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将至,人们纷纷准备清酒、祭品和烧纸等物品,准备去祭奠自己的祖先和列祖列宗。这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辈辈相传,连绵不绝。
可有这样一个人,他死后却不让后人来扫墓。他就是怀有旷世奇才,狼子野心,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大业的西晋奠基皇帝司马懿。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入膏肓,他躺在病榻上,几个儿子围绕在床前。他感觉大限已近,伸出枯干的手,拉着儿子司马昭,立下了遗嘱:我死后,将我埋在首阳山上,我已经建好了墓穴,不要立碑,不要种树;
下葬时不要穿华服,穿日常的衣服即可,棺椁内不要放置任何值钱的陪葬品;每逢清明、祭日,后人不要去祭奠,后去世的妻妾都不要去合葬,另选它地安葬。说完,就驾鹤西去 享年73岁。儿孙们遵照他的遗嘱,将他入土为安,后人果然没有再去扫墓祭奠。
司马懿如此做法,严重违背当时的常理。他费尽心机,排除异己,铁血手腕,嗜血成性,终于爬上了权力的巅峰,本可以光宗耀祖,大肆修建陵墓,让后人瞻仰。可他却背道而驰,悄无声息地下葬于一个普通的墓穴之中,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呢?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不难看出,司马懿死后不让后人去祭奠,不外乎有三个原因:
怕人效仿夺权
为了巩固地位,排除异己,消灭可以跟司马家族抗衡的势力。他一生杀人无数,有多少冤魂死在了他的屠刀之下,江山是稳固了,可他也招来了深仇大恨,很多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方能解心头之恨,这一点司马懿比谁都清楚。
他不让立碑,无非就是害怕别人效仿,趁机夺取司马家的天下,他不能给别人留下这个机会。
那么,司马懿的江山,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如何从曹氏家族手中夺来的呢?这就要说一说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辅佐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为大魏江山出谋划策,披挂上阵,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时机不成熟,司马懿收藏起他的野心,假装做好一个臣子的分内之事。他高超的演技,骗过了大魏王朝的三代君主,甚至曹睿英年早逝,还把年仅八岁的曹芳托孤给他,可见对他是无比的信任。
当时,被托孤的还有皇亲曹爽,曹爽一直对司马懿有防备之心,就联合朝中重臣,架空了司马懿,夺了他的兵权。司马懿也没有反抗,施展伎俩,乖乖在家养病,从此,再不理朝堂之事。因为,他断定,曹爽不是成大事者。
曹爽深知司马懿此人阴险狡诈,手段毒辣,不敢轻易放心,于是,派出心腹李胜前去打探。李胜夜入司马懿的寝室,看到两个婢女在服侍他吃粥,司马懿手突然一抖,一碗粥洒在了衣服上,婢女赶紧给拿来干净的衣服换上,结果衣服滑落,掉在了地上。
李胜在暗处看到司马懿的现状,认定他确实老了,病入膏肓,活不了多久了。于是,将看到的情景一一向曹爽汇报,曹爽终于放下心来,一个人把持朝纲,再无忌惮,还把郭皇后关在永宁宫。
两年里,司马懿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在家培养了八百死侍,暗地里联合朝中亲信,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曹芳要去给祖先上坟,祭拜先祖,这是朝廷中的一件大事。曹爽带领一帮亲信保护曹芳离开京城,去祭祀。
这时,司马懿手也不抖了,衣服也迅速穿好了。他立马发动政变,派出八百死士,控制朝廷,占领曹爽的军事指挥基地,派人到永宁宫,放出了郭太后,请郭太后写了一道圣旨,免去曹爽的官职。
并派人前去说服曹爽臣服。曹爽听闻司马懿政变,很是惊慌。有谋士上前劝道:您不必惊慌,如今您还手握兵权,天子也在您身边,我们前往许昌,安定下来,伺机与司马懿对抗,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正当曹爽犹豫不决之际,司马懿的使臣陈泰来到曹爽面前,他力保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保证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不杀害他的家人。
曹爽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没有应变能力,一下子就给打趴下了。他扔下手中的长剑,梦想着回去和妻儿老小继续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这边,司马懿断定曹爽的飞扬跋扈定会引得一些老臣的不满,他们早就看不惯曹爽把朝廷弄的乌烟瘴气,于是立即站队到司马懿一边。
司马懿派儿子司马昭到永宁宫请郭太后下旨,列出了曹爽的多条罪状,废掉曹爽。这样,不仅堵上了天下人的悠悠众口,让天下人无话可说,更是给政变名正言顺地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稳住了天下人的心。很快,曹爽回到京城,等待司马懿的发落。
司马懿罗列了曹爽把持朝纲,离间两宫,谋反等几大罪状,翻脸无情,违背诺言,对曹爽家族三代和曹爽的亲信进行诛杀,更有甚者,就连曹爽家族嫁出去的姑姑、女儿也不放过,大人小孩被屠杀者高达5000人。
一时间,京城被血洗,尸体堆积如山,名士减半。朝廷上下被司马懿的铁血手腕震惊。曹爽家族彻底被摧毁。司马懿蛰伏数年,一招出手,将大魏江山牢牢控制在手中。
司马懿的嗜血狠辣,令他的亲信陈泰都无言以对。陈泰曾奉命允诺不杀曹爽家族,看到司马懿公然违背承诺,极度羞愤之下,自杀而死。甚至连蜀国都为曹爽家族鸣不平,说司马懿实在狂悖无义,断绝了老上司曹真的“血食”。
司马懿心里清楚,自己这些年,想要的是什么,他利用曹芳到高平陵祭拜祖先的机会,一举夺取了大魏的政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统治者。他害怕自己的后人继位后,别人也会如法炮制,利用后人给自己上坟祭拜的机会,推翻后人的统治。
司马懿不会给别人留下这个机会的。于是,他思谋很久,下定决心,不理世俗观念,为自己的后事早做安排。
司马懿为了安全起见,暗地派人在首阳山上选了一块墓地,建造了一个普通墓穴,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人知道这是司马懿给自己安排的墓地,就连他的儿子们,他也没有告诉,只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司马昭。
数十年后,西晋早已灭亡,东晋已经南渡。到了晋明帝时期,当宰相王导将当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的故事讲给晋明帝听时,晋明帝竟然嚎啕大哭,他对王导说:如果真像宰相所说,晋朝又怎么能够长远呢?
