产品的普及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中老年人跟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满足了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缺位的一部分情感需求。抖音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刷短视频时给好友点
2023-10-23 11:35:00
播放量超2.7亿,快手健康#重阳话健康 助力老年健康科普
...听医嘱、喜欢自己琢磨或偏信谣言的问题,也困扰着一些中老年人。@心中有术 通过门诊实例分享,劝导大家在医疗健康方面要讲科学、听劝导,不要上当受骗。@Jojo医生 则化身辟谣小助
2023-11-13 17:54:00
...、刷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热衷网络购物、被诱导打赏等问题层出不穷。数字时代,如何回应老年人社交需求,如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从今天起,法治经纬版
2023-09-26 09:52:00
...,视频连线获取网友信任,目标受众多为对AI缺乏认知的中老年人,之后再以“做扶贫项目”等为由骗取钱财。还有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冒充演员靳东与中老年人接触,以需要钱拍戏为由诱使他人转
2025-02-07 05:43:00
...不少。养生是热门话题,也是谣言的重灾区。家族群里的中老年人,似乎是养生谣言瞄准的主要对象。实际上,年轻人也不能幸免,他们一边责怪父母轻信谣言,一边喝着熬夜水,还着健康债。服用
2023-01-31 09:34:00
为了过年不吵架,我假冒“国学大师”,专劝我妈
...头像,亮眼的红色大号字体,会让人以为这不过是众多向中老年人兜售心灵鸡汤、不靠谱健康知识的营销号之一。然而,仔细阅读文章标题,便能发现端倪:《子女的朋友圈干涉不得》《真正的为子
2025-02-06 09:09:00
...“追演唱会”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动辄上万一张票也有中老年人愿意“豪掷千金”,刀郎演唱会备受中老年群体追捧的背后,是一种情感共鸣与怀旧心理。“对于这一代中老年人来说,无论刀郎、
2025-01-07 07: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
国庆假期,我市一对新人结婚时,在酒席上摆了“敬老席”,免费宴请小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场婚宴办得浪漫且热闹,还增添了浓浓的邻里情
2025-10-08 18:33:00
“太原之行太棒了,下次还会来!”10月8日在太原机场候机楼内,广西游客柳思晓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附带几张景点打卡的照片
2025-10-08 18:33:00
连续阴雨天,担心校服干不了,10月7日,居民王女士给孩子清洗校服后,将其搭在“小太阳”取暖器上烘干,没想到衣服被烤焦,差点引发火灾
2025-10-08 18:33:00
老人有高血压,未按时服药,很快出现不适症状。这样的情况,网格员多次遇到。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和泽苑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的知识讲座上
2025-10-08 18:33:00
长假期间,居民高女士陪护生病住院的母亲,独自在家的高龄父亲却电话联系不到,分身无术的她求助社区。天朗美域社区网格员每日入户帮忙照顾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水库管理处:加强巡查监测 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受连日降雨影响,十堰市水库管理处管辖的7座水库水位明显上升。节日期间管理处职工节日期间坚守一线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2025-10-0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