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扫一扫,上读嘉阅读更多
N记者 朱静燕 通讯员 肖严芬
近日,嘉兴市教育局公布的“2023年嘉兴市中小学教坛新秀”名单上,有一名老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是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名叫周敏燕。
自2012年从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桐乡技师学院任教以来,周敏燕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心理晴空”,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培养工匠人才的职教目标赋能。
陪伴,与学生共渡“难关”
2020年春,全院师生因疫情居家,周敏燕承担了全院近5000名学生的心理网课教学。“那段时间,学生们反馈出现了亲子冲突增加、焦虑等问题。”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开展面对面咨询,她开始思考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
经过精心设计,周敏燕开设了疫情专题网课,为学生们科普心理战“疫”知识;又与学生们一起“云打卡”“云绘画”,分享生活近况和感悟;同时,建立QQ群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陪伴他们度过了那段“非常时期”。
对于个别“特殊”学生,周敏燕利用休息时间提供个案辅导。2019年9月,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女孩阿云支进入桐乡技师学院财会班学习,周敏燕紧密联系她的班主任,及时提供心理关怀和指导,帮助她增强自信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发动全班同学为她举办18岁成人晚会,以及家校合力共助女孩蜕变。在刻苦努力后,阿云支取得了班级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赋能,让心育助力职业教育
作为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周敏燕从未停止思考与实践的脚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2022年10月,周敏燕牵头成立了“心美手巧”社。“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匠人才,我尝试将手工编织与心理教育融合,助力学生培养专注力、耐心与恒心。”她说,“以朋辈互助、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学生沉浸式体验和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将其内化到专业学习中去。”
同时,周敏燕接触到北师大心理教授张西超提出的“心理共富”概念。“我们要主动发现问题、把关口前移,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在学院支持下,周敏燕成立了心理社团,开展一系列朋辈支持活动;利用家长课堂、团体家访等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学院还陆续邀请各界专业人士和技能人才走进课堂,开展共富主题的关爱团建活动,提升学生立志成才的心理自信。
随着数字化改革浪潮的到来,周敏燕又开始转向数字化心育研究。“这十年,更多的是被支持、被信任。未来,我将继续与学生同心、共美、共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