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就连他的子孙后代都感到惭愧,可见司马懿的残忍和阴险。
怕被鞭尸受辱
司马懿的嗜血铁腕、冷酷残忍不只表现在高平陵事变中,在攻打辽东公孙渊的战役中,就早有苗头。
景初二年,公孙渊三代据守辽东,对曹睿三心二意,摇摆不定。曹睿下旨攻打公孙渊。司马懿给曹睿分析了公孙渊的上中下三种策略,断定公孙渊会采取下策。因为其三代基业都在襄平,公孙渊贪恋财宝,定会死守襄平。
于是主动请缨,一年内拿下辽东。司马懿使用声东击西之法,在辽水和首阳山两战打败公孙渊的大将军卑衍,直接围攻襄平城,不久,襄平城被攻下。
司马懿进城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襄平城内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7000多人和公孙渊2000多文武百官,全部被屠杀。原来依附于公孙渊的辽东势力彻底臣服于曹魏,辽东的形势迅速稳定了下来。
上万条活生生的性命,本来可以活下来,因为司马懿极其阴暗的心理,对敌对势力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极端手段,惨死在了司马懿的屠刀之下。
可能由于杀人太多,老年的司马懿时刻受着失眠的困扰。他夜夜无法安睡,总感觉成群结队的仇人的鬼魂要取他性命。
他让侍卫二十四小时守护在他的床前,日夜保护着他的安全。可内心的恐惧,岂是守卫可以保护得了的。无数次在梦中,司马懿梦到,仇家等他百年之后,找到他的墓穴,扒坟鞭尸,挫骨扬灰,让他死后受侮辱。
老谋深算如司马懿,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他自幼饱读经书,精通兵法,自然洞察世人的想法。历史上,死后被鞭尸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他要绝对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唯有让所有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墓地,不给旁人机会,死后才是安全的。
为了自己死后的安宁,不让仇家找到自己的坟墓,他决定入土为安后,再不让子孙后代去扫墓。
怕给后人留后患
高平陵事变之后后,司马家族全面兴起,家族中兄弟多已身居要职,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全面没落。虽然名义上依然是曹氏家族的天下,司马家族是臣子,但经过多次血洗之后,实际的掌权人已旁落到司马家族。
司马懿心里很明白,他受曹氏四代皇帝的重用,不论从社会道德还是个人感情,他都不能做出反叛曹氏的事情。他在不同场合,一再宣誓,自己对曹氏绝对忠诚。正是这份忠诚,成就了他的霸业,也束缚了他的发展。
他知道,自己万万不能走出那最后的一步。因为如果自己贪心,有任何明显的举动,天下老百姓都会反对自己。因为,在老百姓的心里,还是承认曹氏是皇室正宗。到那时,司马家族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但他又不愿意永远位居人臣,于是,他想出了一条两全之策,借着高平陵事变,把曹魏的诸王都迁到邺城,规定他们不得私自交往,并派人看管。这样一来,彻底稳住了司马家族的地位。
司马懿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最后奠定天下一统大业的却是司马懿,他的一生足智多谋、充满智慧。正是凭着这份智慧,看透人心,司马懿才由谋臣到军事统帅,再为子孙后代打下江山,让子孙后代做天下。
司马懿被封为高祖宣皇帝,可他一天皇帝也没做,包括他的儿子司马昭也没坐上皇帝的宝座,是他的孙子司马炎登基之后,追封司马懿为高祖宣皇帝,司马昭为晋宣帝。
司马懿靠着超强的自我控制力,生生没有称帝,但他相信,凭着自己打下的基业,司马家族在适当的机会,定会推翻曹氏家族,登基做皇帝。如果自己修建坟墓,后代必定会到坟前祭奠,而且会大张旗鼓,大肆铺张,这会给自己的后人带来杀身之祸。
自己一生结怨众多,后人必遭怨恨,为了确保后人的安全,自己死后就要灰飞烟灭,不让后人祭奠,才能永绝后患。
综其三点,司马懿不畏世俗眼光,不讲殡葬礼仪,成为真正入土为安的人。
过了1769年,三国时期很多名人的墓地被发现,或被盗墓贼盗墓,甚至曹操的墓地都被发现,而平定三国、完成统一大业、奠定晋朝基石的司马懿的墓地却依然保存完好,因为没有人知道他葬在何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墓地更是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直到今天,人们回溯司马懿的生平,再联想到他立下的遗嘱,才想过味来,原来,司马懿真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死了,也要保全自己,保全子孙后代。即使西晋灭亡,司马懿的陵墓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受到任何挖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