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本报讯(葛永智) “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因材施教、增加交流、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虽然还没到春季开学的日子,但顾琪却有了更多的教学方法,这是他参加“教育联盟”跟岗学习取得的一些收获。
顾琪是玉屏侗族自治县麻音塘街道麻音塘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从教10余载,他始终感觉城乡教学差距不仅仅是硬件的完善,更多的则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的效果一方面依赖于教师,但更多层面却来自家庭。家校结合,才有可能让孩子成长成才。”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了解发现农村很多家中为了发展都外出务工,不重视学生成绩,很少与教师沟通,这就把教学重任推向学校,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改革创新举措,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让乡村学校不再“弱”。2015年,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让山区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玉屏侗族自治县探索成立了教育联盟理事会,采取“城区学校为联盟总校+农村学校为联盟分校”的方式,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5个教育联盟30所分校,通过行政推动和城区学校带动的“双轮驱动”策略,按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快进键”。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硬件是保障、内涵是关键。教育联盟实施“捆绑式”发展模式,联盟内学校实施和推行“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评价激励”机制,联盟总校教师以支教、走教、交流途径到联盟分校上课,分校的老师以跟岗的方式到总校学习,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联盟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实施教育联盟办学以来,玉屏城乡教育差异一步步在弥合。”顾琪2021年被派到玉屏县城印山民族小学跟岗学习。他说,县城优质学校通过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对乡村薄弱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打造一批优质课程,与乡村学校同上一堂课,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印山民族小学副校长梁琼说,教育联盟办学方式,促进了师资合理配置。作为第一教育联盟,该校先后派出30多名教师赴6所分校支教,通过“传帮带”,提升乡村薄弱学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玉屏侗族自治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杨明华表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指向人的现代化,教育联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适宜的基础和平台,该县城乡教育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