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荣华
小小鱼苗,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位于龙里县洗马镇哪嗙社区的贵州渔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年销售鱼苗10亿尾,年产值5000多万元。
5月17日,在贵州渔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分拣中心,1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着数鱼、注水、充氧、打包、贴单。另外一头的标准化养殖场,青鱼、金色草鱼、鲟鱼、七星鱼等近30种鱼类在不同的鱼池中游弋,工人正将鱼苗装桶,运送到仓储物流分拣中心的规范化鱼池中。在这里,每天都有鱼苗被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订单大部分来自抖音、快手、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我们有自己的直播间,有4名主播开设多个账号专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贵州渔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股东、技术管理人员龙立明告诉记者,公司有10多年的鱼苗繁育、养殖和销售经验,大部分鱼苗都由公司饲养的母鱼产卵进行孵化,少部分鱼苗则是从贵阳、北京等地购进鱼卵孵化。
据悉,贵州渔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哪嗙社区。“哪嗙社区环境很好,我们都是用山上直流的山泉水养鱼,没有污染。同时,这里铁路、公路、空运都十分方便,给我们养殖和运输节约了很多成本。”龙立明说。
据介绍,该公司现有养殖场200亩,总投资200多万元,目前已购买了一台数鱼机、一台自动灌装打包机,接下来还将继续增添设备,提升分拣中心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一尾尾鱼苗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的同时,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密码”。龙里县洗马镇派驻哪嗙社区负责集体经济的工作人员罗心洪介绍,贵州渔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年解决约30人就近就业,每年给当地群众支付土地流转费七八万元,支出务工工资约150万元。
“以前,我在广东、上海打工。现在孩子读书了,我就回来带孩子。”陈罗芬一边数鱼,一边说,“每天上班8小时,每月工资3000多元。我家离公司三四十米,很方便。”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龙里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湾滩河镇,也在围绕小鱼苗做起大文章。
2019年以来,该镇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稻+N”模式养殖鲤鱼、草鱼、鳝鱼等品种,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湾滩河镇共修建稻田鱼鱼坑1235个,累计实施稻田养鱼1.2万亩以上,实现了“千斤稻、百斤鱼”“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龙里县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冷水鱼养殖、池塘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特色水产养殖等,多举措打开渔业销售渠道。目前,该县有水域养殖面积2.5万亩,2023年渔业产值超过3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