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生于深山处,足迹遍四海,百米高空上“走钢丝”的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2 17:00: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吕锐通讯员杜才良刘展鹏从高空俯瞰,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形如大S弯,蜿蜒海上。近日,作为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的伶仃洋大桥完成猫道拆除。自贯通之日起,历时522天,猫道为伶仃洋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每天在高空行走,就像走钢丝一样,在猫道上的步数数不胜数!”猫道功成身退,让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副经理张平在欣慰的同时,也有几分不舍。“空中飞人”参建多座大桥伶仃洋大桥全长2826米,主塔高270米,是世界最高海中大桥。建设期间,张平和同事们走在最高距离海面270米的猫道上,见证了大桥每一根主缆牵引成功和一榀榀钢箱梁拼接成完整的大桥桥面。今年42岁的张平,生于云南丽江的大山深处,2004年毕业后进入中交二航局,先后参建浙江南太湖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浙江东苕溪大桥、舟山小干二桥、云南华丽高速金安江大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等工程,几乎全为悬索桥,高空作业是家常便饭。他也因此被同事称为“空中飞人”。

生于深山处,足迹遍四海,百米高空上“走钢丝”的人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2017年,张平投身于云南华丽高速项目建设,其中的阿肯动大桥被称为一座“去不到、啃不动”的大桥。大桥位于深山,周围山体几乎为垂直绝壁,谷底则是金沙江,现场地形复杂。项目部找到专业探险队帮助勘探,但探险队看了现场后却打了退堂鼓:“太危险了,我们做不了。”没办法,大桥要开工,项目部只能自己勘探。张平仗着从小积累的爬山经验和健壮的身体,每次都走在队伍前面,帮大家探路。“山有400多米高,有的地方有枯枝野草,有的地方是光秃秃的峭壁,我们几乎只能靠手臂的力量拉住绳子。”张平回忆道。一天,张平和项目负责人王连彬勘测后带着同事下山,快到山脚时,王连彬一回头发现竟没了张平的踪影,急忙向下方寻找,终于在四五米远的地方看见他的安全帽。后来大伙才知道,张平因为山体湿滑,脚一滑没抓紧绳子,险些跌落山崖。万幸的是他眼疾手快,再次抓住绳子,只有右手腕和脚踝被划伤。“真的后怕,山涧里都是石头,掉下去不是断臂就是断腿了。”回想起这次经历,张平心有余悸。经过多次涉险勘测,项目部全面掌握阿肯动大桥周边地形情况,制定了修建人工梯道搭建作业平台的方案,解决了作业面拓展和人员物资进场问题。在百米高空用脚步丈量安全2020年8月20日,在完成华丽高速项目任务后,回家只休息了一天半的张平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温州瓯江北口大桥项目。他说,这么多年“一直在路上”。北口大桥全长7.9千米,是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在主缆架设期间,他每天要在猫道上走至少两遍。在猫道上要经过两个上坡、四个下坡,一个来回就要5公里。脚下是镂空的面网,下方是奔流的江水,还伴有一定的摇晃,恐高的人很难适应走猫道。

