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2:25:00 来源:南海网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4月21日消息(记者 潘頔)要想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走访当地历史最悠久的书院。4月20日,南国小记者们走进琼台书院,亲身体验典籍里的书院风采,“触摸”这座百年书院内的琼台文化底蕴。

百年书院“闯”闹市 教育高地“品”书香

在充满烟火气息的府城镇中山路内,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在一片喧闹声中,古色古香的琼台书院依然保持着沉静的气质。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4月20日,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博物馆。记者 潘頔 摄

小记者们走进书院,便来到一个宁静隽永的世界。“金榜题名曾向吾门求鼎笔,蟾宫折桂须从此处借天梯。”大门楹联上镌刻着的是琼台书院在科举时代琼州学府的身份地位。

“大家知道琼台书院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吗?”“院内种植的树木都有着怎样的含义?”琼台书院博物馆专职教师祁文婧在见到小记者们后,抛出了两个问题。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4月20日,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博物馆。记者 潘頔 摄

“根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陕西武功人焦映汉抵琼任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他上任后不久,便赴海南各地考察教育发展情况,并决定自捐俸禄六百金在道署中心地带创建一所书院。”

祁文婧介绍,琼台是琼州的别名,也是明代琼籍理学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丘濬的别号,以“琼台”命名,一是志地,二是志人,三是志向。

“书院内栽种的腊白梅、榕树、鸡蛋花树等,它们与书院一同成长,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见证了许多优秀人才走出海南走向全国。”祁文婧说。

老物件见证峥嵘岁月 传承中感受文化力量

奎星楼、碑记、楹联、壁画……琼台书院博物馆的各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文化底蕴。

“三百多年琼台历史,包括近两百年书院史、百余年师范教育史,其中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史是琼台历史上最为浓烈的篇章,是写就‘无负海山,敢为琼先’八字精神的后半篇文章。”祁文婧说。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4月20日,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博物馆。记者 潘頔 摄

小记者们跟着祁文婧老师一起走进“琼台:琼崖革命思想摇篮”主题教育展。该展厅分为三个展厅展示,包括“爱国救民、敢为琼先”“传真播火、觉醒琼崖”“红船领航、潮涌琼崖”“学联精神、青史丰碑”“琼台英烈、光照千秋”五个篇章。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展厅内收藏的物件。记者 潘頔 摄

漫步展厅,处处可见琼崖革命各历史时期琼台师生的光辉事迹。一幅幅照片里,革命先烈英姿勃发、勇敢坚毅;一段段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年代;一件件实物,见证了琼崖革命先辈的斗争岁月。展览以图文并茂、实物展现的形式,结合运用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现了琼台人积极投身琼崖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南国小记者观看视频。记者 潘頔 摄

“博物馆内记载着书院古朴悠久的历史让我记忆深刻。”小记者王慕一说,探访琼台书院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为作文提供了很多写作素材。

南国小记者走进琼台书院 共同感受城市烟火气里的“文化味”

南国小记者进行视频采访。记者 潘頔 摄

时光荏苒,这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书院,不仅是海南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琼崖革命发展的历史见证。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梁嘉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报品味“运河情” 品读“文化青”春泥计划——“红船小记者喜迎亚运”有礼研学第二站N晚报记者 徐杨蕾 居 郦N通 讯 员 魏梦雅 朱吉虹“上一站其他小记者参与活动,既能更好地了
2023-08-04 06:24:00
倾听自然呢喃 漫步艺术殿堂
...文转自:海西晨报倾听自然呢喃 漫步艺术殿堂海晨研学小记者夏令营——长汀线报名启动小朋友们到长汀卧龙书院开展研学活动。(资料图)【报名小贴士】报名对象:中小学生(可亲子同行,也
2024-05-29 00:28:00
...邀请40余名市民代表、网红大咖及南昌晚报《阳光少年》小记者等深入滕王阁北园、大士院街区,追寻豫章城中千年文化魅力,品味英雄城里人间烟火味道。 看滕阁 体味历史文脉 滕王阁是南
2024-04-27 14:52:00
镜头记录烟火气 街头感受新春味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本报小记者团走进老街“捕捉”年味镜头记录烟火气 街头感受新春味▲在博爱南路,小记者拿着相机“捕捉”年味。 邓晟 摄小记者正在采访游客家乡的春节习俗。晏慧玲 摄春
2023-01-19 09:13:00
...者 谭雅环暑假将至,由海西晨报社精心策划的海晨研学小记者夏令营,为广大中小学生重磅打造了三条独具特色的研学线路,分别是北京线、敦煌线和长汀线。每条线路都融合了丰富的研学内容和
2024-06-04 00:30:00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为丰富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小记者学习热情,皖西日报小记者活动中心特别策划“访名校立志向——小记者名校行”活动,组织小记者赴百年名校六安一中(南山新校区)开
2023-12-07 09:20:00
文化书院进行时 | 打造康城书院,为文化社区赋能
...场1处,有声书屋8处,并创新打造了“童眼看康城”红色小记者站。各文化阵地管理规范,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点亮居民幸福生
2025-03-12 10:04:00
“大槐树移民故事”纪录片《寻根之旅》开机暨山河小记者研学揭牌
...槐树移民故事”大型系列纪录片《寻根之旅》开机暨山河小记者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隆重举办!活动由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常务副总经理何东海主持,洪洞县文旅局局
2025-04-03 16:45:00
盐城晚报小记者欢欢喜喜过大年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猜灯谜 看曲艺 听淮剧盐城晚报小记者欢欢喜喜过大年体验VR眼镜我们合个影 小记者现场采访小记者体验投壶 糖画好看好吃小演员表演快板 小记者与陈澄老师亲密
2023-02-02 02: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