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2 15: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前359年初春,秦国在栎阳城(现西安)的南门外,坚起一根木棍,发布公告称,谁要是能从南门把木棍扛到北门赏十金。

南门到北门不远,木棍重量也很小,这对小孩来说都是十分轻松的小事。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木棍依然立在那里,成为百姓和秦国朝廷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信任”鸿沟。

几天以后,奖金增加到50金。这时有一个人把木棍从南门扛到了北门,谁也没想到的是他真的得到了秦国的奖赏。

立木为信,成了秦国崛起的开端。这是一场有趣而深刻的社会实验,而推动它的就是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立木为信,一场深刻的社会实验

战国初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使用中的增多,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井田制迅速瓦解,国有土地所有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代替。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新的社会阶级。

随着地主阶级的壮大和在经济上的发展,他们迫切需要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发起变法图强。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

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推行改革变法时间较晚,战国初期在经济发展上也不如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

为了图强图存,秦孝公决定实行变法改革。但又担心贵族势力的反对而犹豫不决,所以在公元前359年年初举行朝议。

朝议中商鞅舌战群儒,提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主张,以与时俱进的历史进化思想,驳斥了以甘龙、杜挚等旧贵族代表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施变法做了充足的舆论准备。

立木为信的故事迅速传播开来,让秦人们相信秦国是一个言出必行,可以信任的政府,这在秦人心中种下了遵守法治的种子。

这一切准备完成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于公元前356年和350年进行了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

1.废除井田制,变奴隶制国有土地所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让地于民,壮大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层,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国库赋税收入大幅提高。

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奖励二十等爵制度。有功则赏,激励了秦人踊跃参军英勇作战,秦军战力迅速提升。

3.推行县制。改变分封体系,建立县级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4.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促进了贸易和经济流通。

5.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恳荒。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实现了“有粮不慌”。

6.编制户口,登记户籍,推行小家庭户籍管理制度,按户和人口征收军赋。利于征兵,增加国库收入。

7.实行“连坐法”。利于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但轻罪重罚,造成了阶级对立,为秦帝国败亡埋下隐患。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商鞅雕像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军力得到极大提高,中央集权得到显著加强,使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奠定了一统六国的基础。

但是商鞅变法最终也反噬了自己。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旧贵族势力开始反扑,失去支持者的商鞅只得亡命天涯,最终落得“车裂”的下场。

值得幸运的是,商鞅变法得以继续实行。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制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称始皇帝。

正如汉代王充所评论的:“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充分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功绩。

但商鞅变法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商君书?画策》评论称:“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残酷的刑罚和严苛的赋税徭役,最终也造就了一个短命的王朝。

关于仁治还是法治,荀子和他的弟子李斯之间有过这样一次争论。而争论的结果将在50年后显现。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苟子与李斯剧照

李斯认为,秦国之所以迅速强大起来是因为以法治国,赏罚分明。

荀子则认为,赏罚分明固然能立杆见影,但这是舍本逐末,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于仁治和礼制,并对李斯说秦国之强是末世之兵也。

很不幸的是,苟况的预言在50年后得到了验证。而为建立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也被秦二世胡亥族诛。学生还是败给了老师。

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征调贫民屯戍渔阳,途中在蓟县大泽乡被大雨所阻不能按时到达,按秦律将全部处死。危急时刻,陈胜、吴广杀死领队的军官,带领900余人起义。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举起了反抗暴秦的旗帜,项羽、刘邦纷纷响应,大秦帝国风雨飘摇。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陷咸阳,子婴投降,秦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战国变法的浪潮当中,为何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成功?
...商鞅变法才能取得成功。新法使得秦国走向了富强,并为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然而当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之后,直接车裂了商鞅,商鞅虽死,其法不灭。对此,小伙伴们有何看法呢
2024-11-22 10:14:00
商鞅变法给秦国遗留了什么后患呢
...秦,驱使其不断向东、向南扩张,并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商鞅变法遗下的流毒也不少,连商鞅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强国之术“难以比德于殷周”。说得
2023-05-17 16:44:00
秦孝公的求贤令“与之分土”有多吸引人?商鞅冲着这点去了秦国
...的秦君都秉承着从山东诸侯引进治国能臣的原则,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华夏,这点都未曾更改。商鞅与秦孝公,张仪与秦惠文王,甘茂与秦武王,范雎与秦昭襄王,吕不韦与秦庄襄王,李斯与秦王政(
2023-04-21 19:42:00
李斯下场比商鞅惨多了,为何临终遗言却感动后人
...助之下,秦国开始了灭亡六国的战争。更加凄惨的悲剧在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李斯被封为丞相,掌握行政大权,堪称人生的巅峰时刻。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从这时开始,李斯的人生走向了一
2024-07-11 16:22:00
六国统一背后的英雄:秦国六大名臣的传奇人生
...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直至秦始皇统治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统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秦国能够吞并六国,与秦国的君主有密不可分
2024-05-02 15:37:00
为什么历任秦王都不为商鞅平反
...臣,如果没有他和秦孝公这对“变法CP”,就不会有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秦国本来只是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被视为蛮夷,在诸侯间都排不上号,还时常受到邻居魏国的欺负,被挤压得差
2024-05-01 20:48:00
商鞅变法第一步徙木立信,诚信对当时秦国的重要性
商鞅徙木立信告诉我们什么?这说明秦国政府此前,从来没有取信于民。秦国的贵族集团,永远都在对老百姓画大饼,说一些无法实现的谎言,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因为一再失信,所以秦国自身并不团
2023-04-21 07:53:00
从商鞅变法到帝国衰亡,秦朝的政治演进与文化烙印
...一切都源于施政的暴虐。鲁迅先生却这样为其鸣不平:“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姑且不论先生之言是否玩笑,也姑且不论秦“
2023-10-02 10:08:00
养马奴灭掉周天子成为西方霸主,秦始皇的先祖有多励志?
...一统王朝,秦朝一直被热议,很多人把功劳归结于缔造者秦始皇,的确,横扫六国成为皇帝,嬴政的这份功绩彪炳千秋,但他并非白手起家,而是从千乘而得天下,他是站在历代先祖的肩膀上,成就
2023-05-18 10: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