生于深山处,足迹遍四海,百米高空上“走钢丝”的人

张平在瓯江北口大桥上“我当时出现了膝关节损伤,连续贴了20多天膏药,还要每天戴着护膝。”长时间走猫道已使张平出现伤病,他却毫无惧色地说:“大桥建设一天也不能耽搁,我们时刻准备着!”“难道只有我运气好吗?为什么我一去就看到松动的螺栓?”在北口大桥南塔验收门架时,张平发现门架部分螺栓没拧紧,把几名技术人员训斥一番。“你们几个拿着扳手,带上工人,一颗一颗查,保证每一颗都紧固,不合格的打好标记。”张平还补充说道:“门架承担的不是一般的吊装任务,一旦出问题就是致命的,前期所做都将白费。”他对施工的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项目品质,同时也为工人的安全提供了保障。2022年5月27日,北口大桥建成通车。张平做完相关收尾工作后,终于向项目领导请了假:回家养伤。经检查,医生发现张平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必须做手术才行。无奈之下,张平做了手术,并在家养病数月。等身体好转后,2022年11月,他又踏上征程,奔赴深中通道施工现场。在这座全海上施工的大桥上,张平再次开启新征程,重复着高空作业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让这座跨海大桥巍然屹立在伶仃洋上。(图片由通讯员提供)(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添了一座世界级桥梁。笔者为张平点赞,他却很谦虚:“四海为家,坚守奉献,是我们建筑人的责任所在、本分所在。”还有一位,是身处新兴产业——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家石红。他是零重力飞机
2025-01-08 06:10:00
...区古北口中学任教。古北口地处密云的东北部,是密云的深山区。相对城区来说,在古北口中学的任教环境是闭塞的,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发展建设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畅,急需开阔眼界、
2023-07-07 11:25:00
深山架“双虹” 渝湘复线高速双堡特大桥叠合梁合龙
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今(26)日,记者从中交二公局了解到,渝湘复线高速控制性工程双堡特大桥日前实现叠合梁合龙,正式进入桥面板安装施工阶段。建设中的双堡特大桥。受访者供图双堡特大
2023-11-26 11:08:00
深山幽谷造奇迹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深山幽谷造奇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美玉 班浪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抵母河大桥,国内首次在悬索桥主缆材料中使用镀锌铝合金钢丝,提高防腐蚀性能;国内首次在施工中采用
2023-02-22 05:17:00
河西村:古北口下的百家姓村落
...明白了——游山逛景(警),于是赶忙改道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一起,风俗和生活习惯难免存在差异,但他们世世代代和睦相处,这正是河西村淳朴与包容的民风所在。
2023-09-04 11:26:00
...的努力下,文澜江大桥已经初现雏形。“建”证青春力量深山峡谷中、蜿蜒山路上,大江大河畔、高山荒漠里……包国军在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中完成自我成长的同时,也热心帮助身边的年轻人。中
2023-01-30 14:05:00
快来耍!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出10条传统村落精品线路
...比赛,纯真热情,乡土味浓。大利侗寨,宁静古朴,如“深山明珠”。小丹江村,贵州“桃花源”,神秘纯净。晚寨村,侗族琵琶歌悠扬,诗意满盈。任选其一,让心灵在隐世净土中修身养心。线路
2024-12-26 01:47:00
深山“巨龙”的生长密码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深山“巨龙”的生长密码探访创造多项桥梁建设世界纪录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本报记者 乔子轩 通讯员 李娟①②③ ④图①:远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的双堡特大桥。图②
2023-10-09 04:49:00
新时代应急先锋丨60公里徒步挺进孤岛 34小时奔赴守护生命
...肩膀。姜长利身后还跟着二十来个村民,正从受灾严重的深山向县城安置点转移。时间退回到34小时前,7月28日晌午时分,那是古蔺县遭受暴雨突袭的第二天,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们
2023-08-28 1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
平度市人民医院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顺利实施 开启微创治踝新篇章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张云峰)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
2025-08-16 07:51:00
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
2025-08-16 07:43:00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30分钟!报告,潍坊“汪汪警官”圆满完成任务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王辉 潍坊报道“隆重表彰其‘嗅觉灵敏、业务扎实、使命必达’的硬核实力与忠诚担当!号召全基地警犬向三位同志学习
2025-08-16 07:38:00
答题致敬历史!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潍坊参赛者抽中华为手机大奖
海报新闻记者 牛鞠榕 王冠超 潍坊报道“得知中奖消息时特别激动,这不仅是一份幸运,更像是对我学习抗战历史的一份肯定。”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
2025-08-16 07:37:00
大皖新闻讯 110报警电话是紧急救助热线,也是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救助的“生命热线”。合肥一男子恶意占用“生命热线”
2025-08-15 17:30:00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脊柱与关节外科:微创利刃出鞘,挺起生命脊梁
鲁网8月15日讯在人体这座“生命大厦”中,脊柱是支撑躯干的坚实承重梁,更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脊柱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身体的整体机能水平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李君“本以为是老来俏,没想到竟是宫腔里长了‘小麻烦’!”52岁的张阿姨(化名)想起这次就医经历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
2025-08-15 17:35:00
平邑县人民医院同期根治胃直肠双源肿瘤
鲁网8月15日讯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双源原发肿瘤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以胃与结直肠同时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最为常见
2025-08-15 17:38:00
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营销账号紧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虚假摆拍,引发关注。在相关部门及平台的合力打击下,此类虚假视频却屡禁不止
2025-08-15 19:26:00
志愿者蒋雪寒克服困难捐“髓”,拯救少年生命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中午,历经4小时,志愿者蒋雪寒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24毫升
2025-08-15 20:26:00
大众网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
2025-08-15 2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