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8 07:30: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正热,这场农业盛会像一扇明亮的窗,让人们清晰看见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的奋进足迹。

从科技田垄的创新突破,到 “吉字号” 品牌的魅力绽放;

从产业融合的活力涌动,到线上线下的产销共振……

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

吉林农业正以从容坚定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科技扎根田垄,创新结出丰收果

在农博会的展位间,科技助农的故事正生动上演。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中国农技协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前,生态种植的人参引得游人驻足。这个2023年落户松江河镇的小院,依托4500亩种植基地,以病害绿色防控模式等一项项科研成果破解了人参种植难题,还通过15场培训让500名农民受益,带动12个乡镇增收。

不远处的龙潭吉桃科技小院展位上,红润饱满的桃子看着格外诱人。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我们自主研发的棚室主干型栽培模式解决了东北棚室果树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 负责人的话里满是自豪。

20余场大型科技培训,培训农民2000人,辐射带动800余人增收。

双阳鹿科技小院的展台上,鹿茸深加工样品整齐排列。

2名博士、3名硕士泡在基地里钻研技术,如今高科技鹿产品已带动3个乡镇10余家养殖户增收。

正如吉林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的:这些科技小院就像“技术引擎”,让科研成果扎根田间。

没错,通过科技与吉林黑土地的“深情”相拥,让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有了最扎实的底气。

品牌绘就底色,“吉字号”里藏真章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被采访对象提供)

农博会上的“吉字号”展区,藏着吉林农业的品质密码。

参龄220余年的野山参短暂亮相,估值超800万元的珍品让参观者纷纷驻足;

吉林市展区的 “官参局” ,三四十年参龄的人参在玻璃缸中静静陈列,采参契约、参票等文物复刻品搭配产业地图,仿佛在讲一段跨越百年的参业传奇。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再看“吉字号”特色精品展区,人参、灵芝、玉米、木耳等土特产琳琅满目。

吉林粮食特装展区里,吉林大米分级产品、十大白金名片企业产品整齐陈列,鲜食玉米的香甜在试吃区弥漫。网红达人直播互动,厨师现场演示创意吃法,线上线下的观众都被这份 “吉林味道” 吸引。

从历史文化赋能到品质体验升级 ,“吉字号” 品牌的强势崛起,正是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竞争力的生动注脚。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产业融出新路,智慧农机显身手

本届农博会上,3.6万平方米的农机装备展区,是产业融合的鲜活样本。

200余家企业带来的1000余台(套)农机装备,从耕作到收获全环节覆盖,科技元素让“智慧农业””触手可及。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来源:长春农业博览园)

最吸睛的当属那台会自己跑的拖拉机——国内首款高度智能化无人驾驶拖拉机。

它集成AI、5G与高精导航技术,作业效率提升40%,未来农场人力成本或因此骤降90%;更难得的是,甲醇发动机让碳排放直降80%,环保与高效两不误。

难怪外国友人惊叹:“这里的高科技农机太震撼了!”

从传统耕作到智能装备,农机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是吉林现代化大农业从 “会种地” 向 “种好地” 的大步跨越。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来源:长春农业博览园)

线上线下共振,流量变作新动能

农博会的热度不止在现场,更在线上直播间里。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8月15日,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开幕首日,吉林省流量经济赋能电商直播首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联合抖音、淘宝、小红书、京东等主流平台,通过“政府搭台、达人探展、产品出圈”的创新模式,开启吉林优质农产品的“云端”推广新征程。采用“24小时直播接力”模式,全天候释放农博会数字活力,构建“云端不打烊”的助农新场景。

8月16日,电商达人罗凤魁化身 “农博导游”,带着全国网友“云”逛展。从长白山人参到吉林大米,从延边辣白菜到特色矿泉水,他用“专业讲解+生活化互动”揭开品质密码,弹幕里“求上架”的呼声不断。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数据见证热度:

截止到15日16时,达人直播间共吸引超360万人次围观,累计销售破千万。商家店播累计销售400余万元。多款产品上架“秒空”,后台进入紧急补货状态,创下农博会直播销售新纪录;

16日直播期间,长白山人参展位订单量较日常增长280%,吉林大米单小时售出千余袋,某矿泉水电商首售就成功售出4000余单,24万余瓶上架即售空,爆品瞬间出圈。截至16日16时,达人直播间单日观看人次超200万次,销售额超850万……

抖音、淘宝等六大平台同步直播,线下展示、线上下单,吉林的好物的产销渠道越拓越宽。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从屏幕到田间,“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的创新模式,正为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注入强劲市场活力。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农博会上的每一个场景,都是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的生动切片。

坚持科技引领、品牌驱动、产业融合、产销协同,吉林农业正以更昂扬的姿态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这扇农博之窗里的图景,预示着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文/摄

摄像 王涛 视频制作 张铭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发路观察+|抢位新风口!8月,吉林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将挂牌
...蹚出一条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再如,发展现状。会上,省工研院、捷翼科技、仿生机器人创新
2025-08-08 19:54:00
《新发路观察+》特别版①丨从三个微场景看长春新区变“新”
...、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五大安全’重任,围绕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此外,贯彻吉林省‘一主六双’
2023-07-22 11:27:00
新发路观察丨吉林假期消费市场“新”意十足
国庆中秋假期里,吉林大地消费热潮涌动。长春欧亚卖场通过首届咖啡生活节、中秋拜月大典、街舞大赛等创意活动聚拢人气,成为商圈热门地标;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四平市仁兴里等特色街
2025-10-05 20:11:00
新发路观察丨双“新力量”论坛,见证吉林文化向上生长
8月23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举办;8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文学新力量·东北网络文学周”圆桌论坛举办……(来源:中国电影报)最近几天的吉林长春,群星璀璨。中
2025-08-28 22:26:00
吉林两会·新发路观察+④|“科技创新”对吉林有多重要?
...告中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就是,吉林将下更大力气“创未来”。科技创新,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向新而
2025-01-16 10:10:00
2025全国两会·新发路观察+②|“科里科气”的吉林,真好!
...中也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新华社)乘风而上,向新而
2025-03-05 10:36:00
高质量发展年中观察|从5.7%透视长春高质量发展脉动
...享基础设施与政策资源,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了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为全省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与支撑。新华社(受访者供图)与此同时,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
2025-08-01 13:27:00
新发路观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任,在全国率先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地位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跨上800亿斤台阶。率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面积居
2023-09-19 09:53:00
经济观察:从长春农博会一窥中国农村的未来
...合北方气候。新农村住宅四室两厅带车库,庭院内可设置现代化日光温室,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干完一天的农活,洗一个“环保”热水澡,现代农民的生活似乎也多了几分惬意。中国农村
2023-08-27 11: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